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5篇
农学   2篇
  1篇
综合类   20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于2012~2014年采用样带法对22条样带开展掌叶木资源调查。结果表明,茂兰保护区野生掌叶木现存量为37 809~66 917株之间的估计值,平均3.703 2株/hm2,最大胸径57 cm,最高16 m;分布海拔上限906 m;野生种群生长良好,受危害因子主要是村民生产活动带来的少量薪柴及家具用材;掌叶木为林区优势建群种,分布格局从次生林到原始森林均有分布,以次生林多见。另外,掌叶木野生种群幼苗严重不足,种群呈衰退趋势,并多处出现克隆繁殖现象。  相似文献   
2.
猴樟1年生播种苗培育技术及生长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总结猴樟引种江西后种子的采集、处理、贮藏以及猴樟播种育苗、芽苗移栽、苗期管理、苗木越冬防寒等育苗关键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3.
猴樟与香樟苗期生长情况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取样调查猴樟和香樟1年生实生苗生长性状,如苗高、地径、主根长度、侧根条数(>5 cm的Ⅰ级侧根)、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干鲜重,并对调查结果分别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猴樟各项主要生长指标均优于香樟。  相似文献   
4.
黄灿  覃文更  罗柳娟  韦秀廷 《安徽农业科学》2013,(14):6325-6326,6328
采用群落学调查方法,对木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10个掌叶木样地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该群落有维管束植物60科102属123种,群落科属组成较为分散。群落垂直结构完整,成层现象明显。群落外貌以中型叶、单叶、全缘、纸质为主。群落物种丰富度排列顺序为草本层乔木层灌木层;除物种丰富度外,Shannon指数、Simpson指数、均匀度指数排列顺序均为乔木层草本层灌木层,表现出一致的变化趋势。基岩裸露度与物种多样性成反比。  相似文献   
5.
水分胁迫对掌叶木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了阐明水分胁迫条件下植物对水分环境因子变化的适应能力。[方法]通过盆栽控水试验,研究5种(田间持水量为100%、80%、60%、50%、40%)处理对掌叶木1年生幼苗生长量及生物量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处理⑤不能提供幼苗生长所需的水分,幼苗全部干枯死亡;处理①、②幼苗生长表现正常;处理③叶片大量变黄枯萎;处理④叶片大量枯萎脱落且在控水40 d后其存活率只有30%。随土壤含水量的降低,其苗高、地径、叶片数的增长量总体呈减小的趋势,根冠比有不同程度的增大,其中以叶片数的减少量最大;不同处理下各器官生物量分配均为:根>叶>茎。[结论]在水分亏缺条件下,植物幼苗地下部分生长得更好。  相似文献   
6.
掌叶木(Handeliodendron bodinieri)为中国特有的珍稀濒危植物,近年来受到了国内外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本研究通过结合前人的研究和课题组相关研究成果,从生态学特征、繁殖关键技术、化学成分与开发利用以及遗传多样性等方面综述了掌叶木的最新研究状况。结果表明:掌叶木在群落中竞争能力差,加之生境恶劣、自然更新困难,导致掌叶木数量日益减少,保护已迫在眉睫,通过利用有效的繁育技术措施,能提高育苗成活率,对掌叶木起到有效的保护。最后讨论目前掌叶木研究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的研究方向。随着育种与生物技术的提高,可筛选出适于喀斯特地区开发和利用的掌叶木种质资源,为掌叶木种群恢复和喀斯特地区生态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芽苗移栽掌叶木的生长规律与密度调控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有序样本聚类分析法将芽苗移栽的1年生掌叶木苗高生长过程划分为4个阶段移栽成活期(3月11日~4月10日)、生长初期(4月11日~7月10日)、速生期(7月11日~8月31日)和苗木硬化期(9月1日~10月20日),其中生长初期持续时间最长,达91d.对掌叶木进行密度试验的结果表明,掌叶木育苗的合理密度为60株· m-2,1年生苗平均高54.7cm,平均地径可达0.913cm,其合格苗可达2.9万株· 667m-2.针对1年生掌叶木各时期的生长特点,提出了相应的育苗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及不同规格育苗容器对猴樟1年生苗生长的影响,为培育优质阔叶树种容器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50%黄心土+20%火烧土+10%草炭土+20%河砂为基质,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比较大(15 cm×18 cm、16 cm×16 cm)、中(12 cm×15 cm、13 cm×13 cm)、小(10 cm×10 cm、10 cm×10 cm)3种规格白色无纺布袋和黑色塑料育苗钵对猴樟1年生苗苗高、地径、生物量、苗木质量指数、叶绿度(SPAD值)、叶片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结果]大规格容器猴樟苗的苗高、地径、生物量及苗木质量指数均大于中、小规格容器猴樟苗.大规格白色无纺布袋黑色塑料育苗钵猴樟苗的苗高、地径、总干重和苗木质量指数分别极显著(P<0.01)高于小规格白色无纺布袋和黑色塑料育苗钵的苗高、地径、总干重和苗木质量指数.不同类型容器对猴樟苗的苗高及苗木质量指数影响不显著(P>0.05),大、中和小规格白色无纺布袋猴樟苗的地径及生物量总体上明显大于黑色塑料育苗钵的地径和生物量,白色无纺布袋猴樟苗的SPAD值及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均高于黑色塑料育苗钵猴樟苗.[结论]白色无纺布袋育苗比黑色塑料育苗钵育苗更有利于促进猴樟苗地上部生长;猴樟育苗以选择容量稍大的容器为宜,以装基质后口径15 cm、高18 cm的白色无纺布袋育苗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不同产地对牙刷草挥发油成分的影响。[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云南大理、牟定两地产牙刷草中挥发油,应用GC/MS联用技术对所得挥发油的含量、成分进行分析。[结果]两产地挥发油得率分别为2.31%和3.28%,分别鉴定出44和45种化学成分,其中共有组分37种。其结构类型包括单萜、倍半萜、芳香族和脂肪族,其中萜类化合物的含量最高,主要成分为台薷酮。[结论]牙刷草挥发油含量、化学成分与产地有关。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