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2篇
林业   21篇
基础科学   4篇
  8篇
综合类   37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10篇
园艺   1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7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河北省永年县台口村有187hm2沙荒滩地,为稳定河床,保护已开发荒滩地和周边良田不受洪水侵害,并继续开发荒滩地,设计了定位于种养型生态农业的生态改良开发方案,给出了具体的工程项目、种养项目,并已取得初步成效。长远发展目标是种养加结合、农工商一体化经营的特色农业。  相似文献   
2.
消息树     
《安徽林业》1998,(4):32-32
  相似文献   
3.
2004年进行了极早红、千年红、早红宝石、中油5号、超红珠、早露蟠、早美、早油蟠8个桃品种的栽培对比试验,发现中油5号和极早红两个油桃品种在渭河滩地表现很好。1)早熟白肉甜油桃———中油5号。郑州果树所育成。6月中旬成熟。果实短椭圆形或近圆形,果个大,平均单果重215g,最大265g,挂果第2年平均株产10kg,最高20kg;果皮底色绿白,全部或大部分果面呈玫瑰红色;果肉白色,硬溶质,肉质致密,耐贮运,风味甜,香气中等,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4%,黏核。2)全红型极早熟白肉甜油桃———极早红。北京市南口农场试验站育成。6月中旬成熟。果实近圆形,稍长,…  相似文献   
4.
在查阅造林档案了解朝阳县河滩地杨树林现状的基础上,对大凌河沿岸河滩地的辽宁杨、3930杨、107杨、小钻杨、小叶杨等不同杨树林分,开展生长量、蓄积量、出材量、出材率等指标调查分析,结果表明,3930杨各项指标都优于其他杨树品种,适宜在朝阳县河滩地造林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为了开发饲草料资源,配合养牛业的同步发展,解决青贮饲料原料来源不足的困难,我们于1992年由自治区畜牧研究所引进了优质牧草多穗青贮玉米“科多4号”新品种,在我县新垦河滩地上进行了示范种植,喜获丰收,现介绍如下. 1 试验地自然概况 试验地是在宁夏中卫县镇罗乡刘庄村高卫灵牛场的黄河古道亮床新垦河滩地上,共1.4 hm2(21亩).海拔1 119.8 m,中度沙质壤土,地层厚,地力薄,透水性强,地下水位0.9 m左右,灌溉水源足,年平均温度8.5℃,年积温3 298.1℃,无霜期175 d左右,平均年降水量188.4mm,总地势见洼,前作物为水稻.  相似文献   
6.
河滩地种植冬小麦,在丹东地区主要集中在鸭绿江中游的河滩地上,面积有数万亩。首先要选择合适的品种,应该是早熟、抗寒、抗倒伏、抗病、高产的,如丹东地区目前大面积应用的“米808”、“农大138”等,大部分性状都很好,也可以引种北京地区的抗寒冬小麦品种。河滩地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要点是在多年生产实践基础上根据冬小麦品种生物学特性,针对冬麦北移的主要障碍因子和增产关键而总结出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吴永才 《广西蚕业》2006,43(2):50-51
我区江河众多,河滩地、低洼田、沙坝地等低水位田地资源丰富.但这些土地易遭洪涝灾害影响,每年都要经受一次至几次洪水的侵袭,种植其它作物比如水稻、玉米、花生、黄豆等轻则造成减产,重则颗粒无收;而桑树耐旱耐涝耐霜冻,利用河滩地、低洼田地等低水位田地种桑养蚕的经济效益是其他作物不能相比的.据在象州县运江镇的岩村、芽村等地调查,桑树受江河洪水淹浸7~10天仍不死亡,洪水退后7~8天后又恢复生机抽发新枝,并普遍淤积一层淤泥,等于施了一次肥,有利于桑树的生长.利用河滩地、低洼地等低水位田地种桑,其技术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8.
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卧凤沟乡翻身村,只有330户1 150人,北、东、西三面环山,只有南面可通往外地,耕地面积只有253.3 hm2.上世纪90年代初,部分村民在周边国华乡和北镇市的影响下,零星栽植葡萄,以后面积逐步扩大;到2014年,该村葡萄面积发展到166.7 hm2,其中占用耕地66.7 hm2,河滩地和荒地100 hm2.品种以‘巨峰’为主.结果面积133.3 hm2,年产鲜果200万kg,产值2000万元.仅此一项人均收入1.7万元多.该村葡萄单位面积产量由过去的平均不足500 kg/666.7 m2提高到2014年的1000 kg/666.7 m2以上;质量大幅度提高,过去的大小粒现象不见了,果穗整齐,着色好,果品价格由过去每公斤不足4.00元提高到7.00~8.00元,并且产品供不应求.由于该村尝到发展葡萄的甜头,带动了邻近村葡萄的发展.2015年卧凤沟乡政府规划,全乡新发展葡萄200 hm2,目前葡萄长势很好.翻身村的主要经验如下.  相似文献   
9.
沙地落雪     
自从沙地植被被沙乡人民恢复起来以后,沙地便有了自己的小气候,风霜雨雪经常光临不说,野生动物也一年比一年增多.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