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林业   8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14篇
植物保护   3篇
  2016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同板栗品种对桃蛀螟抗性调查初报   总被引:2,自引:8,他引:2  
本文对湖北省几个主要板栗品种对桃蛀螟的抗性进行了连续五年的调查。结果发现不同板栗品种对桃蛀螟的抗性存在明显的差异,以晚熟油栗型品种对桃蛀螟的抗性最强,而板栗品种对桃蛀螟的抗性与其总苞的形态结构没有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板栗桃蛀螟有机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北京市怀柔区板栗桃蛀螟的形态和危害特征、发生动态和大发生原因进行了调查,研究了板栗桃蛀螟的有机防治措施。结果表明,桃蛀螟在北京发生3代,第1代、第2代主要危害桃、杏、玉米,第3代转移到板栗危害,生物农药施安的防效与化学农药辛硫磷,可用于有机板栗生产;采用综合防治措施可以将板栗虫果率由20%~30%降低到4%以下。  相似文献   
3.
山东肥城单植桃园食心虫发生与为害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食心虫在山东肥城单植桃园的生活史和对肥桃的为害,对其在该园中成虫发生动态、幼虫为害和越冬规律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桃小食心虫、桃蛀螟、梨小食心虫在山东肥城单植桃园中一年分别发生2代、3代、5代,都具有世代重叠现象,其中梨小食心虫发生数量大,对肥桃为害最为严重。幼龄桃园与老龄桃园的折梢率分别为13.70%与24.20%,但两者差异不显著;在幼龄桃园中,5、6、7月份间折梢率存在显著性差异,分别为1.80%、5.40%、33.80%,老龄桃园中,5月份的折梢率(9.20%)显著低于6、7月份的折梢率(29.40%、34.00%);肥桃树东、西、南、北、中不同方位的折梢率没有显著差异性,分别为23.00%、22.80%、25.80%、27.00%、22.00%。水蜜桃树6月份和7月份虫果率分别为10.40%和12.20%,差异不显著,其在东、西、南、北、中不同方位的分布也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4.
桃蛀螟是栗实重要虫害,在陕西镇安县板栗产区调查,为害率一般为20%~30%,严重时高达50%以上。被害果实空虚,虫粪和丝状物粘连,失去食用价值。采用林业防治、物理防治、化学药剂防治等综合防治技术,防治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5.
 1990~1991年作者在云南省昭通地区绥江县进行玉米螟种类及发生规律调查中,发现桃蛀野螟 Dichocrocis punctiferalis (peach bore) 严重为害玉米,该虫在云南主要为害桃、李、苹等,本文记录了桃蛀野螟在绥江为害玉米及其发生消长情况,为省内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6.
桃蛀螟越冬老熟幼虫过冷却点测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桃蛀螟(Dichocrocis punctiferalis Guenée)越冬老熟幼虫和蛹过冷却点的测定,初步明确了寄主植物、幼虫体重、性别等因素对其越冬幼虫和蛹抗寒性的影响。取食玉米、高粱和向日葵不同寄主植物的桃蛀螟越冬幼虫的过冷却点差异不显著;幼虫体重与其过冷却点没有显著相关性;幼虫进入越冬状态越早,过冷却点越低;雌、雄越冬幼虫的过冷却点没有显著差异;蛹与越冬幼虫的过冷却点无显著差异;采自不同地区玉米植株上的5个地理种群的越冬幼虫过冷却点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以5年生马尾松、湿地松为寄主材料,通过室内饲养和野外观察,对微红梢斑螟与桃蛀螟2种害虫的蛹期生物学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2种害虫化蛹的一些行为学特性、蛹的历期和羽化时辰节律存在一定差异,而蛹体长、蛹最宽、翅芽最宽、翅芽最窄等蛹的形态特征无显著差异(P>0.05);微红梢斑螟羽化高峰期出现在晚上(18:00~24...  相似文献   
8.
富阳市桃蛀螟的发生规律及其防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桃蛀螟Dichocrocis punctiferalis是为害我市板栗的主要害虫之一,每年因素损失栗子120t,减少经济收入100万元,只有掌握它的发生规律,才能进行有效防治。  相似文献   
9.
桃蛀螟对蓖麻的危害及其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穿才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4):1631-1632
[目的]控制桃蛀野螟对蓖麻的为害。[方法]对桃蛀野螟在蓖麻上的危害习性和发生规律进行试验观察。[结果]结果表明,补充营养对成虫产卵量影响明显,尤其是越冬代成虫。幼虫蛀食蓖麻果实、籽粒及雌雄花蕾,其他部位不取食。7~11月是此虫在蓖麻上的为害期,防治方法有药剂喷雾及套袋。[结论]该研究为蓖麻桃蛀野螟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利用性诱剂在桃园诱集食心虫,研究了食心虫在桃园的发生种类及发生规律。结果表明:梨小食心虫为桃园的优势种群,以6~8月发生量大;桃小食心虫主要发生在6月;而桃蛀螟发生量较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