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558篇
  免费   497篇
  国内免费   691篇
林业   1470篇
农学   1258篇
基础科学   1224篇
  1030篇
综合类   9615篇
农作物   822篇
水产渔业   2851篇
畜牧兽医   11607篇
园艺   1471篇
植物保护   398篇
  2024年   185篇
  2023年   564篇
  2022年   605篇
  2021年   678篇
  2020年   644篇
  2019年   785篇
  2018年   246篇
  2017年   540篇
  2016年   580篇
  2015年   629篇
  2014年   1767篇
  2013年   1924篇
  2012年   2607篇
  2011年   2552篇
  2010年   2178篇
  2009年   2476篇
  2008年   2624篇
  2007年   2182篇
  2006年   1824篇
  2005年   1618篇
  2004年   963篇
  2003年   855篇
  2002年   660篇
  2001年   632篇
  2000年   406篇
  1999年   184篇
  1998年   196篇
  1997年   107篇
  1996年   106篇
  1995年   117篇
  1994年   77篇
  1993年   57篇
  1992年   52篇
  1991年   49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木本竹因其优质材性而成为传统木材良好的替代品。木质化程度和木质素含量影响着木材材性,然而单子叶植物的木质化调控网络尚不清楚。为了阐明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木质化的分子调控机制,利用转录组、miRNA和降解组测序,并结合实验对竹笋进行综合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木质化程度和木质素含量随笋高度的增加而增加,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和漆酶(LAC)活性则随笋高度的增加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在不同高度笋的代表性节间(第13节)的不同部位中共鉴定了11 504个差异表达基因(DEG),其中与细胞壁和木质素生物合成相关的大部分DEG表达随笋高度上调,而与细胞生长相关的一些DEG表达则下调。通过miRNA测序鉴定出1 502个miRNA,包括已知的1 223个和新鉴定的279个。通过生物信息学预测和降解组分析,共鉴定出691个差异表达的miRNA,共靶向5 756个差异表达基因。据此构建了毛竹笋木质化调控网络,包括11个miRNA、22个转录因子和36个酶基因。另外,根据过表达PeLAC20转基因拟南芥中木质素含量显著增加,提出了一个miRNA介导的‘MYB-PeLAC20’的木质素单体聚合调控模型。研究结果不仅对解析竹子木质素生物合成的调控分子机制具有重要科学价值,而且对理解其他单子叶植物的相关机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有助于制定竹材材性改良策略。  相似文献   
2.
[目的/意义]本研究旨在揭示低风险疾病情境下农村居民健康信息规避的程度、策略、成因及其关联。[方法/过程]研究采用理论抽样方法和半结构化访谈法收集了江苏省45位农村居民的相关数据。研究采用开放式编码和主轴编码方法对访谈数据进行分析,同时采用社会网络分析软件对规避策略和成因之间的关系进行可视化展示。[结果/结论](1)农村居民在低风险疾病情境下存在全面型和选择型两种不同程度的健康信息规避。其中,全面型健康信息规避主要发生在信息需求阶段,具体的规避策略为完全不治疗;而选择型信息规避发生在信息获取阶段,具体的规避策略为自己治疗或者拖延治疗。(2)该情境下农村居民健康信息规避的成因主要包括感知风险、对信息源的信任、健康信息素养水平、文化水平、情绪、经济水平、小世界、时间和医疗资源的可及性。(3)农民健康信息规避的成因与规避策略存在特定的关联。文化水平和医疗资源的可及性只对完全不治疗规避策略有影响;情绪因素只对拖延治疗规避策略有影响;健康信息素养水平只对自己治疗规避策略有影响。该研究可为改善农村居民的健康状况提供指导建议。  相似文献   
3.
《饲料博览》2021,(2):117-118
预计在进入21世纪中叶之前,人类人口将快速增长。研究报告称,到2050年,全球人口有可能超过97亿。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人口的营养和食物需求,食物的供应量也必须增加近25%~70%。在这种情况下,鱼类是最重要的食物来源之一,预计将为维持全球食品供应和人类营养做出巨大贡献。鱼是多种微量元素和营养素的宝贵来源,如必需的氨基酸、优质蛋白质、促进健康的3-3酸或LC-PUFA(n-3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必需的矿物质(如铁、碘、锌、磷、钙、硒)、维生素(A、B和D)等,鱼类已迅速成为全球各种饮食的核心成分。  相似文献   
4.
刘金金  霍晓薇 《中国食用菌》2020,(1):I0035-I0035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明显提升,人们对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越发重视养生保健;此外,国家对健康保健给予了高度重视,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以便进一步推广和普及健康养生理念。中医保健要点在于主动养生,根据自然和社会的客观规律,进行积极的休养生息,即趋利避害的同时,增强先天禀赋和注意后天养护。  相似文献   
5.
黄墨珩 《兽医导刊》2020,(2):213-214
近几年内,猪养殖业中的药物滥用问题日益严重,药物在猪体内会沉积在组织与器官中,不但影响着猪的健康发育,还会对食用此种猪肉制品的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巨大的影响.当前,全球都在提倡食用绿色、无公害食品,食品安全问题备受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中草药凭借其显著的效果、毒副作用小等优点,在猪养殖业中有着大量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徐娜 《中国农资》2020,(11):6-6
随着疫情逐渐好转,春耕不断推进,以及相应政策的推动,各地农资企业已陆续复工复产。复工后农资企业一方面要加强疫情防控工作,另一方面要承担起保春耕的责任,可谓任务艰巨。在这个特殊时期如何保证生产和人员的安全是企业的重要任务。面对这种情况,各企业在复工复产后为了确保安全生产,保护员工健康安全采取了相应措施,做到防疫不误生产,有序展开工作。《中国农资》记者对部分企业复工复产后的安全防护措施在此做了梳理,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7.
果蔬产业是辽中地区农业的支柱产业之一,随着国务院颁布的《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和《“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逐步实施,果蔬产业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辽中地区的果蔬产业的也得到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生产规模逐年扩大,产品质量不断提高,品种结构和茬口安排不断趋于合理,经济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8.
花青素是由类黄酮合成途径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含量高时会使茶树新梢呈现红色或紫色。同时,花青素相比儿茶素等具有更明显的抗氧化、预防肿瘤等药理保健作用。文章就茶树花青素合成途径、转录及转录后调控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更好地为高花青素茶树的育种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病原微生物荚膜多糖的生物学功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荚膜多糖(capsular polysaccharide,CPS)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细菌、支原体、部分真菌等菌体表面的碳水化合物。同时,荚膜多糖有助于菌体抵抗干燥和低温等不利环境,并通过在菌体表面形成物理屏障阻碍宿主补体的杀伤与吞噬作用。在长期多种应激-压力环境下,病原菌已进化出多种免疫逃避机制并促进宿主感染;在非病原微生物中,荚膜多糖可正向调节宿主免疫作用,并拮抗机体免疫因子,保护宿主免受病原菌引起的炎症性疾病。本文将结合本团队的相关研究工作,对荚膜多糖的结构、合成调控机制、生物学功能、免疫逃避机制和致病机制,特别是荚膜多糖正向调节宿主免疫系统及其应用潜力等方面作一综述,为病原菌致病机制的研究和疫病的有效防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哺乳动物热休克蛋白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畜牧与兽医》2017,(11):141-144
应激是动物对影响其正常生理机能的一切内外环境因素所作出的非特异性适应反应,而应激诱导产生的热休克蛋白能保护机体免受应激原所造成的伤害。随着热休克蛋白研究的不断深入,揭示其复杂的生物学效应对提高动物的抗逆性和更好地激发动物潜在的经济性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哺乳动物热休克蛋白的研究成果及目前的研究现状,以期为热休克蛋白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