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5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209篇
农学   9篇
  23篇
综合类   114篇
农作物   6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毛赤杨硬枝扦插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毛赤杨硬枝扦插时,利用NK4、NK3进行处理,其生根率分别达到89.78%,88%。  相似文献   
2.
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不同温度下饲养观察,对油松大蚜(Cinara formosana)生活史、种群动态、有效积温、天敌、物候预测和化学防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油松大蚜1年可发生8代,6月中旬分化出有翅孤雌蚜并扩散,10月上旬性蚜交配产卵,以卵越冬;油松大蚜种群数量1年内有2个高峰期,分别在6月上旬和9月上旬,8月上旬—8月中旬种群数量最低;油松大蚜不同虫态的发生与山桃(Prunus davidiana)、连翘(Forsythia suspense)、龙爪槐(Sophora japonica)和火炬树(Rhus typhina)的一些物候相吻合,可通过观察这些植物的物候来预测油松大蚜各虫态发生情况;油松大蚜优势天敌依次为异色瓢虫(Leis axyridis)、七星瓢虫(Coccinella septempunctata)、蚜茧蜂(未鉴定);油松大蚜4个龄期的若虫及全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4.5、6.7、5.9、7.7、3.1℃,有效积温分别为48.6、49.3、67.4、62.7、291.7日·度;胶带-药膜法防治油松大蚜效果显著,14 d后处理区校正虫口减退率可达80%以上。  相似文献   
3.
不同林龄枫香子代性状变异与家系选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布设在安徽祁门县的首批84个枫香子代测定林,分析比较了9年生与3年生两个不同林龄胸径、树高性状的遗传力和遗传增益等参数,并开展了优良家系选择。结果表明不同时期入选的家系名称、数量及名次出现较大差异,大部分家系胸径、树高性状的家系遗传力、单株遗传力及遗传增益等参数估值,表现为随林龄增大而降低。研究结果为枫香良种选育的适宜林龄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江南桤木育苗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江南桤木不同播种量和不同水分管理方法的育苗效果。结果表明,播种量以45kg/hm2量为宜,苗木高生长、地径生长和优质苗产量均优于其他几种处理方法;水分管理以“湿管法”育苗效果最好,苗木的高生长、地径生长和优质苗产量与“水管法”、常规育苗方法间均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5.
系统总结了铜鼓县经营四川桤木的管理经验 ,研制了四川桤木生长收获模型 ,并对经营效益进行了客观的预估  相似文献   
6.
选择不同采条年龄母树及母树个体,研究不同个体对川滇桤木穗条生根的影响,研究不同基质、激素处理及插穗部位对川滇桤木插穗生根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年龄的不同实生苗个体间插穗扦插后生根能力差异性显著;萌条插穗扦插后生根情况最好,生根率、生根质量均高于实生母树,并且不同个体间差异性不显著。生根率顺序依次为当年生(31.45%)3 a生(10.11%)5 a生(6.30%);根系效果指数依次为当年生(4.26)3 a生(0.74)5 a生(0.39)。川滇桤木枝条的基部穗条扦插后生根率(47.37%)和根系效果指数(5.75)最好。3个部位的生根率、生根质量和生根性状差异不明显。不同激素处理对川滇桤木插穗生根能力影响显著,低浓度浸泡3 h效果普遍高于高浓度1 min处理。100 mg/L IBA 3 h处理下发根条数最多,平均为5.26条,生根性状最好,根系效果指数为45.148。清水3 h处理下生根率(52.08%)和根长(9.3 cm)为最优。不同基质处理中纯基质蛭石生根能力相对要好,生根率为30.67%,根系效果指数最高为8.661。混合基质以草炭∶珍珠岩∶红壤为1∶2∶1最佳,生根率最高为26.67%。  相似文献   
7.
中亚热带四川桤木与台湾桤木幼林的光合生态特性   总被引:14,自引:6,他引:14  
四川桤木与台湾桤木是湖南乃至亚热带地区极具发展前景的阔叶纸浆原料林树种.为了系统研究四川桤木与台湾桤木在湖南的适应性,对四川桤木、台湾桤木4年生幼林的主要光合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两种桤木的光合作用日变化有单峰与双峰曲线两种类型,四川桤木光合作用日变化在6月、9月净光合速率呈双峰曲线型,4月和10月、11月净光合速率呈单峰曲线型;台湾桤木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在4月、6月、10月和11月呈双峰曲线型,而9月份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单峰曲线型.一年中以6月份的净光合速率峰值最高,分别达18.68和23.51μmol/m2.s,10月或11月最低.(2)两种桤木光照强度日变化始终成单峰曲线,只是峰值出现的时间不同,在4月、6月和9月,光照强度峰值在中午12:00~13:00出现,10月光照强度以中午12:00最高,11月13:00最高;一年中,光照强度峰值6月份最高(1 800μmol/m2.s),11月份的最小,仅1 260μmol/m2.s.(3)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和叶面水气压亏缺的日变化与季节变化趋势规律和净光合速率一致,两种桤木的蒸腾速率和叶面水气压亏缺的日变化有单峰与双峰曲线两种类型;一年中两种桤木蒸腾速率峰值均以6月份的的峰值最高为8.10 mol/m2.s(台湾桤木)和6.38 mol/m2.s(四川桤木),其次是4月份,在11月份的蒸腾速率的峰值最小;两种桤木的叶面水气压亏缺峰值均以6月最高,其次是9月、10月,生长初期的4月份和末期的11月份较小.(4)四川桤木光饱和点为262~468μmol/m2.s,光补偿点介于11~104μmol/m2.s,不同部位的叶片和不同季节的光饱和点和光补偿点均有差异;台湾桤木的光饱和点介于288~409μmol/m2.s,光补偿点为14~102μmol/m2.s,二种桤木具有较低的光补偿点,即利用弱光的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8.
枫香DNA提取方法与PCR扩增程序的优化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SDS、CTAB、高盐低pH值3种方法中选择了CTAB法作为枫香适合的DNA提取方法,同时构建了枫香DNA的PCR扩增程序,并从Mg^ 浓度、Taq酶用量、dNTP浓度、引物浓度、DNA模板用量等方面优化了PCR扩增程序。  相似文献   
9.
桤木群体遗传分化研究I.DNA提取和PCR条件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桤木(AlnuscremastogyneBurk)为桦木科(Betulaceae)植物,主要分布于四川盆地及其周边地区。桤木喜光、喜湿,根系发达,对土壤要求不严,适应性强,在长江中下游地区防护林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国外对桤木属(Alnus)植物的研究起步较早,主要集中于生理生化方面包括生长、固N、抗涝性以及种间杂交研究等[1 3]。虽有学者利用RFLP研究其核糖体DNA的基因结构、以同工酶技术研究桤木属的群体遗传变异[4 6],但未见应用RAPD技术的研究报道。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生物多样性的检测技术日趋成熟和多…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林檎的生物学特性、叶的化学成分及在不同时期其化学成分含量的变化规律,综述了林檎的开发利甲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