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7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6篇
林业   126篇
农学   37篇
基础科学   33篇
  19篇
综合类   372篇
农作物   41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41篇
园艺   29篇
植物保护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73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73年   1篇
  195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一般认为我国南方栗仅宜于菜用,加工极易开瓣和糊化,经过几年的筛选和加工试剂,永荆3号品种可生产B-E级标准的糖水栗子罐头。  相似文献   
2.
采用分段浸取新工艺是黑荆树皮单宁提取的关键技术。即以平转型连续最提为常压段、以水平渗滤(进、出)垂直釜为加压段,经生产考核,其工艺先进、运行可靠、经济合理、操作简便,产品质量稳定。  相似文献   
3.
两系杂交油菜新组合荆油2号不仅产量高,而且极早熟,正常年景可在4月中下旬成熟,生育期190d左右.在江汉平原种植最佳播期为9月25~30日,可避开低温冻害,获得较高产量.  相似文献   
4.
山楂果汁颜色较深,如果测定山楂果实中的水溶性有机酸的含量,使用碱滴定方法,电位滴定法不宜掌握滴定终点,用活性炭脱色后滴定法,滴定终点则容易掌握。本文用这3种方法进行了对比实验,其结果活性炭脱色后碱滴定法损失率较高,碱滴定法和电位滴定法测定的结果滑有显著性差异,均可使用,只要掌握好滴定前身色变化,能得到准确度较结果,同时通过实验又得14个山品种有机酸含量。  相似文献   
5.
6.
近几年在各地西瓜堆如山、瓜价低、卖瓜难的形势下,荆杂512西瓜以高糖和奶香味两大优势,销售快、售价高,而且供不应求。荆杂512西瓜荣获《中国园艺学会第二届“金瓜杯”大奖》,2001年8月获《中国长春国际农博会》动植物大赛金奖。  相似文献   
7.
8.
新技术采用各地均有的亲油亲水原料,高能热值增效剂等与水共聚为廉价的HC合成助燃剂,直接加入柴油中,经超磁乳化机高速剪切、碰击、磁化反应,迅速变为清亮透明、与柴油同颜色、同功能、储期长并能任意与市售柴油相混的新型节能环保柴油,可广泛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芽孢杆菌菌株CLb的芽孢漆酶在介体的互作下对不同类型的染料及模拟染料废水的脱色效果。[方法]制备芽孢粗酶液,在介体的互作下,测定具有漆酶活性的粗酶液对活性亮蓝、活性黑、靛红和结晶紫的脱色效果,筛选出对染料脱色有促进作用的漆酶介体,并且研究芽孢漆酶在不同pH条件下对染料和模拟染料废水脱色的影响。[结果]菌株CLb的芽孢漆酶在无介体参与下只能使活性亮蓝和结晶紫脱色。在介体乙酰丁香酮(ACE)的作用下,芽孢漆酶对4种染料的脱色率均超过70%。在pH 7.0条件下,芽孢漆酶浓度为44.74 U/L和介体ACE浓度为1 mmol/L时对模拟染料废水的脱色效果最好,6 h脱色率超过80%。在介体乙酰丁香酮存在,pH 7.0的条件下,菌株CLb的芽孢漆酶对合成染料脱色效率高于pH 9.0时的脱色率。[结论]在介体乙酰丁香酮的存在下,芽孢漆酶对染料和模拟染料废水均具有较好的脱色效果。  相似文献   
10.
采用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对藏羊血制备食用蛋白的工艺进行了分析。经分析食用蛋白粉水解最佳条件为:酶解用酶量4.5g,酶解温度为46℃,酶解时间为7.5h,酶解的pH值为10.5,活性炭作用于水解液时由室温升至80℃所需最佳时间为6~8mi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