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0篇
林业   5篇
农学   5篇
  12篇
综合类   63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22篇
畜牧兽医   17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侯海花 《草业科学》2005,22(5):31-31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生物入侵现象也日趋严重。目前山东省已有互花米草、喜旱莲子草(水花生)、凤眼莲(水葫芦)、金鸡菊等10多种植物外来人侵种和松干蚧等多种动物外来人侵种。外来人侵物种对生态安全威胁不断增大。  相似文献   
2.
绿肥是指以比较鲜嫩的绿色植物体为肥源的植物。我国已栽培利用和可以试种利用的绿肥植物约有93种,目前栽培的绿肥作物共有9科42属60多种,一般采用轮作、休闲或半休闲地种植。因其可以作为肥源,变废为宝,保持水土,改良环境,故绿色食品生产中施用绿肥,已经成为我国绿色生态事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中成功运作的典范,将为国民经济发展和农业生产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沉水植物在不同水深和生长时期对不同种类入侵植物的响应,选取2种湿地入侵植物凤眼莲Eichhornia crassipes、水盾草Cabomba caroliniana和2种常见本地沉水植物黑藻Hydrillaverticillata、菹草Potamogeton crispus为研究对象,通过模拟试验探究在不同水深(0.2、0.4 m)和生长时期(生长初期和生长旺期)的本地沉水植物对2种入侵植物的响应。结果显示,当水深为0.4 m时更有利于黑藻的生长,并可削弱入侵植物对黑藻生长的消极作用,而水深对菹草的生长无显著影响;入侵植物种类对本地沉水植物的生长无显著影响,但影响方式却存在差异,其中水盾草倾向于直接抑制本地沉水植物的生长,而凤眼莲可以通过降低水体透明度以及总磷含量进而间接抑制本地沉水植物的生长。此外,外来植物在本地沉水植物生长初期入侵对本地沉水植物产生的消极影响较生长旺期入侵时更显著。表明凤眼莲及水盾草入侵对本地沉水植物生长的影响机制存在差异,本地沉水植物在适宜水深和生长旺期对2种入侵植物具有更强的抵抗能力。  相似文献   
4.
水生植物在猪场废水净化中的耐污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试验以凤眼莲,水蕹菜、生菜作为供试植物对经过稀释后的厌氧发酵水做后续处理,在试验中,以CODcr为参照。将原水稀释成2个浓度梯度,170~230mg/L、400~450mg,/L。以考察3种植物对污水的耐污性及净化能力。试验表明:在170~230mg/L8度T3种植物均表现出了良好的生长能力及高降解率。水蕹菜对污水总磷降解率达到91%,对污水氨氮降解率达到98%:生菜对污水CODcr降解率达到64%。在400~450mg/L梯度下,凤眼莲逐步枯萎直至死亡。而水蕹菜及生菜生长良好,表现出了较强的耐污能力。水蕹菜对污水总磷降解率达到95%,对污水氮氮降解率达到99%:生菜对污水CODcr降解率达到80%。  相似文献   
5.
水生植物控制湖泊底泥营养盐释放的效果与机理   总被引:50,自引:5,他引:50  
通过人工模拟的方法,进行了用狐尾藻、凤眼莲2种水生植物来控制湖泊底泥营养盐释放的研究。结果表明,水生植物能有效抑制底泥中TN、TP、硝态氮和氨态氮的释放;沉水植物狐尾藻比漂浮植物凤眼莲的效果好。底泥采取物理处理(塑料包被)后在短期内(15—20d)能暂时控制底泥中营养盐的释放,但不能保持长久,并在随后表现出一定的“补偿效应”。物理措施如底泥包被不是控制底泥营养盐释放的有效方法和根本途径,水生植物修复才能有效抑制底泥中营养盐的释放,今后将成为控制底泥中营养盐释放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高养分富集植物凤眼莲的农田利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研究不同凤眼莲施用量条件下土壤养分变化以及小麦生长情况的结果表明:当凤眼莲施用量低于8.1kg·m-2,小麦出苗数不受影响;但当凤眼莲施用量超过8.1kg·m-2时,小麦出苗率显著降低。凤眼莲施用量为13.5kg·m-2时,尽管小麦出苗率显著降低,但由于具有较多的分蘖数和较高的每穗粒数,小麦最终产量与常规单施化肥处理间无显著差异。不同凤眼莲施用处理的土壤速效氮苗期差异显著,但分蘖期后处理间无显著差异;而速效磷和速效钾总体表现为随凤眼莲施用量增加而升高。此外,凤眼莲施用还可促进小麦茎秆对N、P、K的吸收和籽粒粗蛋白含量的增加。由此可见,凤眼莲是一种经济有效的农田有机肥料,其施用量以10.8~13.5kg·m-2为宜,施用后土壤N、P、K、有机质含量较高,且对产量影响不大,当季还可节约施用化学N141.75kg·hm-2、P36~45kg·hm-2,K可免施。  相似文献   
7.
利用外来入侵植物凤眼莲对赤潮进行生态调控取得了很大进展。从外来入侵植物的入侵机制、外来入侵植物对赤潮生态调控的应用基础和外来入侵植物对赤潮生态调控作用研究进展等若干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8.
袁少雄  陈文音  陈章和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4):13362-13366,13368
[目的]利用浮水植物制作富营养化水体净化装置。[方法]经过3个中试池试验,研究一种由漂浮植物凤眼莲、软性填料无纺布及PVC管围隔框组成的富营养化水体净化装置对生活污水的净化效果。[结果]PoolA(加入完整装置)和PoolB(加入仅有植物和围隔框而无软性填料的装置)对主要污染物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总氮43.28%、49.02%,氨氯54.98%、51.38%,硝氯74:78%、78.74%,总磷65.02%、56.52%,可溶磷74.82%、67.83%,化学需氧量(COD)38.63%、34,34%,5d生化需氧量(BOD,)70.42%、63.64%,两者对污水的处理效果无显著性差异。除总氮和硝氮外,PoolA和leoolB对其他测定的污染物去除效果显著好于对照PoolC(未加任何装置)。PoolA和PoolB水体中叶绿素a的含量多在40mg/m3以下,而PoolC的则多在40~120mg/m3。,PoolA和PoolB之间无显著性差异,这两个池与PoolC之间差异极显著,叶绿素a含量与水体pH值、COD和BOD;的浓度之间呈极显著的相关关系。[结论]凤眼莲能有效抑制藻类的生长。,藻类的大量繁殖可能是造成水体pH值升高的主要因素,藻类丰富的水体不利于COD和BOD,的降解。在适时适量收获植物的情况下,装置围隔框的围隔效果良好;处理2d后,水体的色泽变得澄清,案观效果较理想。  相似文献   
9.
为太湖地区凤眼莲高产栽培技术提供技术支持,以江苏地区人工围养生长的凤眼莲群落为研究对象,在8月份其旺盛生长季节,采用LI-6400光合作用测定系统,以开放式气路测定了其不同叶位的净光合速率,以及功能叶片在不同光照度和温度时的光合曲线。结果发现,倒3~倒6叶都是成熟的光合功能叶片,其中倒4叶的最大光合速率(Pmax)、光补偿点(LCP)和表观量子效率(AQE)分别为(34.50±0.72)μmol/(m2.s)、(20.25±3.6)μmol/(m2.s)和0.053 2±0.001 4,均显著高于水稻和玉米;凤眼莲光饱和点为(2 458±69)μmol/(m2.s),也明显高于水稻,与玉米接近。认为江苏地区光合有效辐射和大气温度是限制凤眼莲生物量的重要环境因子。  相似文献   
10.
草食性鱼种抑制凤眼莲生长的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严密的设计,在相同规格的16只网箱中,采用草鱼、杂交鱼[草鱼(6)和赤眼鳟(早)杂交繁育的F1]、三角鲂、赤眼鳟、异育银鲫和翘嘴红鲐等为试验对象,对凤眼莲生长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的鱼苗具有不同的控制凤眼莲的能力;在2.5~9.0cm范围内各鱼苗食用凤眼莲能力依次为:草鱼〉杂交鱼〉三角鲂〉赤眼鳟〉异育银鲫〉翘嘴红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