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0篇
林业   46篇
农学   1篇
  1篇
综合类   10篇
农作物   1篇
园艺   4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南洋楹丛枝病的病原为类菌原体(MLO),存在筛管细胞内,MLO形态多为圆形、椭圆形,乃至不规则形。大小直径为120—500um,单位膜厚度6.5—8.0nm。病组织经Dience’s液染色后,筛管细胞不规则地染成深蓝色,健康组织不着色。病株经四环素或土霉素处理后,效果较为明显,症状减退或消失。  相似文献   
2.
3.
近年来,一些沿海地区大量引进南洋楹,作为行道树种植。为更好地了解南洋楹的抗风能力,作者于台风"杜鹃"登陆次日对南洋楹的风害情况作了调查统计。结果为南洋楹受到了严重的损害,这证明它不抗强风,易受风折,抗风力属Ⅲ级,因此建议沿海地区的有关绿化部门不宜将南洋楹作为行道树大量种植。  相似文献   
4.
选择纬度、经度以及16个与水热状况有关的气象因子进行R型主成分分析,用前5个主成分坐标值进行模糊ISODATA聚类分析,将研究区划分为3类;用逐步判别分析建立了各类的判别函数式,回判准确率为91.81%;结合模糊相似优先比的结果,将研究区区划为南洋楹适宜发展区、南洋次适宜发展和南洋楹控制发展区3个气候区.  相似文献   
5.
南洋楹种源家系试验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对21个南洋楹种源/家系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参试种源/家系4.5年生的保存率、生长性状以及形质性状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通过多性状综合评价,选择出具有较高生长量、较优形质性状和较强适应性的优良种源/家系7个,分别是C9、M15、P10、P6、P2、C1和C6,其中C9、M15表现最佳,4.5年生平均树高、胸径和材积分别为13.03 m、13.05 cm和0.090 79 m3,分别比对照高出13.90%、9.02%和12.80%,比对照树种马占相思高出26.63%、10.41%和74.92%.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栽植密度和施肥对南洋楹早期生长的影响,在揭示主要栽培因素与单株材积、蓄积量相关关系和回归模型的基础上,建立密度与施肥组合栽培模式,使良种、立地、施肥等技术要素合理配合,为经营南洋楹速生丰产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均匀设计和随机完全区组设计试验法,对栽植密度和施肥量等4因素6水平按照均匀设计表 U6(64)建立南洋楹高效栽培试验方案;通过 Stepwise分析选择最优回归模型,确定主要栽培因素;采用 Uniform Design Version 3.00拟合林分产量与施肥量回归模型;通过二次响应面回归 Rsreg获得优化施肥量。【结果】不同试验处理的平均树高、平均胸径、单株材积和每蓄积量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 P <0.01);影响南洋楹生长最主要的因素是栽植密度,从单株材积和每蓄积量平衡点考虑,最优栽植密度为3 m ×3 m;单株材积与施肥量的二次回归模型: Y3=6.54E-2+5.29E-8X22+3.47E-5X3-4.27E-5X4,复相关系数 R =0.9480,回归方程显著;优化拟合施肥量为:过磷酸钙(作基肥)274 g +尿素(作当年追肥)48 g +复合肥(作次年追肥)250 g,将此优化施肥量代入回归方程求得理论单株材积为0.0604 m3,比试验设计中单株材积最低值0.0443 m3提高36.3%;通过最优栽植密度和优化施肥栽培模式,蓄积量可达47.2905 m3·hm -2,比试验设计中最低值19.4040 m3·hm -2提高143.7%。【结论】南洋楹的速生特性在早期得到显著表达,对不同栽植密度和施肥响应积极,辅以集约栽培技术措施可以较好发掘南洋楹良种和土地的生产潜力。本研究采用均匀设计试验法建立了南洋楹最佳栽植密度与施肥组合模式,从尽可能少的试验次数中揭示出因素对指标的影响大小和规律,并且进行优化拟合设计,缩短了研究周期和提高了试验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增城市南洋楹丰产林间伐的原则、方法和间伐效果。  相似文献   
8.
桉树与南洋楹的纯林和混交林的种植,生长及产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DeBe  DS  崔洁萍 《桉树科技》2000,(2):52-60
由于土壤中有效 N 的水平低及施用 N 的成本高且有时是难以实施的,故柳桉的生产率受到限制。因而,我们考虑种植混交品种,在种植混交品种南洋楹时,N 可得到增加在夏威夷岛湿润的 Hamakua 海岸按随机区组设计进行了5种处理的桉树和南洋楹的混交比较,且有纯南洋楹、纯桉树的定期施 N 的对比。在混交林分中,桉树生长量随着南洋楹的总量从11%上升到66%,含有34%或更多南洋楹的桉树林分的高和胸径的生长与施肥的纯桉林相等或更大些。10年生的混交林每公顷总地面生物量、茎生物量和材积至少和施了肥的纯林的产量相等。南洋楹为50%和66%的混交林的总生物量比施肥的纯桉林分别大30%和46%,比纯楹林分别大10%和24%。在这两者的混交林中,单是桉树的产量就至少相当于施肥的纯桉林分的产量。此外,在所有的混交林分中,当生长量达到顶点后,其每年平均增长量的下降要比施肥的纯桉林慢得多。混交林显著的好处相对于桉树和楹树的纯林是有增无减的。  相似文献   
9.
10.
南方三省(区)南洋楹气候区划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纬度、经度以及16个与水热状况有关的气象因子进行R型主成分分析,用前5个主成分坐标值进行模糊ISODATA聚类分析,将研究区划分为3类;用逐步判别分析建立了各类的判别函数式,回判准确率为91.81%;结合模糊相似优先比的结果.将研究区区划为南洋楹适宜发展区、南洋次适宜发展和南洋楹控制发展区3个气候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