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37篇
农学   7篇
综合类   43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吉林省三岔子林业局不同林龄的林分为对象,调查与分析黄檗野生种群的资源状况,结果表明:单位面积活立木平均株数在幼龄林林分中占12.3%,在中龄林中占3.8%,在成过熟林中占2.6%,3个龄组林分的平均株数比例为6.2%;单位面积活立木平均蓄积在幼龄林林分中占7.3%,在中龄林中占2.4%,在成过熟林中占1.3%,3个龄组林分的平均蓄积比例为3.7%。  相似文献   
2.
黄檗 (PhellodendronamurenseRupr)别名黄波罗 ,属芸香科、黄檗属落叶阔叶乔木。高 10~ 15m ,胸径 5 0cm ;树皮淡灰褐色 ,不规则网状纵沟裂 ,外层厚 ,木栓发达 ,内层薄 ,鲜黄色。稍耐荫 ,深根性树种 ,适生于冷湿气候及深厚肥沃的土壤 ,耐严寒。 5~ 6月开花 ,10月果实成熟。木材色黄 ,纹理美观 ,材质坚韧 ,有弹性 ,耐水湿 ,耐腐性强 ,易加工 ,是制做家具、造船、胶合板及航空工业等的上好材料。其内皮即为著名中药黄柏。是东北地区的珍贵树种。1 种子采收及处理于 10~ 11月黄檗果实呈紫黑色时采收果实。果实采回后 ,堆放在屋角或大桶内 …  相似文献   
3.
黄檗药用林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檗是珍贵的材、药两用树种,由于不科学的开采和利用,资源受到严重破坏。本文针对黄檗的药用价值论述了药用林的栽培技术,并提出了保护和发展黄檗资源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特色种质资源野生黄檗的播种育苗技术,扩大其种群数量,林场专业技术人员对黄檗特征特性了解掌握的基础上,在子午岭林区蒿咀铺林场采集黄檗种子11kg,通过种子处理、圃地选择、整地作床、播种育苗、苗期管理等方面进行育苗试验研究,并取得了成功。为大面积扩繁提供技术支撑,对扩大甘肃省这一特色种质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黄檗开花与结实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长春城市群体不同年份开花时间为5月下旬至6月上旬,花期变动于9~11 d,平均10 d,单株花期6 d;靖宇山地群体不同年份开花时间为6月上旬至下旬,花期变动于12~14 d,平均13 d,开花时间较长春城市群体晚10~15 d.长春城市群体不同年份花前≥10℃有效积温变动于514~597℃,平均576℃;靖宇山地群体变动于601~685℃,平均652℃.花前有效积温的高低是影响开花时间早晚的主要环境因子,在相对有限的地理区域内,低纬度山区的黄檗开花时间要晚于高纬度的平原地区.传粉受精后,子房开始迅速膨大,果实发育至第42 d时,平均横径9 mm、纵径10 mm,最大横径11 mm、纵径12 mm,最小横径7 mm、纵径8 mm,至此体量不再增加直至成熟,早期发育快于晚期.果实未成熟时均为绿色,至8月下旬果皮开始泛黄,并逐渐出现蓝黑色,至9月下旬呈蓝黑色,完成生理与形态成熟;10月上旬开始有果实凋落,至11月末基本全部凋落,相同时间内不同母树间落果量存在差异.各雌株果实成熟时鲜重差异显著,5号雌株最重(每300枚质量为276.81 g),为2号雌株(每300枚质量为110.68 g)的2.5倍.结实有大小年现象,长春市栽培群体每2年或3年丰收一次;同年株间结实状态高度同步,但结实量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6.
黄檗种子园4个种源的26个无性系的树高当年生长量、树高和冠幅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黄檗不同种源间树高当年生长量、树高和冠幅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F值分别为7.84**、19.28**和11.62**),各性状遗传力分别为0.25、0.45和0.33,受中等遗传控制。各区无性系间树高当年生长量、树高和冠幅差异均显著或极显著。通过多指标综合评分及最优性状综合分析,选出23号、1号、2号、4号、24号、10号和25号为优良无性系,其中1号为最优无性系。  相似文献   
7.
人工养殖蝴蝶必须确立好的种源地,不断补充养殖种群数量,并对养殖种群进行复壮。重庆范围内碧凤蝶的种源地是天然植被良好、阔叶林、灌丛多的城口、江津、北碚、石柱、武隆等地,每年3-10月都可能从野外获得种源,但最容易获得的时间是5,8,.9月份。人工养殖碧凤蝶幼虫的温湿度范围分别是7~31℃,52%~97%,养殖用饲料为黄檗Phellodendron amurense Rupr.。在此温度范围内,幼虫生长期的长短与养殖温度的升高成负相关的关系,其回归系数是-2.570;相关系数为-0.9608,2者显著相关,即随着温度的增加,幼虫生长显著加快。这些资料和数据对于碧凤蝶的规模养殖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综述了黄檗的主要病虫害种类、为害特点和生物学特性,并提出了无公害防治措施,可为进一步做好黄檗病虫害防治工作,保护现有黄檗资源及其可持续研究和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通过盆栽接种试验,用4种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e,AM)接种黄檗1 a生实生苗,探索不同接种基质、不同菌种以及混合菌种条件下,内生丛枝菌根(Vesicalar-Arbuscular,VA)真菌对黄檗(Phellodendron amurense Rupr.)幼苗的侵染效果及对其生长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基质条件下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对寄主植物的生长发育的影响差异很大,就该试验菌种接种黄檗而言,以草炭∶蛭石∶沙子=1∶0.5∶1基质接种效果良好;通过混合接种与单独接种的侵染特性比较,凡是含G.mosseae和G.diaphanum菌种的接种处理侵染率高,显著提高了苗木的生长量,而含有G.versiforme和G.diaphanum的组合侵染率一直比较低,而且降低了G.mosseae和G.diaphanum的侵染效率.  相似文献   
10.
黄檗中生物碱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产化学与工业》2004,24(8):115-11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