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10篇
综合类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应用国产神龙260电动直升型无人机和数码摄像机,在DJI飞控技术和高空数字影像采集技术的支持下,对青海省贵南县境内的沙漠地貌、四川省唐克县境内的九曲黄河第一湾和青海省泽库县境内的草场分别进行了超低空航空观测,获得了黄河源区沙丘形态、沙草生态交错带、黄河沙洲、草场钙化壳的初步观测结果,为深入研究和解决黄河源区面临的地貌学和生态学问题开辟了新的技术途径。结合无人机在青藏高原的飞行实践,讨论了神龙260型无人机应用于高原对地观测领域的局限并指出了升级方向,为进一步发展高原地区的无人机对地观测技术奠定了工作基础。  相似文献   
2.
生态风景林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生态风景林是我国城市森林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个新林种.该文在对生态风景林营建技术及其效益评价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概括的基础上,对当前重点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徐州市机场路绿色通道低效防护林带的改建设计。针对不同的立地条件,设计了普通地段、低洼地段、盐碱地段3种基本改造模式,丰富了树种多样性,提升了道路景观效果。  相似文献   
4.
广东省生态景观林带建设技术探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根据广东省生态箭观林带建设目标和类型不同,对生态景观林带建设的树种选择与配置、整地、苗木规格、栽植密度等技术要求进行探讨,分析了景观林带建设的关键技术环节,旨在为广东省生态景观建设提供技术指引。  相似文献   
5.
生态景观林带概念设计及体系构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结合广东生态建设的需求和国内外相关经验做法,从生态景观林带概念的产生背景出发,深入阐述生态景观林带的概念和内涵,分析生态景观林带的体系构成,对顺利推动生态景观林带工程建设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高速公路生态景观林带色彩设计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色彩设计是生态景观林带营建的关键技术。文章以植物色彩表达媒介、空间层次设计和时间序列配置等理论为基础,结合实例探讨以红、黄、紫和白色为主色调的高速公路生态景观林带的植物配置和景观效果。本设计案例可为华南地区营建大尺度、大色调的高速公路生态景观林带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以陕西省安康市瀛湖为例,对该类型地区的生态景观建设进行了分析,并针对现阶段瀛湖生态景观建设中存在的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缺乏核心理念、没有整体规划等问题,提出了将瀛湖风景区分为水、山、岛屿、湖岸四大生态景观板块,在打造"西北水乡"核心理念的指引下,对这四大板块的生态景观建设模式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8.
合肥市环城公园生态风景林的景观评价及生态功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景观生态学的原理、方法及3S技术,依据合肥市环城公园特点,采用样方法和Citygreen软件对公园的景观特征进行了计算,分析生态风景林斑块及其生态功能。结果表明:环城公园内生态风景林景观斑块面积65.44hm2,占整个景观的43.91%;一般绿地景观斑块面积1.39hm2,占整个景观1%;水体景观斑块面积53.38hm2,占整个景观35.82%;裸地景观斑块面积1.13hm2,占整个景观0.76%;建筑及硬质铺装面积25.82hm2,占整个景观17.33%,说明生态风景林已具有较高的环境控制能力。公园内以木本植物为主的群落结构表现相对稳定,丰富了城市景观资源,形成了城市特色景观风貌。环城公园生态风景林的生态功能体现在:固碳效益折合人民币价值约8050407元;清除有害气体总价值约271164元;有效截流暴雨径流总量34162.85m3,价值约18468438元;对改善和维持合肥市中心城区生态环境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通过样方调查,对深圳市龙岗区生态风景林中的未改造低效林、天然次生林及3种改造林分(林下套种林、皆伐林、疏伐林)的植物多样性进行对比分析,了解不同改造措施对林分植物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各类型林分的物种丰富度排序为林下套种林>皆伐林=天然林>疏伐林>未改造林;经过3种方式改造后林分乔木层的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Pielou指数皆高于未改造低效林和天然次生林,其中Shannon-Wiener指数和Pielou指数均以林下套种林最高,其次是皆伐林,Simpson指数以皆伐林最高,林下套种林次之;改造后林分灌草层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均高于未改造林,其中皆伐林物种多样性指数均高于天然次生林.综合比较疏伐、皆伐和林下套种3种改造方式对生态风景林群落植物多样性的影响,疏伐是较适宜本地区生态风景林改造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中山市生态景观林带建设技术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根据广东省中山市不同的生态景观林带类型,分析了中山市生态景观林带建设过程中在造林、景观节点建设及取土场、采石场生态植被修复等方面采取的一些关键技术措施,对构建以森林植被为主体的、森林和园林和谐统一的森林生态网络和城市森林绿化网络,建设宜业宜居的“幸福中山”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