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林业   8篇
农学   3篇
综合类   8篇
园艺   7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陆琦 《广东园林》2011,33(2):77+85-86
玉岩书院坐落在广州市萝岗区萝峰山,是广州历史最早的书院之一。萝岗又名萝岗洞,洞即垌,盆地之意。自秦以来,是古代番禺县管辖的偏僻之地,古籍《萝峰纪略》说:"萝峰,即萝岗洞之最深处。"自明代后,萝峰山一带,已成为文人墨客赏梅胜地,萝岗自然条件独特,梅树常梅开二度,  相似文献   
2.
<正>每到新春赏梅时节,人们潮涌般来到各地梅园赏梅,意犹未尽之时,总想带上几枝梅花回家瓶插欣赏,但目前还没有专门供应梅花切枝的地方,而盆梅在各个梅园和花卉市场都可买到,且价格适宜,所以购买一钵盆梅回家莳养才是最佳选择。但很多喜爱梅花的朋友往往由于选购和养护管理不当,只见当年红梅花儿开,来年只剩盆儿钵儿了。作为从事梅花工作的我们每每看到这种情况还是觉得很可惜和心疼,因  相似文献   
3.
李盛仙 《花卉》2009,(12):46-46
梅花,冷艳芬芳,清雅高洁,“万花敢向雪中出,一树独先天下春”。梅花那疏影横斜、暗香浮动的风姿,使寂寞的残冬春意盎然、生机勃勃。  相似文献   
4.
<正>我国是梅花的故乡,不仅遍植梅花,而且在联苑中有不少对联与梅花有关,在这早春赏梅时节,倘能品味一下与梅花有关的对联,则更添赏梅的情趣。明代才子解缙曾撰有一联:"蒲叶桃叶葡萄叶,草本木本;梅花桂花玫瑰花,春香秋香。"上联中的"蒲"、"桃"恰与"葡萄"谐音;下联的"梅"、"桂"又与"玫瑰"谐音。同时,"蒲叶桃叶葡萄叶",归纳于"草本木本","  相似文献   
5.
论乾隆皇帝与梅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创清朝最鼎盛时代的乾隆皇帝是一个非常喜爱梅花的君主。他不仅在不能露地栽梅的宫中植梅养盆梅观赏,而且到江南赏梅,曾六次到著名的赏梅胜地邓尉赏梅;他不仅自己画梅,而且喜欢收集鉴赏著名的梅画,甚至反复考证石碑上的梅画;他不仅用梅花装饰建筑、用品,而且用梅花比喻品格、精神;他不仅写诗文赞咏梅花之品格,也赞咏那些著名的咏梅之人;他非常赞赏那些以梅花自喻的高洁人士,特别是对开创唐朝最鼎盛局面的贤相宋璟“遥企名贤”,又是书梅花赋,又是写诗,又是作画,“手写古梅一本,摹勒廊壁,以志清标,庶使千载,下睹此树,犹景其人焉”。  相似文献   
6.
庐山赏梅     
魏朝卿 《花卉》2011,(4):44-44
严冬,我冒着纷纷扬扬的雪花,来到庐山花径公园.那古朴苍劲,盘曲如龙,烟姿玉骨,香雪成海的梅花,把花径公园装扮得花雪相映,分外妖娆.  相似文献   
7.
正"春为一岁首,梅占百花魁"。时入早春,片片梅林,绽蕾盛放,疏影横斜,暗香浮动,在这赏梅时节,倘能在赏梅胜地品味一下与梅花有关的对联,则更添赏梅的情趣。江苏苏州城西南的邓尉山为著名的赏梅胜地,梅林弥漫十余公里,构成邓尉梅花甲天下的胜景。每届花时,千顷一片白,银海荡漾,举目四望,疑若积雪。景区内的闻梅馆有一联:"寻宋商邱题咏遗文,  相似文献   
8.
山中赏梅     
南国有梅。除粤北梅关外,尚有梅在阳春市春湾山中间村。此说多年前已有所闻,只是未曾亲临一领“零落成尘碾作泥,只有香如故”的韵味。“诗写梅花雪,茶煎谷雨春”。先贤们对梅的描写,可谓汗牛充栋,而最令人神往的却是“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的意境。  相似文献   
9.
<正>"春为一岁首,梅占百花魁",梅花作为四君子之首,自古就受到文人墨客的喜爱。在全国八大赏梅胜地中,无论是按植梅的历史、规模、数量还是品种排比,南京东郊的梅花山皆堪称魁首,被誉为"天下第一梅山"。每当早春时节,万株梅花竞相开放,层层叠叠,云蒸霞蔚,使数十万海内外踏青赏梅的游人沉醉其中,流连忘返。  相似文献   
10.
李盛仙 《云南林业》2006,27(1):26-26
梅花,凌霜傲雪,冷艳芬芳,清雅高洁,是我国十大名花之一。古往今来,历代文人墨客不仅为我们留下大量脍炙人口的咏梅诗,而且也撰写了不少耐人寻味的赏梅联。雪中白梅,雪映白梅梅映雪,风中绿竹,风翻绿竹竹翻风,一日,宋代米芾与佛印于雪后观赏梅花。米芾出上联,佛印对下联。联语并用复字、顶针格,上下联各以相同之字(雪、风)为头脚,前后句交叉为用,甚为奇巧,意出天然。妙手偶得,雪梅互映,风竹相翻,动感极为强烈,形象极为鲜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