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林业   19篇
综合类   1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研究硅溶胶和聚磷酸铵(APP)复配后的阻燃性能,真空常压方法下分别用APP、硅溶胶以及两者复配后的阻燃剂浸渍辐射松木材,分析各改性材的增重、增容率以及热解燃烧性能,并用扫描电镜(SEM)分析改性后的残炭形貌。研究结果表明:氧指数由高到低是APP-硅溶胶、APP、硅溶胶和素材;由APP处理和APP-硅溶胶联合处理材的初始分解温度、最大失重率温度均提前,残炭率提高,硅溶胶处理材的初始分解温度和最大失重率与素材相近。经锥形量热测试结果显示:由APP处理和APP-硅溶胶联合处理材的热释放速率峰值分别比素材降低了232.8和150.3 kW·m-2,总释放热降低29.63和17.98 MJ·m-2,而由硅溶胶处理的效果不明显。与其他3种试材相比,硅溶胶处理材的COP最低,说明硅溶胶对CO的生成有抑制作用。处理材的火灾蔓延指数(FGI)均比素材降低;扫描电镜显示,经浸渍处理过的残炭结构更加致密,表面更加光滑。结果说明了硅溶胶的加入可以降低CO毒气的生成,APP的加入使木材的阻燃性达到了难燃级。  相似文献   
2.
在不同处理条件下,进行分子筛(4A型与13X型)对木材阻燃剂聚磷酸铵(APP)处理试件的载药量、吸湿性、氧指数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APP浓度的升高,处理材的载药量、吸湿率与氧指数均呈上升趋势;分子筛在增大木材载药量的同时可降低其吸湿率;20%的APP与2%的4A分子筛复配溶液处理杨木单板的载药量最高,为51.11 kg/m3;2种分子筛使木材的吸湿率降低了14%~18%;浓度为15%的APP处理木材的氧指数为48.7%,加入2%的4A或13X分子筛后,杨木单板的氧指数分别为41.5%与46.7%,均达到难燃B1级材料的氧指数标准。  相似文献   
3.
工艺条件对杉木微波处理后渗透性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单因素试验,对不同工艺因素条件下微波处理后杉木的阻燃渗透性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微波处理后,杉木的渗透性得到明显改善;微波功率、处理时间、心边材和含水率对载药量、注入深度和氧指数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但均没有呈现出明显的规律性;心边材对结果影响很小,可忽略这一因素的影响;径向、弦向和纵向三个方向之间的注入深度差异显著,总体表现为纵向大于弦向大于径向。  相似文献   
4.
基于CONE法的阻燃中纤板动态燃烧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锥形量热仪法研究磷氮硼基阻燃微胶囊处理中密度纤维板的动态燃烧行为.结果表明:阻燃中纤板与未阻燃处理的中纤板相比,热释放速率峰值从302.9 k W·m~(-2)下降到194.4 k W·m~(-2),总热释放量从119.7 MJ·m~(-2)下降到83.2 MJ·m~(-2),生烟总量从2.2 m~2·m~(-2)下降到0.5 m2·m~(-2),极限氧指数最高值达45%,且纤板燃烧时的成炭率提高,炭层结构完整,强度高.表明磷氮硼基阻燃微胶囊能有效提高中密度纤维板的阻燃性能,  相似文献   
5.
以聚乙烯亚胺(PEI)为改性剂处理聚磷酸铵(APP)制备得到APP@PEI阻燃体系,并将其加入到脲醛树脂(UF)中,制备阻燃胶合板。研究了APP@PEI对UF胶黏剂理化性能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其对胶合性能及阻燃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APP、PEI和APP@PEI对UF的黏度、pH和固化时间均有影响。当APP添加量为10%时,UF的黏度由3.843 Pa·s上升至8.270 Pa·s,pH降至5.67,固化时间由91 s降至87 s;当PEI添加量为0.91%时,由于UF体系中支化和交联程度增加,黏度上升至41.433 Pa·s,pH和固化时间分别提升至9.91和116.3 s;而APP@PEI能降低对UF各项性能的影响,添加10%APP@PEI时UF的黏度、pH和固化时间分别为5.966 Pa·s、6.33和94.3 s。添加APP后,胶合板的胶合强度均低于Ⅱ类胶合板强度标准(0.7 MPa);添加PEI后,胶合板的胶合强度能够提升18%以上;APP@PEI添加量为10%时,胶合板的胶合强度达0.85 MPa,高于Ⅱ类胶合板强度标准要求。添加APP、PEI和APP@PEI对胶合板的阻燃性能有不同影响,单独添加PEI无法改善胶合板的阻燃性能,当APP和APP@PEI添加量为10%,15%和20%时,胶合板的极限氧指数(LOI)分别比未添加阻燃剂时提高0.8%,2.0%,2.5%和1.2%,2.2%,3.1%。  相似文献   
6.
帽儿山地区10种常见树叶的燃烧性能和热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依夏  孙才英 《安徽农业科学》2014,(14):4298-4301,4313
使用热重分析法对黑龙江省帽儿山地区的10种代表性树种进行热解特性和动力学研究,利用TG-DTG曲线分析了可燃物热解的基本过程,通过热解参数对不同植物可燃物热解特性作定量比较,了解到木质素、半纤维素及纤维素的热解特性和温度、失重量以及失重速率之间的关系,采用分阶段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Coats-Redfem法求得相应的热解动力学参数活化能E和频率因子A.结果表明:在氮气气氛下10种树叶的热解均经历水分析出、快速热解、炭化3个主要阶段;计算得出樟子松、黑皮油松具有较好的防火性能,着火温度、活化能分别是:275.17℃、44.188 6 KJ/mol和274.38 ℃、42.864 3 KJ/mol.还利用极限氧指数技术,测得了可燃物的相对极限氧指数值,其数值可以反映可燃物可燃性的高低,得出榆树的氧指数是26.4%,属于难燃;黑皮油松的氧指数是20.2%,接近易燃.  相似文献   
7.
胡高耸  李准  李广杰  杨兴 《技术与市场》2022,(10):104-105+108
为提高聚乙烯电缆材料的阻燃性能,采用DBDPO和Sb2O3作为卤素阻燃剂,混炼制备出一种阻燃聚乙烯电缆料。采用垂直燃烧仪、拉力试验机和氧指数测试仪分别对电缆料的燃烧性能、力学性能和氧指数进行测试。结果表明:DBDPO/Sb2O3的加入可以显著提高聚乙烯电缆料的阻燃性能。DBDPO/Sb2O3具有较好的阻燃协效性,电缆料的垂直燃烧等级为V-2。DBDPO/Sb2O3含量控制在40%时,电缆料具有最佳的力学性能和阻燃性能。  相似文献   
8.
考察了三乙醇胺(TEM)对3种木材阻燃剂(F1、F2、DPB)处理试件的载药率、阻燃效果、吸湿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三乙醇胺加入量的增加,阻燃试件的载药率增加,氧指数增加,阻燃效果得到改善;三乙醇胺加入量大于3.5%时,处理液的黏度增加,载药率增加不明显;加入2.5%~3.5%的三乙醇胺时,处理试件的吸湿率最小.同时实验还显示了在3种木材阻燃剂中加入三乙醇胺后,只有F2与三乙醇胺有协同效应,其它两种阻燃剂协同效应不明显.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由橡木纤维和回收的废旧瓦楞纸纤维混合制备的中密度纤维板(MDF)的阻燃性能,讨论了阻燃剂氢氧化铝(ATH)对MDF的内结合强度(IB)、膨胀率和吸水性等力学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ATH用量的增加,MDF的极限氧指数(LOI)增大,表明加入适量的ATH能提高MDF的阻燃性能。当MDF中不含树脂时,其IB值会随ATH用量增加而增大,并随回收的废旧瓦楞纸纤维用量的增加呈递增趋势;树脂的加入,提高了MDF的粘接强度,降低了MDF的膨胀率和吸水率;但当回收的废旧瓦楞纸纤维用量增大时,MDF面板的膨胀率也增大。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出一种阻燃性能良好的阻燃刨花板,分析了3种不同胶黏剂和阻燃剂对刨花板物理力学性能和燃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胶黏剂种类对刨花板的各项性能具有显著的影响,在添加阻燃剂后多数刨花板的物理力学性能下降,仅异氰酸酯胶黏剂(MDI)刨花板的弹性模量(MOE)显著提高(P=0.002)。在添加阻燃剂前酚醛树脂胶黏剂(PF)和MDI均具有良好的抑烟作用;添加阻燃剂后,PF的抑烟作用增强,但不利于提高板材的阻燃性能;而MDI的发烟量增加,却可以显著地提高板材的阻燃性能。添加阻燃剂后,脲醛树脂胶黏剂(UF)刨花板的烟密度等级和氧指数分别是空白刨花板的77.86%~103.64%和124.68%~153.21%;PF刨花板的烟密度等级和氧指数是空白刨花板的27.8%~87.53%和123.95%~142.6%;而MDI刨花板的烟密度等级和氧指数是空白刨花板的108.75%~203.04%和137.5%~163.24%。总之,PF具有优异的抑烟性能但阻燃性能一般,MDI具有很好的阻燃性能但会增加板材的发烟量,可进一步在研究阻燃剂与胶黏剂之间作用机制基础上开发出一种阻燃抑烟性能优良的阻燃剂或制备出阻燃性能优异的刨花板。图1表5参1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