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01篇
  1篇
综合类   57篇
园艺   4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毛竹笋材两用林垦复施肥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2.
通过3年来对朝北的山坡或山岙地的笋竹两用林林分采取增加竹林密度和选粗壮的竹笋留养新竹的技术培育毛竹大径竹材,结果表明:新竹平均胸径达11.76 cm,比实施前提高了0.93 cm;胸径≥12 cm立竹株数达55.8%,比实施前提高了近18百分点;林分立竹竹材产量比实施前增加34.3%;胸径≥12 cm立竹竹材产量提高了14.8%;每度新竹立竹产值比实施前增加36.6%.  相似文献   
3.
选择适宜当地生长并能培育大苗的树种,立足乡土树种,适当引进一些适生的新品种。树种可以选择国槐、白皮松、油松、侧柏、落叶松、合欢、栾树、白蜡、广玉兰、白玉兰等。造林苗木要以自育为主,少量市场购买。自育苗适应性强,运输距离短,造林成活率高,成本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4.
毛竹林新型经营模式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浙江省衢县1992年来历时6a结合“竹林定向培育与综合利用技术开发”项目的实施,因地制宜,把采伐青竹造纸原料纳入竹林生产,开展了毛竹林新型经营模式的试验研究,生产竹笋、青竹和成竹等主要产品,有效地促进了资源的合理利用。此种经营模式比笋竹二用林更具市场竞争力,减少了市场风险,提高了竹林效益。特将生产竹笋、青竹和成竹的毛竹林新型模式称为笋材三用林。  相似文献   
5.
溧阳市现有成片毛竹林3600ha ,多年来一直以生长竹材为主 ,经营模式单一。据1999年统计 ,平均每ha年产值为3547元。而毛竹笋材两用林在经营得当的情况下 ,年产值可达7500元/ha以上 ,是一般材用毛竹林的2倍多。随着市场经济发展需要 ,有计划的将部分大小年经营的毛竹材用林改建为花年经营的毛竹笋材两用林 ,对于挖掘毛竹生产潜力 ,振兴山区经济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探索适应本地区的最佳经营模式 ,我们于1993年开始 ,在横涧乡金山里村蔡组4ha毛竹笋材两用林中 ,于冬季竹材砍伐后按A(2100株/ha以…  相似文献   
6.
毛竹是一种优良的笋材两用竹,一次造林只要合理管护就能实现永续利用。龙胜县是毛竹适生中心区域、广西重点毛竹发展规划区,大力发展优质高效毛竹林是龙胜林业今后一定时期内的发展方向,也是该县由林业大县向林业强县转变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毛竹笋材两用林配方施肥试验效果初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奉新县竹林资源丰富,是全国九个丰产竹林示范基地县之一。毛竹笋材两用林配方施肥试验初步结果表明:在同等条件下,各处理的出笋数、成竹数和采笋量在短期内暂无显著差异,但以处理N2P1K1的出笋数、采笋数和采笋量为最高,分别比对照大62.0%、108.3%和110.0%,亩收益比对照增107.1%,明显地提高了毛竹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1993~1996年在云南省双江、西盟、新平、峨山等10个县设点,采用简单对比试验、随机区组试验、正交试验等方法,对龙竹、版纳甜龙竹、勃氏甜龙竹、黄竹、野龙竹、云南龙竹等材笋两用丛生竹种的丰产技术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试验研究。从壮苗培育、适地适竹、细致整地、合理密植、栽植技术、科学管理(林农间作,土壤施肥,伐桩施肥,叶面施肥,留笋养竹,修枝封顶)、合理采伐和适时复壮更新等方面,探索出能为生产应用的一套丛生竹丰产栽培技术。应用此套技术措施,在云南省实现了丛生竹当年育苗,当年上山定植,3~4年成林成材,每年每hm2产风干竹材22.5t以上,产鲜笋7.5t以上,其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9.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