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1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0篇
林业   12篇
农学   12篇
基础科学   8篇
  9篇
综合类   124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35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9 毫秒
1.
《饲料工业》2017,(24):56-59
分别采用苯胺法和间苯三酚法测定了棉粕和棉油中游离棉酚含量。结果表明,对于同一样品,间苯三酚法测得的结果高于苯胺法。就标准加入量的回收率而言,只有当样品提取液中的游离棉酚含量在合适的范围内,苯胺法才能获得理想的回收率;而间苯三酚法对所有样品提取液的回收率均在100%~108.8%。由此可见,使用间苯三酚法对棉粕或棉油样品中的游离棉酚定量要比苯胺法优越。  相似文献   
2.
氟唑菌苯胺原药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乙腈+磷酸溶液为流动相,使用ZORBAX SB-C18色谱柱和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在240nm波长下对试样进行分离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该分析方法的线性相关系数为1.000 0,标准偏差为0.15,变异系数为0.15%,平均回收率为100.04%。  相似文献   
3.
<正>11月1日,天脊集团董事长、总经理王光彪(前排右二)与前来参观新建13万吨苯胺装置的陕西渭化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钱嘉斌(左三)认真交流煤化工技术。自10月25日投产以来,天脊新建13万吨苯胺装置运行一直平稳,各项指标均符合生产要  相似文献   
4.
5.
<正>氟乐灵又称茄科宁、特福力、氟特力,是一种二硝基苯胺类除草剂。对人畜低毒,对鸟类低毒,但对鱼类高毒。该药剂型有24%、48%乳油,5%、50%颗粒剂。  相似文献   
6.
艺浩 《湖南农业》2006,(2):28-28
关于染发剂是否致癌的问题比较复杂。目前市面上所售染发剂一般含有苯胺类药物,已经确定苯胺类药物属致癌物质。把此类药物不断涂在老鼠身上,可使老鼠产生皮肤癌。因此,染发剂具有一定的致癌风险,头皮损伤时风险更大。不过,一般染发剂的用量很少,且染后都用水反复冲洗干净,残留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纳米TiO2光催化处理模拟苯胺废水的最佳反应条件。[方法]采用纳米TiO2光催化降解模拟苯胺废水,以TiO2投加量、废水初始pH、光催化反应时间作为影响因素,采用Box-Behnken设计3因素3水平试验,通过响应面预测回归方程模型。[结果]回归模型线性度高,R2达到0.990 5,理论值与实际值差异小,证明了预测模型的可靠性。模拟苯胺废水降解的最优条件为:纳米TiO2投加量为100 mg/L,初始pH为8.0,光催化反应时间为60 min,此时苯胺去除率高达97.8%。[结论]该研究为苯胺废水的处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9.
苯胺高效降解菌的筛选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富集培养法从高阳印染厂排污口土壤中分离得到209株微生物,定向筛选获得2株能够高效降解苯胺的细菌(菌株Ani-4-15和菌株Ani-5-61)。这2株细菌在苯胺浓度为400mg·L-1的培养液中培养30h后,培养液中苯胺的降解率均可达到85%以上;在苯胺浓度为1000mg·L-1的培养液中培养30h后,培养液中苯胺的降解率达70%左右。通过浊度测定法对菌株Ani-4-15和Ani-5-61在苯胺选择性培养基中的生长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两菌株最佳培养时间分别为15h和18h,最适生长温度均为30℃,最适生长pH值分别为7.0和6.0,对苯胺的耐受浓度范围在100~3200mg·L-1之间。在温室条件下,通过在灭菌土中分别接入一定量的苯胺(苯胺含量分别为400、600、800和1000mg·kg-1)和苯胺降解菌(106个菌体·g-1土),48h时菌株Ani-4-15和Ani-5-61对苯胺的降解率分别高达93.4%和96.6%。通过16SrDNA序列分析法明确了两株细菌均为假单胞菌属,利用非肠道革兰氏阴性杆菌鉴定系统(API20NE)进一步鉴定到种,菌株Ani-4-15为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tida),菌株Ani-5-61为施氏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tutzeri)。  相似文献   
10.
基于阴离子交换树脂对苯酚类干扰物质的吸附,实现苯酚类与苯胺类物质的分离,建立了以阴离子树脂在线分离--流动注射--4-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测定废水中苯胺类物质的方法。该方法测定苯胺的线性范围为0~5mg/L,检出限为0.03mg/L。进样频率可达40次/h。该方法可用于工业废水中苯胺的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