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林业   7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7篇
  2篇
综合类   9篇
畜牧兽医   9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指出了恒源煤矿侏罗系煤系地层基本无水,主要充水水源为新近系独山子组的孔隙-裂隙含水层,但是主井筒开拓时,开始涌水量很小,继续向下开拓时,井筒涌水量超过1000m3/h。计算了煤层"两带"高度和新近系含水层与下覆煤系地层间距,研究表明:煤系地层与新近系水体间并无直接的水力联系,具体的涌水来源尚无定论,估算矿井的最大涌水量为160.74m3/h,正常涌水量为53.58m3/h。  相似文献   
2.
新郑煤电有限责任公司水文地质类型复杂型,构造复杂程度属中等,矿井设计正常涌水量1910m3/h,最大涌水量2491.4m3/h,目前实际涌水量1212m3/h。矿井生产期间面临的水害类型主要有底板灰岩水害、老空水水害、封闭不良(详)钻孔水害、断裂构造水害及顶板第三系砂砾石层水害,针对存在的水害类型采取了一些列的防治水措施,保证了矿井安全生产,为完成300万吨年产量打下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3.
<正>山东省平阴县洪范池镇泉水丰富,涌水量在400万立方米/年以上,大部分形成地表水流入水库、河流,具有良好的冷水鱼养殖条件。在发展冷水鱼养殖中应注意以下5点:  相似文献   
4.
隧道涌水是隧道建设中一种普遍而复杂的地质灾害。隧道涌水量是高水位区富水位隧道设计和施工的重要参数。采用有效的预测和计算方法是保证安全设计和正常施工的前提。探究建立一套系统的涌水量预测和计算方法,可为隧道设计和施工提供决策参考,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5.
根据灌区地下水埋藏和开采条件,合理进行管井设计,对不同地层采用不同的施工方法,获得了较好的开采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揭示隧道发生涌水病害的内在原因,分析目前各种预测隧道涌水量计算方法的准确性和适用性,为相关工程及理论公式的进一步完善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工程地质调查测绘、钻探、物探、现场及室内实验等方法,将隧道长期涌水量记录数据与隧道涌水量计算公式所得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全面掌握了事故段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情况,不同公式所得涌水量预测结果相差较大。[结论]隧道发生涌水病害的内在原因主要是附近民用水塘长期蓄水;采用古得曼公式所得的预测结果与工程实测值最为接近。  相似文献   
7.
地下水封洞库水位降深与涌水量的数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工作区进行水文地质调查和水文实验的基础上,运用FEFLOW软件建立三维数值模型,计算出相关参数结果,运用ARCGIS软件进行空间分析,可以得到地下洞库在施工和运营过程中的水位变化、涌水量大小、水位降深漏斗大小和范围等数值,为地下水封洞库的建设提供依据,保证施工和运营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经济性.以烟台某地下水封洞库为例,利用拟合模型,对施工期及运营期的涌水量以及相应水幕补水量进行模拟预测:施工期各阶段稳定涌水量为72.3~287.6 m3/d,水幕补水量为45.5~232.7 m3/d;运营期稳定涌水量为323.5 m3/d,水幕补水量稳定值约为254 m3/d.  相似文献   
8.
四川某隧道岩溶水文地质条件及涌水量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拟建隧道位于黄龙景区,通过段主要为强溶蚀岩溶-裂隙含水岩层,区内构造活跃、地形切割强烈,隧道遭遇岩溶涌突水的危险性较大.通过分析该隧道岩溶水文地质环境.论述了隧址区岩溶发育分布规律、岩溶水补径排条件及化学特征,并采用地下水径流模数法和大气降水入渗法2种方法对比计算对隧道涌水量做出初步预测评价,为施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10.
《草业科学》2012,43(4)
含水流砂层下煤炭资源的开采是个工程难题,方法不当就可能引发淹井事故。对白音查干煤矿矿井水文地质特征进行了分析,认为对矿井开采构成威胁的水体为第四系流砂含水层。根据井田的水文地质特征和矿井涌水量预计,建议采取地面和井下联合疏放水措施,以保证煤炭的安全开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