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08篇
  免费   138篇
  国内免费   124篇
林业   1510篇
农学   30篇
基础科学   5篇
  46篇
综合类   624篇
农作物   59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40篇
园艺   30篇
植物保护   25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63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59篇
  2016年   76篇
  2015年   83篇
  2014年   118篇
  2013年   99篇
  2012年   107篇
  2011年   139篇
  2010年   118篇
  2009年   129篇
  2008年   100篇
  2007年   89篇
  2006年   103篇
  2005年   87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92篇
  2002年   66篇
  2001年   55篇
  2000年   89篇
  1999年   57篇
  1998年   55篇
  1997年   56篇
  1996年   67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48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本实验通过对华沃特、力源宝和富利三种树专用肥的成分检测和对比分析,为专用肥选择提供科学参考和理论依据 。  相似文献   
2.
以广东江门尾叶(Eucalyptus urophylla)与赤(Eucalyptus camaldulensis)正反析因交配杂种F_1代9年生测定林为材料,用Excel计算各杂交组合抗风指数、生长性状、材质形状以及木素、综纤素的均值;用R软件对这些性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以及多性状指数综合评价。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正交与反交组合杂种的生长性状如树高、胸径、材积和冠幅等差异都不显著;而材质形状如基本密度和纤维宽度差异则较为显著,但纤维长度和纤维长宽比差异不显著;另外,正反交组合杂种的木素和综纤素含量的差异也较为显著。相关性分析表明,抗风指数与木材基本密度及纤维长呈正显著相关性,而与纤维长宽比呈负显著相关性;但抗风指数与树高、胸径、材积、冠幅、纤维宽、木素含量及综纤素含量之间的相关性都不显著;木材基本密度及纤维长与抗风指数的显著相关性为抗风优质的树选择提供参考。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当各变量权重相同时,正交组合中综合得分前3名的是杂交组合77、81和82;反交组合中综合得分前3名的是杂交组合50、51和29;同时还选出5株优良单株29-3、51-4、77-1、77-3及50-2,为今后大规模人工制种提供优质亲本材料。  相似文献   
3.
4.
5.
细叶桉不同立地种源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细叶25个地理种源进行了2批不同立地种源试验,对4-6年生幼林生长表现和适应性,运用指数分析法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强轩种源间各怀状差异,山地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平地片除第2批材积差异显著外,其余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经方差分析后发现,3个试验点的直干、蓝无性测定林在1994年7月以前造的,其处理间的生长差异显著或极显著,直干的生长差异比蓝更大。将造林时的苗高作协方差分析,用回归系数调整树高后,大部分无性系的树高都超过对照。对无性系与环境的交互作用初步结果的分析表明,多数地点、地点x无性系的差异显著。以实测值(并非调整值)为难,选出了材积超过对照25%的直干无性系7个,蓝无性系6个,最好无性系的材积分别为对照的288%和256%。  相似文献   
7.
保山师范专科学校李福元老师经过多年的努力至1995年已稳定的批量生产蓝和直干蓝组培苗1万多株,并在山地成功造林2.2公顷。直干蓝属桃金娘科属,这个属有6百多个种和变种,用于大面积造林的只有10多个。在广东、广西、海南、福建等省(区)主要有尾叶、赤、柠檬、窿缘、刚果12号  相似文献   
8.
9.
一、准备:①搭好水泥拱形大棚,大棚规格可大可小,大棚内装营养袋5-200万不等。②装袋:营养袋规格为8×12厘米或6-8厘米,基质为烧透的谷壳灰和过筛的黄泥土。体积为1:1,基质中不能有杂质,充分拌匀,装入营养袋,摆在大棚内。 二、移栽:①移栽:从省植物园购回组培苗,3天内,将组培苗放入清水内,洗净培养基,用镊子夹苗栽植。每个营养袋一株。栽好后,浇水,直至营养袋底层湿透。②移栽后的管理:移栽后半月内,主要进行防霉。每隔3天打药1次。用多菌灵和青霉素轮流杀菌。多菌灵浓度为800倍稀释液,青霉素浓度…  相似文献   
10.
中亚热带赤桉种源试验调查初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自然分布在澳大利亚的整个大际各州。由于适应性强,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我国及世界部分国家和地区广为引种栽培。为了系统地研究赤地理种源的变异规律及生产力差异,我们对中国中亚热带五个赤种源试验35个种源进行了调查,对获得的材料进行了多种分析,认为赤具有纬向倾群变异规律,开发现不同生境:不同种源及它他的互作效应极为显著。主分量分析表明,影响赤生长发育的主要因素首先是温度,其次是降水。各种相关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