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5篇
农学   41篇
基础科学   4篇
  2篇
综合类   68篇
农作物   6篇
畜牧兽医   28篇
园艺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9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种子净度分析涉及大量的数据处理工作,而EXCEL工作表有强大的数据处理功能,通过EXCELVBA编程可实现对数据的自动化处理,具有快速、准确、直观的优点,可应用于种子检验的教学、科研和种子管理。  相似文献   
2.
李瑞祥 《种子科技》2017,(8):149-150
开展农作物种子净度分析对于农作物种子质量的评价和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净度分析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测定供检样品各种成分的重量百分率,并据此推测种子批的组成;二是鉴别样品中异作物种子和杂质的种类。总结了农作物种子净度分析技术,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裂颖杂交水稻种子精选效果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杂交水稻》2015,(3):29-32
利用正交试验设计探讨了小型风筛精选试验台上层筛片尺寸、下层筛片尺寸及风速3个因素与裂颖杂交水稻种子精选效果的关系。结果表明:上层筛片尺寸对净度有显著影响,下层筛片尺寸对获选率有极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4.
桑蚕大蚕期是用工最多、食桑量最大、龄期经过最长,丝腺发育成长和合成丝物质最旺盛的时期。因此,养好大蚕是夺取蚕茧优质高产的关键。近年来,富东镇不断总结和推广科学饲养大蚕的关键性技术,蚕茧产量和质量取得了突破性进展,2006年全镇桑园面积1400hm^2,饲养蚕种5.5万张,产茧2230t,平均张产20.3kg,上茧率达92.7%,解舒率73%,茧丝净度95.3分。总结出关键性技术有五项,现将有关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农作物种子净度检测十分重要。净度是判别农作物种子质量高低、真伪的四项主要指标(纯度、净度、水分含量和发芽率)之一。净度检测是通过对样品中净种子、其他植物种子和杂质3种成分的检测分析,了解种子批中洁净可利用种子的真实重量以及其他植物种子和无生命杂质的种类和含量的过程:是水分含量、发芽率检测的前提和基础。如果净度检测环节出现错误.  相似文献   
6.
种子质量检测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种子生活力的测定、种子净度分析、种子千粒重的测定。种子生活力的测定包括切种、染色、结果判定几个步骤;种子净度分析主要采用四分法分别计算净种子、其他植物种子以及杂质的含量;千粒重的测定主要是对净度分析后的小麦种子随机数取2个重复的小麦种子,每个重复1000粒,然后取其平均数作为小麦的千粒重。种子质量检测作为全国职业院校农业技能竞赛中职组常设项目之一,掌握其检测方法显得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7.
<正>一、土壤选择选择土壤肥力中等、地表平整的节水加压滴灌条田。二、品种选择选择株型紧凑、抗倒伏、早熟优质品种。人工粒选种子,确保种子净度达到98%,发芽率达到90%以上,种子纯度达到95%以上,含水量不高于12%。  相似文献   
8.
一、种子的清选要求种子纯度在96.0%以上,净度不低于95.0%,芽率不低于85%。1.筛选主要是根据种子的形状,大小,长短及厚度,选择筛孔相适应的筛子,进行种子的分级,筛出细粒,秕粒以及夹杂物,选取充实饱满的种子,提高种子质量。2.风选是利用种子的乘风率分选,乘风率是种子对气流的阻力和种子在风流压力下飞越一定的距离的能力,使秕粒、  相似文献   
9.
种子加工是种子物料利用设备在场地进行作业,使种子净度达到90%以上,向着更高商品化进一步深加工,其中清除种子物料中的各种杂质是种子加工实现商品化的首要环节。一般来说,人们希望种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