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2篇
  免费   77篇
  国内免费   27篇
林业   629篇
农学   20篇
  31篇
综合类   403篇
农作物   6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8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5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杉木种子园为培育高产稳产杉木良种提供重要保障,在林业生产中具有积极意义。通过试验研究,探究杉木3代种子园土壤养分丰缺情况、养分间的平衡规律,确定杉木种子园最佳肥料配比和施肥量,以期为闽北低山丘陵红壤分布区杉木种子园提供推荐施肥配方。采用“3414”配方施肥设计方案,对闽北第3代杉木种子园开展N、P、K、Ca、Mg、B、Mo等元素施肥试验。分别设计大量元素氮、磷、钾三因素施肥水平(并增设施用钼肥处理)、中微量元素钙、镁、硼三因素施肥水平,以球果数量(质量)、出籽率、种子产量、胸径等为评价指标,拟合肥料效应函数方程,研究各养分间的作用规律,并提出最佳施肥配比和施肥量。结果表明:种子园土壤N、P、K、Ca、Mg养分含量较低,B含量属于中等水平,而Mo含量较高;N、P、Mg以及N-K、Ca-B肥料联合对种子园产量的影响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而单施某一肥料效应较小,其中单施K、Ca、B几乎没有效果,而肥料联合施用效果较好。综合效应分析结果,得出种子园最大产量施肥量组合为:每株施尿素100 g+过磷酸钙897 g+氯化钾150 g+石灰150 g+硫酸镁105 g+硼砂75 g,并配施钼肥。N、P2O5、K2O、CaO、Mg、B、Mo的用量依次为46.0、107.7、90.0、75.0、31.4、2.3、5.0 g,其配比为N:P2O5:K2O:CaO:Mg:B:Mo=1.0:2.3:2.0:1.6:0.7:0.05:0.1。多元素配方施肥能很好地改善杉木种子园产量和质量,单株球果产量、球果单粒重、出籽率及种子园产量等指标均比不施肥的母树有大幅度提高。本研究施肥方案,理论上种子园产量可达45.99~95.65 g/株,大量元素施肥试验的产量达到理论产量的80%~86%,中微量元素施肥试验的产量为理论产量的70%左右。现实种子园平均产量大约是预测产量的40%,通过合理配方施肥有望大幅度提高杉木3代种子园产量。  相似文献   
2.
立地管理措施对7年生2代杉木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对福建省南平峡阳国有林场29年生1代杉木人工林采伐迹地,采取5种不同立地管理措施营造的第2代杉木人工林7年生时的生长量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BL3(收获树干和树皮,加倍采伐剩余物)处理对7年生2代杉木林的生长最为有利,其次为BL2(收获树干和树皮,不炼山)处理、BL1(全树收获)处理和BL0(收获地上所有有机质)处理,而SB(收获树干和树皮,炼山)处理杉木生长最差。炼山处理的7年生杉木蓄积量仅为不炼山处理的85.73%,但不同试验处理之间杉木生长量的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  相似文献   
3.
基于加权Voronoi图的林木竞争指数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以福寿山林场25年生的杉木生态公益林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林木竞争指数与胸径生长因子的相关关系,得出二者为负相关,从而确定加权Voronoi图的权重为胸径倒数(W),借助Arcgis软件里的加权Voronoi图工具,通过加权Voronoi图的方法来确定竞争单元,提出基于加权Voronoi图的W_V_Hegyi竞争指数,最后将W_V_Hegyi竞争指数与Hegyi、V_Hegyi竞争指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 3种竞争指数与胸径相关性强弱排序为:W_V_HegyiV_HegyiHegyi;2) 3种竞争指数与胸径服从幂函数关系,曲线拟合度排序为:W_V_HegyiV_HegyiHegyi;3) 样地竞争指数平均值排序均为:V_HegyiW_V_HegyiHegyi。通过以上比较分析证明,W_V_Hegyi竞争指数比Hegyi、V_Hegyi竞争指数能更准确地反映林木间的竞争关系。   相似文献   
4.
皆伐与不同迹地清理方式对杉木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福建将乐国有林场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按照立地条件相一致的原则,利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设置皆伐前、皆伐1个月、皆伐3个月、整地1 a、整地3 a、炼山1 a、炼山3 a等不同条件下总计21块标准样地,旨在研究皆伐与不同迹地清理方式对杉木林地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经过对标准地土壤化学性质测定,结合显著性差异法对试验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结果表明:皆伐后土壤化学性质趋于恶化,不同迹地清理方式土壤化学性质差异显著,带状整地法在短期1 a内对土壤化学性质的改善显著强于炼山法,并且炼山3 a后土壤化学性质基本恢复至炼山前,总体看来皆伐后带状整地的迹地清理方式优于炼山法。  相似文献   
5.
以速生杉木为基材,水曲柳薄木为贴面材料,用脲醛树脂粘剂(UF)和聚醋酸乙烯醋乳液胶(PVAc)按一定比例混合后作为胶粘剂,热压贴面胶合,对温度和时间与巾面效果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用UF与PVAC比例混合的胶粘剂,在生杉木上进行水曲柳薄木贴面是可行的;②热压温度和时间对贴面效果的影响都是极显著的,并得到了一种较理想的薄木贴面热压工艺。  相似文献   
6.
杉木耐瘠薄速生优树子代测定及早期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福建省洋口国有林场,对7年生的杉木耐瘠薄速生优树半同胞子代测定林进行调查和分析测定。参试的各家系间树高、胸径和材积生长量均差异极显著,说明在家系水平上存在明显的分化;从参试的18个家系中选择出23号等5个在瘠薄立地条件下生长表现优良的家系,树高、胸径和材积平均值分别达7.67 m、10.88 cm和0.043 6 m3,与第2代种子园子代相比,其材积现实增益达21.11%,通过这种后向选择所选出的耐瘠薄速生优良家系具有明显的生长优势和耐瘠薄性,可以作为杉木第3代建园材料的补充。  相似文献   
7.
就杉木人工林立木树干材积的估测,材积按树高分布,材积的组成等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杉木新造幼林不同施肥方案的试验结果表明,施肥对杉木新造幼树生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经多目标决策分析确定,造林前施基肥钙镁磷600 kg.hm-2、造林当年追肥施复合肥180 kg.hm-2为最佳施肥方案,其次为施基肥钙镁磷600 kg.hm-2、追肥施尿素180 kg.hm-2。生产上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应用。  相似文献   
9.
杉木优良家系主要生长性状遗传距离聚类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112个杉木优良家系的主要生长性状,采用主成分遗传距离法进行综合评价,从中选出40个高产优良家系,平均材积遗传增益达71.5%,能显著提高增益水平。  相似文献   
10.
液培杉木苗根系分泌性能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年生杉木苗培养液的pH、电导率和有机碳含量的测定表明:经过杉木苗培养后的各营养液的pH均有下降趋势,其中以硝态氮营养液下降幅度最大(下降1.72),其次是缺锌营养液(下降1.68),最小为缺磷营养液。各种营养液的电导率变化较复杂,缺磷、缺锌和对照处理电导率增大,而硝态氮、混合氮和缺铁处理下降。杉木苗分泌有机碳以对照组最多,缺铁培养的分泌最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