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30篇
农学   12篇
基础科学   2篇
  7篇
综合类   93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13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中国野生种毛葡萄光合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毛葡萄(VitisquinquangularisRehd)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值明显高于山葡萄、宝石、白玉霓,且无栽培品种光合作用的“午休”现象。毛葡萄的净光合速率与其它野生种葡萄和栽培品种比较也表现出较高水平。在进行CO2饱和点和补偿点测定时,毛葡萄也较栽培品种白玉霓有较强的光合作用,因此,毛葡萄是葡萄高光合效率育种的优良野生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3.
时域核磁共振(TD-NMR)技术可用于考察木材吸湿极限(HL)和细胞壁饱和(CWS)两种纤维饱和状态下水分的弛豫特性及含水率的差异,对南方松(Pinus spp.)分别进行热处理和脱木质素处理,采用TD-NMR技术研究该差异的变化。将试样置于100%相对湿度环境中调至HL状态,该状态下对应的含水率即为HL状态下的纤维饱和点(FSP);随后对试样进行饱水处理以达到CWS状态,该状态下的FSP通过-3和25℃条件下TDNMR的反演峰面积计算获得。结果表明:饱水处理后,CWS状态下的木材细胞壁进一步润胀,细胞壁水分受束缚程度减弱;相比未处理材,热处理会使饱水处理而发生的润胀效果减弱,细胞壁水分受束缚程度增强,而脱木质素组效果相反。经过热处理后试样HL和CWS状态下的FSP均有所下降,而脱木质素处理后,两种状态下的FSP均有所上升。未处理组、热处理组和脱木质素组HL与CWS状态下的细胞壁结合水含水率差异分别为10.24%,1.91%,14.09%,即热处理能够减弱HL与CWS状态之间的含水率差异,而脱木质素处理能够提升HL与CWS状态之间的含水率差异,这主要是由于两种处理方法改变了细胞壁水分存在的物理环境(孔隙结构)和化学环境(化学成分)。  相似文献   
4.
为比较不同树种对光的适应能力和耐荫性,探讨树种在植被恢复过程中的配置依据,利用Licor-6400便携式光合仪,于2010年秋季测定了苦槠Castanopsis sclerophylla,木荷Schima superba,杜英Elaeocarpus decipiens等15个浙江常见树种的光响应过程和光合日进程,并计算上述树种的光能利用率.研究结果表明:①所测15个树种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均呈单峰型,无“光合午休”现象.②东南石栎Lithocarpus harlandii,红豆杉Taxus chinensis,美丽胡枝子Lespedeza formosa分别是阔叶、针叶和灌木树种中光能利用率峰值较高的树种.③光饱和点苦槠最高,浙江楠Phoebe chekiongensis最低;光补偿点马尾松Pinusmassoniana最高,红豆杉最低.④对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进行聚类分析,认为马尾松,乌冈Quercus phillyraeoides,属于强阳性树种;苦槠,美丽胡枝子,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东南石栎归属于阳性树种;红花(槛)木Loropetalum chinense,红叶石楠Photinia×fraseri,杜英,乌桕Sapium sebiferum,木荷,石栎Lithocarpus glaber,竹柏Podocarpus nagi,红豆杉和浙江楠归类为耐荫树种,对弱光的利用能力较强.图5表1参16  相似文献   
5.
测定了自然林下人参叶片的光合有效辐射与净光合速率的目变化,并在人为控制叶室的条件下,测定了林下参叶片的光饱和点和光补偿点.结果表明:林内的光照强度是限制林下参生长的主要因子.在强光和匀光处,林下参叶片的光合有效辐射(PAR)和净光合速率(Pn)的日变化表现为早晚低、中午高的规律性,并且,在此条件下两者的变化呈极显著正相关,强光下相关性决定系数为0.942 3,匀光下相关性决定系数为0.903 4;在弱光处,两者的变化具有不规律性,相关性决定系数仅为0.480 2.林下的气温(Ta)、叶温(Tl)和相对湿度(RH)的变化较小,Ta一般为23.7-25.8℃,11一般比Ta高1℃;RH约为80%(早晚高、中午低);林下参叶片的蒸腾速率(Tr)为0~0.4 mmol/(m2·s),气孔导度(Gs)为0~85 mmol(m2·s),两者的变化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性决定系数为O.970 5.林下参叶片的光饱和点为80~150 μmol/(m2·s),光补偿点为3~6μmol/(m2·s).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狼尾草栽培技术的优化及其在园林中的正确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LI-6400XT便携式光合系统分析仪测定0(对照)、25%、50%和75%遮荫处理下狼尾草(Pennisetum alopecuroides)的叶片光合参数,并测定叶片叶绿素含量与比叶重。[结果]全光照狼尾草的光补偿点(LCP)和光饱和点(LSP)分别为37.24和1892.42μmol/m^2·s。遮荫25%、50%、75%处理的狼尾草LCP较全光照分别降低了11.39%、29.11%和63.16%,差异显著,而其表观量子效率(AQY)、LSP、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基本没受影响。遮荫25%、50%、75%处理的狼尾草叶绿素a、b及总叶绿素含量分别较对照增加了48.25%、72.22%和53.07%。遮荫75%处理的比叶重较全光照降低了29.50%。[结论]狼尾草能适应一定的弱光环境,但75%遮荫会显著降低其光合效率,影响其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7.
1目的和意义随着城市建筑的发展,大型公共建筑及高层住宅建筑的增多,绿地相应地减少。人们对失去的绿地有着自然的恋怀,特别是长期生活、工作在室内的人,更渴望周围有绿色植物的环境,因此,将绿色植物引到室内已不是单纯的装  相似文献   
8.
骆驼黄杏幼树的光合特性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采用红外线CO2气体分析仪对骆驼黄杏幼树光合特性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骆驼黄杏的光饱和点为1500~1700μmol·m(-2)·s(-1),光补偿点为60μmol·m(-2)·s(-1),属于喜光树种。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呈双峰曲线,最大值出现在上午9时30分,次峰值出现在下午5时,“午休”现象明显。净光合速率的年周期变化为双峰曲线,最高峰出现在6月24日,净光合速率(以CO2计)为25.7μmol·m(-2)·s(-1),次高峰出现在9月5日,峰值明显低于第一次。  相似文献   
9.
青檀耐荫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在连续3年测定比较几个不同树种的生理特性和树冠结构的基础上,本文对青檀的耐荫性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青檀的耐荫性随年龄的增大而降低,12年生以前,青檀是耐荫的;13至25年生之间,青檀是喜光树种;26年生以后青檀则逐渐变为阳性树种。比较的结果还表明,青檀的耐荫性较马尾松强,较杉木弱,从总体看属中偏阳树种。  相似文献   
10.
田间和盆栽核桃与柿子苗木光合特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核桃(Juglans regia L.)、柿子(Diospyros kaki L.f.)两种苗木在田间和盆栽栽培条件下的光合特性。通过室内人工控制光强和CO2浓度,测得盆栽的核桃、柿子的光补偿点分别是62 μmol CO2/m2·s、40μmol CO2/ m2·s;饱和点分别是1 582 μmol CO2/m2·s、1 064 μmol CO2/m2·s;CO2补偿点分别是135 ml/L、230 ml/L。6月的晴天,核桃、柿子盆栽栽培中的净光和速率日变化呈"双峰"型;田问栽培中仅出现1次高峰。两种栽培均出现"午休"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