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1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45篇
林业   50篇
农学   16篇
基础科学   36篇
  164篇
综合类   406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130篇
畜牧兽医   19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81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67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3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对体重200~300 g的三倍体全雌性滇池高背鲫进行人工催产试验,雄鱼选择体重180 g左右的云南光唇鱼和100 g左右的短须裂腹鱼,利用雄鱼精液刺激滇池高背鲫卵子,观察受精卵雌核发育情况。结果表明,雌鱼注射500 IU/kg鱼体重的HCG(水温14℃左右),15~18 h后可进行人工催产,平均催产率93%。受精卵胚体呈青绿色,比重大于水,黏性强,平均卵径1.8 mm;受精卵经历胚盘隆起期、细胞分裂期、囊胚期、原肠期、神经胚期、胚孔封闭期、肌节出现期、眼囊期、尾牙期、尾泡期等16个阶段、23个时序。水温12.5~14.2℃条件下历时10 493 min出膜,初孵仔鱼全长6.1 mm。滇池高背鲫受精率81%,孵化率77%。  相似文献   
2.
硝酸钙在底泥修复中的作用机理及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受污染底泥的修复已经成为水环境修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底泥中注入硝酸钙则是近十多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污染底泥原位处理技术。全面分析了硝酸钙在底泥修复中去除有机物、抑制磷的释放以及消除水体黑臭现象的机理,并介绍了这一技术在国内外的研究和应用状况。研究成果表明:在底泥中注入硝酸钙的技术已从实验室和中试研究阶段发展到了实际的工程动作阶段,并且在有机物PAHS的降解和硫化物的去除方面已经得到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京杭运河底泥起动和冲刷率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京杭运河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重要输水通道,减少底泥冲刷引起的污染对保护其水质有重要的作用。利用文献中的底泥起动流速公式和冲刷率公式,推导出起动摩阻流速与湿密度公式、摩阻流速与冲刷率公式。以京杭运河底泥在水槽内进行不同湿密度的起动试验和不同水流条件下的冲刷率试验。试验结果用最小二乘法进行拟合,得到底泥起动时临界起动摩阻流速与湿密度的相关关系,冲刷时摩阻流速与冲刷率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有关试验数据的相关性较好,对实际工程应用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通过优化分析仪器的条件设置,建立了使用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技术分析四溴双酚-A(TBBP—A)的仪器分析方法。样品采用正己烷索氏提取、硅胶柱分离纯化、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测定方法在测量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测定的平均回收率为86.8%,检出限为5.0ng/ml,相对标准偏差为3.26%~8.77%:  相似文献   
5.
[目的]基于多级模糊理论,评价乌梁素海水体和底泥所面临的污染程度.[方法]在实测数据和调查数据的基础上,采用多级模糊评价理论.选取具有代表性的6个点位对乌梁素海水体和底泥分别进行评价.[结果]乌梁素海水体水质空间分布特征表现为距离排污口较近的点位水质很差,由北向南随着水体的流动方向,水质污染等级逐渐降低;乌梁素海底泥除水体出口位置附近的点位为Ⅳ级外,其他点位均达到Ⅴ级.乌梁素海水体和底泥的评价结果表明,乌梁素海污染已十分严重,富营养化进程不断加剧,治理和修复乌梁素海已迫在眉睫.[结论]该研究为乌梁素海污染的治理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
泥疗治畜病     
泥疗对牲畜顽固性皮炎、皮肤浮肿、关节炎、肌炎、腱鞘炎等很有效。泥疗使用的泥种类很多,有井底泥(老井底泥更好)、深塘(池)底泥、沟底臭泥、水泡坑底烂泥以及腌禽蛋用过的盐泥等.  相似文献   
7.
近来,在滇池流域和水源区农村的很多地里都可以看到一个现象——农田里用树枝挑着一些黄色的纸片、矿泉水瓶样的装置,这些就是代替农药的清洁农业生产技术。物理灭虫灯、黄板粘虫纸、性诱剂、生物有机肥料这些代替农药、化肥以减少农业面源污染的技术试点已取得了较好的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8.
滇池底泥菌类组成及与污染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滇池不同位点底泥样品的分析,调查了滇池底泥中固氮菌类、硝化菌类及其他菌类的数量及分布状况。分析了这些细菌参与氮循环与滇池富营养化之间的关系,得出可用底泥中固氮菌作为滇池污染参考指示菌株和滇池地质条件,以及菌类微生物的分布变化对滇池富营养化具重要影响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河道底泥有机质含量高,污染水体,易造成二次污染。为无害化利用底泥,以河道底泥为原料,制备生态修复基料,探讨其制备工艺、性能。结果表明,最佳配比为水泥5%、底泥14%、沙壤土73%、稻草粉碎物2%、水4%、菌液2%。生态修复基料抗折强度为0.65 MPa,抗压强度为1.185 MPa,孔隙率为17.46%,吸水率为13%,有一定强度,可用于护坡,可满足植物生长营养需求。  相似文献   
10.
重金属污染底泥稳定化修复是通过向底泥中添加一种或多种稳定化修复材料,通过沉淀、吸附、离子交换、氧化还原等作用来改变重金属在底泥中的赋存形态,降低重金属的迁移性、生物有效性,降低重金属污染的危害。介绍了重金属污染底泥稳定化修复药剂:碱性药剂、磷酸盐药剂、硫化物药剂、黏土矿物、矿渣材料、生物炭、新型材料、有机类药剂、复配药剂等的研究进展。概述了不同修复药剂对重金属污染底泥的稳定化机理、应用领域及修复效果,以期为污染底泥重金属稳定化药剂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