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23篇
农学   3篇
  4篇
综合类   46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荒草坡为对照,对黄土丘陵区封禁8 a、20 a和30 a的狼牙刺群落的狼牙刺种群结构进行了研究,分析了种群的年龄结构、垂直结构、生命表,存活曲线规律.结果表明:不同恢复阶段的狼牙刺种群个体平均基径、高度差异明显:30 a的垂直高度>20 a垂直高度>8 a垂直高度>荒草坡,说明不同恢复阶段狼牙刺种群年龄结构均属于进展型.随着狼牙刺恢复,种群稳定性增加.狼牙刺种群适应力、繁殖力强,是严酷条件下植被恢复的优良树种,应该充分利用其优良特性,抑制不利的环境因素,以封禁和生态修复为主,迅速恢复严酷生境条件下的植被.  相似文献   
2.
选择桂林七星公园中的阴香种群,采用"径级大小替代年龄大小"的方法,进行阴香种群年龄结构的研究,同时绘制了种群的年龄结构图及存活曲线。结果表明:4个样地中,样地2、样地4的阴香种群的年龄结构呈增长型,存活曲线为DeeveyⅠ型;样地1、样地3的阴香种群的年龄结构呈衰退型,存活曲线为Deevey II型。影响阴香种群年龄结构及其动态的主要因素为人为活动干扰。  相似文献   
3.
在25±1℃的条件下研究了3种蚜虫对多异瓢虫生长发育及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以不同蚜虫为食料时,多异瓢虫各虫态发育历期、存活率、世代历期、成虫寿命、成虫体重及生殖率等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当以麦长管蚜饲喂时,多异瓢虫的世代历期、成虫寿命、产卵天数、成虫体重、单雌产卵量及内禀增长率分别为:22.7d、38.6d、16.2d、6.2mg、149.7粒及0.0725;当以桃粉蚜饲喂时,多异瓢虫的世代历期、成虫寿命、产卵天数、成虫体重、单雌产卵量及内禀增长率分别为:24.6d、31.5d、20.1d、6.0mg、100.5粒及0.0441;而当以棉蚜饲喂时,多异瓢虫的世代历期、成虫寿命、产卵天数、成虫体重、单雌产卵量及内禀增长率分别为:28.6d、25.5d、6.2d、4.2mg、45.3粒及0.0408;多异瓢虫的存活曲线均为I型。麦长管蚜对其适合性最高,其次为桃粉蚜,最次为棉蚜。  相似文献   
4.
为了更好地掌握珍贵药用植物篦子三尖杉的居群结构及动态情况,对云南省新平县篦子三尖杉林12个样方进行调查,分析篦子三尖杉的年龄结构、高度结构、空间分布格局,编制特定时间生命表,绘制存活曲线.结果表明,筐子三尖杉相对年龄结构完整,呈现明显的纺锤形,幼苗和成树个体的储备特别少,居群属衰退型居群;其高度结构完整,居群个体高度发育是连续的,在群落中属连续型居群;其空间分布格局表现为集群分布,Ⅲ级幼树阶段开始变成随机分布;其成长可分为幼苗、幼树、成树和老树等4个时期,幼苗时期死亡率最低,老树时期死亡率最高;其居群存活曲线接近于Deevey Ⅰ型,居群处于衰退状态.  相似文献   
5.
以种群静态生命表及生存分析理论为基础,以林木径级结构代表年龄结构,利用生存函数分析等方法,对唐家河自然保护区连香树种群的结构及数量动态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域内连香树种群结构基本呈金字塔型,其种群内幼苗较少,中老龄个体较多;(2)种群死亡率和消失率曲线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在第Ⅱ龄级出现峰值,即幼苗死亡率较高;种群存活曲线趋于Deevey-Ⅱ型;(3) 4个生存函数曲线表明,连香树种群具有前期锐减、中后期相对稳定和末期逐渐衰退的特点,目前种群已处于衰退的早期。  相似文献   
6.
通过样地调查和数据统计,编制了白梭梭种群静态生命表,绘制了存活曲线,分析了种群数量特征。同时,结合种群动态量化方法定量分析了白梭梭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甘家湖自然保护区白梭梭种群年龄结构呈金字塔型,I-Ⅲ龄级个体数占调查的白梭梭总数的79.82%;白梭梭存活曲线接近Deevey C(凹)型,且动态指数为29.22%;白梭梭生存函数值、累积死亡率函数值、死亡密度函数值和危险率函数值表明,累积死亡率从1龄级的0.130上升到3龄级的0.642,生存率从1龄级的0.870下降到3龄级的0.358;种群存活率呈单调较少趋势,相应的积累死亡率呈单调增加趋势;种群死亡密度单调递减,而危险率呈先增加后减少再增加的现象。  相似文献   
7.
生物农药防治棚室秋番茄病毒病效果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减轻番茄病毒病发生危害,减少化学农药用量、残留和环境污染,采用测报调查、随机区组设计和统计分析等方法,开展了生物农药香菇多糖 赤.吲乙.芸苔和宁南霉素 赤.吲乙.芸苔防治番茄病毒病农药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在温室大棚秋季番茄病毒病发生较重情况下,每hm2用0.5%香菇多糖AS 3000mL 碧护WP 600g、8%宁南霉素AS 900mL 碧护WP 600g,7天施药1次,连续施用4次,药后10天、17天、26天和35天,防治效果均在88%、87%、78%和67%以上,且两药剂防治效果差异不显著,香菇多糖 赤.吲乙.芸苔极显著高于盐酸吗啉胍(对照药剂) 赤.吲乙.芸苔,宁南霉素 赤.吲乙.芸苔显著高于盐酸吗啉胍 赤.吲乙.芸苔。香菇多糖 赤.吲乙.芸苔和宁南霉素 赤.吲乙.芸苔不仅可以作为防治病毒病的理想药剂,而且可以作为现代农业示范区、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和有机农产品防治病毒病的理想药剂。  相似文献   
8.
以种群生命表及生存分析理论为基础,编制贵州铜仁油茶林种群静态生命表,绘制存活曲线、种群亏损曲线和死亡曲线,分析研究了种群生命过程,结果表明,油茶有3个死亡高峰:即DBH 2-4 cm、DBH 10-12 cm和DBH 20-22 cm。存活曲线趋于Deevey-Ⅲ型。应用谱分析方法研究油茶种群动态,结果表明,在油茶种群更新过程中存在着明显的周期性。  相似文献   
9.
为给东南沿海防护林的保护和建设提供理论依据,通过样地调查和数据统计,分析东南沿海防护林木麻黄种群的径级结构,并以种群生命表和生存分析理论为基础编制东南沿海防护林木麻黄种群特定时间生命表,绘制死亡密度函数曲线、危险率函数曲线及生存曲线,并应用谱分析方法研究种群动态趋势。结果表明,东南沿海木麻黄种群有2个死亡高峰,前期的死亡率极高,至后期相对平稳,第IV龄级为种群存活曲线的分水岭,存活曲线更趋于Deevey-II型。此外,在木麻黄种群自然更新过程中基波不明显,但在幼苗生长过程中存在明显的瓶颈效应。  相似文献   
10.
浙江省极小种群多脉铁木年龄结构与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更好地保护浙江省极小种群多脉铁木,对文成县石垟林场的多脉铁木种群进行了全面调查,绘制了多脉铁木种群年龄结构图和存活曲线,结合种群动态量化方法与时间序列预测,分析种群结构与动态特征。结果表明,生境对Ⅰ龄级个体的环境筛作用较强,该龄级出现死亡高峰,Ⅱ龄级后的年龄结构基本呈纺锤形,近似于正态分布;种群存活曲线属于Deevey-Ⅲ型,且动态指数>0,为增长型种群;从时间序列来看,低龄级的个体数量不足,种群面临衰退。因此,加强多脉铁木高效繁育技术研究,并适当进行人工抚育,以保证其种群的正常更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