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4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609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6篇
  23篇
综合类   125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7篇
园艺   29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59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9篇
  198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态的作用越来越大。天然林是重要的林业资源,在森林生态系统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封山育林是保护林业资源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分析了朝阳市封山育林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以期为林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秦皇岛地区自建国以来,在积极造林的同时,大力封山育林,使森林植被迅速得到恢复。在全市有林面积21万hm~2中.封育成林面积7.3万hm~2.占全市有林面积的34.7%.封山育林借助  相似文献   
3.
4.
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岳阳县一直是全省治理水土流失的重点地区之一。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水土流失得到基本治理。由于多种原因,水土流失又不断出现,存在水土流失潜在危险的地段点多面广。据县水土保持站统计,到1998年全县还有水土流失面积454平方公里,占全县陆地面积的24.7%。其中,轻度流失占30%,中度流失占50%,强度流失占10%,极强度和剧烈流失占10%。从水土流失分布的地区看,最为严重的是新墙河中上游的花岗岩和砂砾岩风化母质地区,以及京广铁路和107国道沿线的红土母质区。造成水土流失的原因很多,除流失区土壤抗蚀能力差,全…  相似文献   
5.
6.
浙江淳安新安江开发公司封山育林效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浙江省淳安县新安江开发公司所属16个国营林场22475.53hm~3荒山迹地,封山育林30年,现有天然次生林总蓄积量135万m~3,年总生长率8.07%,活立木直接经济价值2.25亿元。到1987年止公司已获中间利用净收入2135万元。近20年累计天然次生林比无林地多涵蓄水10亿m~3,每年进入水库的泥沙量减少80%,对调节水库水源、延长发电年限、纯洁水质都起到良好作用。公司长期实施的5项管护技术,把封山育林提高到科学经营水平,在千岛湖区成功地建立了森林生态屏障。  相似文献   
7.
赤峰市松山区大夫营子乡的林业生态建设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在业务部门的指导下,完成了全年任务,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相似文献   
8.
退耕还林工程作为我国林业六大工程的重中之重,在我省实施已经7年。截止2005年底,我省已完成国家退耕还林计划82.45万hm2,其中退耕地还林25.11万hm2,宜林荒山荒地造林和封山育林57.34万hm2,国家累计投资已达30.01亿元。工程覆盖全省18个省辖市、126个县(市、区)、1100个乡镇、120余万农户、500多万人。工程实施已取得了明显的生态、经济及社会效益,为我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1人与动物生活环境及生活质量明显改善截止2005年底,我省累计完成退耕还林工程计划82.45万hm2,全部成林后,全省林木覆盖率将增加4.9个百分点。工程区…  相似文献   
9.
以冀北退化沙荒地为研究对象,以恢复生态学为研究理论基础,对冀北沙荒地各项指标进行权重赋值,诊断沙荒地的退化程度,并通过分析封育区、未封育区及其地带植被演替顶级群落的土壤理化性质和植被数量特征,评价5年封育效果.结果表明,沙荒地封育区及未封育区均属中度退化程度,沙荒地土壤状况尚未因为5年的封育得到明显改善;植被状况虽有明...  相似文献   
10.
经过15年封山育林,对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的封山育林区进行调查,结果显示,乔木林平均生长量高于对照区50.4%,林木株数比封山育林前增加了139.4%,高于对照区119.1%。灌木盖度比封山育林前提高了268.2%,平均高于对照区147.5%;灌木高度比封山育林前增加了128%,平均比对照区高115.8%;灌木丛数比封山育林前增加了83.5%,比对照区高103%。植被盖度比封山育林前提高了172.7%,平均高于对照区161.2%。与封山育林区相反,在15年中,对照区乔木林数量下降了6.8%,灌木林盖度下降了5.6%,植被覆盖率下降了7.2%。表明封山育林措施效果明显,是一种方法简单、见效快的生态恢复方式,是适合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