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26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332篇
  3篇
综合类   37篇
畜牧兽医   2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电动汽车的推广依赖于整个电动汽车生态系统,只有整个健康的生态系统才能有效促进电动汽车的发展。电动汽车生态系统包括政府的推动、电动汽车用户的意愿、充电运营公司的运营方式、供电公司的运营方式和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回收等,其中各个环节相互影响。从电动汽车的各个生态环节的目前研究现状及对电动汽车发展的影响进行研究,得出电动汽车发展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2.
3.
电动汽车是我国发展新能源汽车的主要方向之一。在纯电动汽车中,最初主要使用两挡自动变速器,而随着电动汽车的发展,适用于电动汽车的自动变速箱也在快速发展,但是两挡自动变速器仍然是电动汽车变速箱发展的基础。因此,两挡自动变速器仍然是我们了解电动汽车变速箱的一个根本性途径。本文比较分析了单挡自动变速器与两挡自动变速器的优缺点,介绍了两挡自动变速器的工作原理和主要参数,以期对电动汽车的自动变速箱有初步掌握。  相似文献   
4.
云飞 《技术与市场》2009,(10):94-94
拥有每年270亿美元的销售额,锂离子电池毫无疑问是充电电池市场的主导者。不过,人们总是希望能做到更好。现在,科学家报告说他们运用纳米技术可以大大增强锂离子电池的储电能力,或者在保持现有储能水平的条件下大大减轻电池重量。这项新的成果可以带来更小型的笔记本电脑、更远行程的电动汽车等大量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随着电动汽车的日益推广,如何使电动汽车的充电变得更为便利也成为了科研人员重点关注的课题之一。如今,英国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了一种新型的无线充电系统,可以令新一代电动汽车完全实现无线充电。据了解,目前市场上的一些电动汽车,如日产聆风和三菱i-MiEV,都必须要通过一根电线将汽车与  相似文献   
6.
1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对电网产生的影响1.1电网峰值增加近年来,在国家大力提倡下,新能源电动汽车市场占有率越来越高,与此同时新能源电动汽车因缺乏合理性的规范管理,出现了无序充电的行为。在新能源电动汽车无序充电的情况下用户的用电波动较大,会导致接入负荷侧的结构更加多元化,使得电网系统出现尖峰值,负荷峰谷差的情况日益加重,尖峰负荷的波动会逐步复杂,涌现出许多的非线性和不可控性问题,在某段时间内出现的用电高峰期会造成整个电网的负荷加剧。  相似文献   
7.
8.
电动汽车系统的所有电子元件组成中,重载连接器都是重要的一种元件,它可以连接电路,将信号传输出去,保证系统运行。一旦连接器中的某个环节无法发挥作用,那么信号就有可能丢失,功率出现误差,导致整个控制系统无法正常运行,甚至可能出现交通意外。文章分析电动汽车的重载连接器故障失效模式及电动汽车重载连接器的可靠性。最后,讨论了可靠性模型中参数确定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电动汽车是未来重要交通工具之一,为了降低污染,保证交通的顺利运行,无线充电方式是一种必然。同步整流技术是将靠低功率和低导通电阻的MOSFET作为主体充电系统,来降低电路整体的损耗,进而提高运行效率,在电动汽车无线充电中具有重要作用,文章将其作用和具体的应用进行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飞速发展和国民生态环保意识的全面加强,有关小型电动汽车的驱动控制系统改造任务开始引起社会全面回应,尤其在电池技术尚未获取突破成就前期,续驶里程不足问题将一跃成为限制此类工具长期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限制因素。截止至今,涉及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已经被定义为时代驱动结构象征产物,为了合理突破这一关键技术点,本文旨在联合小型电动汽车实际运作状况以及单片机硬件控制体系加以深度解析,配合Intel公司最新单片机格式作为系统核心调试芯片,实现回应动作实时性、敏捷性技术指标。具体来讲,这部分电机安全驱动和可靠控制内容相对比较复杂,需要在确保系统架构设计完成后,主动开展该类汽车起动、加速等测试模拟环节,避免后期实验结果和预设指标产生任何突兀反应,加快不同产品结构模式的创新调试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