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6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46篇
农学   43篇
基础科学   9篇
  3篇
综合类   344篇
农作物   6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205篇
园艺   85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作为一种药食同源植物,蒲公英在我国传统食用和药用方面的应用已有几千年历史.它不但营养价值丰富,含有蛋白质、脂肪酸、氨基酸、维生素等物质,而且药用价值极高,全草可入药,其茎叶、花和根中都含有多种功效成分,如酚酸类、黄酮类、多糖类、萜类及甾醇类化合物等,有抗癌、抗氧化、降血糖、抗血栓、免疫调节等多重药理作用,同时具有清热解毒、健胃消炎、消肿的功效,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咽痛、疔疮肿毒、湿热黄疸和热淋涩痛等症状.随着人工栽培蒲公英的日益增多,其开发利用前景更加广阔,化学成分、活性物质、药用价值不断被发掘与研究.根据近几年国内外研究报道,现综述蒲公英的主要功效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为其更深层次的研究和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兔为草食动物,采食的很多青饲料亦是中药,既有营养,又能防病治病,长期使用不产生抗药性,无副作用,可根据季节和兔群健康状况就地选择采用.  相似文献   
3.
食用野菜--蒲公英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冯勰 《西南园艺》2003,31(3):33-33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 ,对蔬菜的消费需求逐渐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具备“生、鲜、绿、野”和“营养、药用、美味、调剂”特点的野菜 ,已在近些年得到发展。具有抗癌作用的蒲公英 ,作为野菜也开始为人们所认识和重视。1 蒲公英的化学、营养成分及利用价值1 .1 化学成分全草含肌醇、天冬酰胺、苦味质、皂甙、树脂、菊糖、果胶、胆碱、蒲公英甾醇 ,根含蒲公英甾醇、β 香树脂醇、豆甾醇、β 谷甾醇、胆碱、果糖、蔗糖及亚油酸 ,叶含叶黄素、蝴蝶梅黄素、叶绿醌等。1 .2 营养成分每 1 0 0 g嫩叶含水分 84g、蛋白质 4 8g、脂肪 1 1 …  相似文献   
4.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蔬菜的消费需求逐渐由数量向质量型转变。具备“生、鲜、绿、野”和“营养、药用、美味、调剂”特点的野菜,已在近些年得到发展。具有抗癌作用的蒲公英,作为野菜也开始为人们所认识和重视。许多人已开始试种,现将蒲公英分布、生长环境、营养价值及栽培技术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5.
台湾蒲公英     
《中国农业信息》2004,(9):31-31
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所从台湾引进选育出的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6.
初步测试3种植物提取物对黑粉病的抑制作用,测定植物提取物处理后对黑粉病菌分泌毒素量的影响并用电导率仪测定植物提取物对薏苡黑粉病菌菌丝细胞膜的影响。结果表明:花椒、蒲公英和射干提取物在浓度为0.500 mg/m L时,萌发率分别为46.13%、40.42%、43.44%,抑制率分别为69.62%、68.14%、72.42%;当提取物浓度为0.250 mg/m L时,其萌发率分别为47.18%、46.43%、41.43%,抑制率分别为73.78%、64.75%、75.16%。花椒提取物在浓度为0.125 mg/m L时,菌落直径为8.3 mm,抑制率为67.06%;花椒、射干和蒲公英提取物都能明显降低病菌分泌毒素的量,且对黑粉病菌菌丝的细胞膜具有很强的破坏作用。  相似文献   
7.
王鹏  郭丽  刘爽  马松艳  李杨 《北方园艺》2021,(15):106-111
蒲公英和葵花籽粕绿原酸提取物为试材,采用FRAP亚铁离子还原能力为考察指标,研究了蒲公英和葵花籽粕来源的绿原酸提取物对抗氧化活性的影响因素,以抗氧化活性的半抑制浓度IC50为复配依据,评价蒲公英绿原酸与葵花籽粕复配品的抗氧化协同增效作用,以期为开发绿色高效的天然抗氧化剂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反应体系在pH为4.0、37℃条件下,蒲公英和葵花籽粕绿原酸对FRAP亚铁离子还原能力达到最高,分别为1.11、1.09.蒲公英绿原酸可提高葵花籽粕复配品对FRAP亚铁离子的还原能力,具有抗氧化协同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旨在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蒲公英抗氧化功能的物质基础和潜在作用机制,并对以蒲公英为原料开发功能性植物提取物饲料添加剂提供指导。通过HERB本草组鉴数据库、TCMSP数据库和SwissTargetPrediction网页工具筛选蒲公英中的活性成分以及潜在作用靶点,使用SwissADME工具计算活性成分的理化性质,从GeneCards数据库中获得与抗氧化相关的目的基因,使用Cytoscape和STRING数据库构建化合物-靶点-功能、化合物-靶点-通路可视化网络和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通过DAVID数据库进行基因本体论(GO)、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途径富集分析,通过ABTS法和FRAP法对蒲公英不同提取组分进行了体外抗氧化活性测定。结果显示:筛选到活性成分28个、化合物预测靶点296个、抗氧化靶点1 371个和交集靶点135个。理化性质计算显示,活性成分中大部分为水溶性。蛋白质互作分析表明,JUN、VEGFA、SRC、HSP90AA1和MMP9等20个关键蛋白可能在抗氧化功能中发挥关键作用。GO和KEGG富集分析表明,抗氧化功能可能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通路、...  相似文献   
9.
<正>微乳(micro emulsion)又称纳米乳,由油相、水相、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按适当比例和方式混合后形成的一种稳定透明且黏度低,相同性的分散匀质热力学稳定体系[1],粒径10~100 nm,一般认为油相、水相、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按适当比例就可形成稳定的微乳。但是,随着加工技术和工艺的发展,某些新化合物的发现和应用,不用助表面活性剂也可形成某些稳定的微乳[2]。国内于  相似文献   
10.
乳房炎是奶牛常见的一种多发性疾病,是乳腺受到物理、化学、微生物刺激所发生的反应,其特点是乳中的体细胞,特别是白细胞增多以及乳腺组织发生病理变化所致。中兽医称"乳痈",认为是由于防养管理失宜,邪毒侵入乳房,与积乳互结,乳络受阻致病。乳房炎给奶牛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而且许多疾病也通过乳传染给人,危害人的身体健康。本人从2005年先后收治21例,治愈21例,治愈率100%。有一些体会,供同仁参考。1病因分析在临床实践中我们发现,发生乳房炎的主要因素是饲养管理不当,牛舍潮湿,粪便不及时清除,洗乳房用的水不清洁以及不正确的挤奶方法等,使病原体附着乳头上继而侵入乳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