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29篇
农学   15篇
基础科学   1篇
  3篇
综合类   81篇
农作物   10篇
畜牧兽医   13篇
园艺   17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刺五加生长过程及其允收量方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刺五加生长过程和年允收量进行了初步研究。刺五加种群绝大多数由12龄以下的植株组成。单株高生长和地径生长的数量模型为:Hi=0.210A+1.1656logAi(r_1=0.9895)和Di=0.1833+0.9832logAi(r_2=0.9660);刺五加年允收量方程为W年=K_1·K_2·K_3·W总,其中,年允收系数K_1=0.083;采收系数K_2=0.800;经济量系数K_3=0.550;即W年=0.037W总。  相似文献   
2.
在全面调查普洱市七叶莲野生资源地理分布基础上,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研究七叶莲野生资源地理分布与气候、地形之间的关系,并对海拔与七叶莲枝叶总皂甙含量做相关性分析。调查结果表明:七叶莲野生资源在普洱全市均有分布,在喀斯特地貌区域分布尤为集中,其水平分布范围为99°20′11″E~101°55′04″E,22°18′20″N~24°17′58″N,垂直分布范围为海拔500~1900 m。经主成分分析表明,影响七叶莲地理分布的主要水热指标的排序为湿度因子>热量因子>降水因子;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七叶莲所分布的海拔与其林木枝叶总皂甙的含量具负相关关系,其相关系数为-0.948,最高海拔(1460 m)与最低海拔(1006 m)的七叶莲枝叶总皂甙含量比为1.0∶1.5。  相似文献   
3.
短柄五加蒸腾作用及其与生理生态因子相关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岳春雷  江洪  朱隐湄 《林业科学》2003,29(2):158-161
水分是植物生长和分布的主要限制因子 ,因此对植物蒸腾作用特征及与环境因子关系的探讨一直是植物生理生态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短柄五加 (Acanthopanaxbrachypus)是分布于我国黄土高原地区的濒危灌木树种 ,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目前 ,已有关于短柄五加无性系种群生长和生殖生物学特征的报道 (田国伟等 ,1 998;王仲礼等 ,1 997;1 998a ;1 998b ;1 999;岳春雷等 ,2 0 0 1 ) ,但对其生理生态学的研究尚为空白。本文通过对短柄五加在林下和开阔地两种生境下的蒸腾特征及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的比较研究 ,旨在从植物水分…  相似文献   
4.
为了找到探索有效打破黄瑞香种子休眠、提高种子发芽率的方法,以黄瑞香种子为试材,研究3种不同层积期、4种不同层积深度以及不同贮藏年限对黄瑞香种子发芽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贮藏1 a或2 a对黄瑞香种子发芽率的影响差异不显著;不同层积期、不同层积深度对黄瑞香种子发芽率有显著影响。层积期10月20日发芽率最高,11月9日发芽率最低;层积深度80 cm效果最好,40 cm发芽率最低;黄瑞香种子生理休眠属深度生理休眠。由于各因素间对打破种子休眠无交互作用,因此层积期为1 0月20日至10月30日、层积深度为60~100 cm,可获得较高的发芽率。  相似文献   
5.
[Objectives] To determine the optimum extraction technology for total phenols of leaves in Acanthopanax giraldii Harms.[Methods]The single factor test and ortho...  相似文献   
6.
以江苏地区3个细柱五加居群(汤山、宝华山、铁山寺)为材料,分别观察叶片形态结构,测定叶绿素含量及光合特性,为细柱五加人工栽培提供技术依据。结果表明,3个居群叶片结构均具阴生植物特征;光补偿点分别为24、18和21μmol.m-2.s-1,光饱和点分别为555、309和348μmol.m-2.s-1;CO2补偿点分别为72.5、82.5和67.6μmol.mol-1,CO2饱和点分别为1 500、2 550和1 490μmol.mol-1;叶绿素a/b均较低。认为3个居群细柱五加均为阴生植物,人工栽培需遮阴处理。  相似文献   
7.
刺五加种胚生长发育规律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刺五加种子休眠难以打破,一般情况下种子出苗率很低的难题,对当年生刺五加种胚的生长发育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种胚生长发育表现出S形生长曲线,即前期缓慢生长期,中期快速生长期,及再次缓慢生长的生理后熟期.各个时期所需要的适宜温度和时间各不相同,在种子处理的各个阶段及时调整好适宜温度时,裂口率可达70%以上,裂口籽发芽率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8.
无梗五加果黄酮的测定及提取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冯颖  孟宪军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2):2642-2643
以无梗五加的果实为原料,采用乙醇回流法提取黄酮,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提取液中黄酮含量,以确定提取的最佳工艺。结果表明:硝酸铝显色法适于无梗五加果黄酮含量的测定,回收率为98.35%。乙醇回流提取无梗五加果黄酮的最佳工艺为:浓度50%乙醇,液固比为1∶80、提取时间4h,提取1次。  相似文献   
9.
剌五加田间栽培光响应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4 a生刺五加为材料,对刺五加进行光响应研究。结果表明:5个不同生育时期的光响应特性存在一定差异:展叶至新梢形成期,其对光强敏感,光强在1 200 lx以上,光合速率不增反降,而200 lx以下弱光则不能引发光合作用;而从蕾期后一直到生育期终了,其对高光强有较强的适应能力,但光强超过1 400 lx后,光合速率增幅不明显。果实快速生长期光合作用明显加强,光合速率最高,而此期也是新梢的二次生长期,即使在较弱的200 lx光强下,净光合亦较高达6.5;较适宜的光强在400~1 200 lx之间,说明刺五加为典型的阴生植物。由于光害,引起露地栽培的刺五加叶片产生日灼病,而遮光处理叶片较好且生活期延长,但遮光处理在8月下旬棚内光强明显变弱,影响其光合效率,提示在光强较高的夏季(6月下旬至8月中旬)进行适时遮光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
水分胁迫对刺五加幼苗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刺五加(Acanthopanax Senticosus)幼苗的盆栽实验,模拟4个土壤水分梯度(对照、轻度水分胁迫、中度水分胁迫和重度水分胁迫)下,刺五加幼苗的光合色素、光合作用以及脯氨酸和丙二醛含量的变化特性。结果表明:光合色素含量随水分胁迫程度的加强呈下降的趋势,中度和重度水分胁迫组的光合色素含量较低,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轻度水分胁迫组的光合色素含量与对照组差异不明显,且一直保持很高水平。各组的叶绿素与类胡萝卜素含量比值在3.02~3.65之间波动。在轻度的水分胁迫环境下,其净光合速率未受到显著影响,保持与对照组一致的较高水平,其蒸腾速率较低,比对照组下降27.25%,而水分利用效率比对照组增加26.97%。在中度水分胁迫环境下,刺五加幼苗表现出了较低的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以及较高的水分利用效率,与对照组相比,净光合速率下降29.46%,蒸腾速率下降50.67%,水分利用效率升高33.70%;重度的水分胁迫下的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均处于最低水平,但此时水分利用效率却最大,高出对照77.51%。在整个实验期,叶片脯氨酸和丙二醛含量随着干旱胁迫强度的增加和胁迫时间的延长而持续上升。研究表明,刺五加幼苗具有一定的抗旱能力,但不适应相对干旱的土壤水分环境。研究结论为人工栽培刺五加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