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林业   6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13篇
农作物   1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经过查阅历史档案、询问当事人及外业核查、调查,结果表明:九峰地区现有39块试验现场,面积124.7hm^2;实施各类科技项目53项,项目规模面积140.25hm^2,涉及裸子、被子等植物73科,150属,194种(类),已形成科技植物群体;在九峰森林植物本底调查、林木种质资源收集与保存、林木品种遗传改良及繁殖技术等13个学科方向及近120个植物品种开发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和创新;鉴于九峰科技植物资源现状,本文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2.
以九丰1号金银花为供试材料,设计了4种种植密度(株距:1.4、1.2、1.0、0.8 m,行距均为1.5 m),密度范围为4 762-8 333株/hm2,探讨在淮安地区金银花种植早期的适宜种植密度。结果表明,在江苏淮安地区,九丰1号栽培的前3 a在试验设计的种植密度范围内,产量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种植密度为8 333株/hm2的处理各年份的产量均高于其它密度处理,其中2011年、2012年和2010-2012年3 a合计产量与其它密度处理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3.
追肥对九丰1号金银花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安排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春季追施氮、磷、钾肥对九丰1号金银花产量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可有效促进金银花生长和产量提升,在适当增施氮肥的基础上施入一定量的磷、钾肥可进一步增加金银花产量。在本研究中,在不涉及金银花品质的前提下,三年生九丰1号金银花春季使用氮、磷、钾总肥量700 kg/hm2,氮磷钾比例为1.00∶0.67∶0.67时,植株生长良好,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4.
无人机摄影获取单木三维信息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技术的成熟和发展,改变了传统森林调查的手段,加快了森林调查的数字化、智能化发展。为提高单木因子的采集效率和精度,降低外业的工作强度,基于倾斜摄影测量技术,以多旋翼无人机为数据采集平台,实现了孤立单木的三维点云模型重建。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单木三维信息量测算法,提出切割法和投影法两种提取树冠投影面积的方法,并提取树高、树干任意处直径、树冠投影面积、冠幅、树冠表面积、树冠体积6项测树因子参数。结果表明:1)树木的总高度和第一枝下高的提取精度分别为96.28%和95.61%,胸径和上部直径的提取精度分别为96.24%和93.78%;2)利用切割法和投影法提取树冠投影面积的精度分别为96.28%和98.24%,提取冠幅的精度分别为89.65%和91.50%,提取树冠表面积的精度分别为96.78%和97.58%,提取树冠体积的精度分别为94.29%和96.14%;3)实践证明,该技术可很好地应用到古树名木的保护工作中,并可对森林调查的方式提供新的技术参考,具有较高的现实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鹫峰国家森林公园主要乔木树种含碳率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湿烧法对鹫峰主要乔木树种不同器官的有机含碳率进行了测定,同时利用生物量资料对林分地上部分平均含碳率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根据各器官生物量的权重来计算森林类型林分平均含碳率的值与每个树种各器官含碳率的算术平均值具有差异,5种林分类型的地上部分的含碳率分别为:侧柏0.509 6,油松0.516 1,槲栎0.474 9,刺槐0.475 5,栓皮栎0.480 3;针叶树种各器官的平均含碳率普遍高于阔叶树种,相应的针叶林分的平均含碳率也高于阔叶林;种内各组分变异系数在2.44%~5.30%之间,组分含碳率的种间变异系数在3.84%~6.22%之间,变动幅度较小;不同立地条件的同一树种含碳率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6.
九峰水库导流洞采用"埋设钢管拍门"方法对导流洞进口段进行突击封堵,解决了由于其他因素使得施工组织断档而出现的封堵混凝土排架及混凝土门槽缺位问题,起到工程应急作用。经多个工程实践证明该方法简便、经济,可为中小型水库等同类型工程导流洞封堵借鉴。  相似文献   
7.
阴山山脉中段九峰山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调查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九峰山自然保护区的专项调查,共获得大型真菌标本289号,根据Hawksworth和G.C.Alnsworth等(1983年)的分类系统,真菌中文名主要引用科学出版社出版《真菌名词及名称》和《中国真菌总汇》中使用的中文名,初步鉴定出95种,隶属于2个亚门4纲11目34科68属,其中食用菌49种,药用菌21种,毒菌12种,木腐菌32种,菌根菌5种;尚有部分标本因文献资料缺乏未能确定分类地位,有待进一步研究补充。  相似文献   
8.
北京鹫峰公园主要人工林群落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野外调查基础上,对鹫峰公园侧柏林、油松林、栓皮栎林、栓皮栎与槲栎混交林及刺槐林5个植物群落进行了物种多样性的分析.结果表明:在5个人工林群落中,乔木、灌木、草本的层次分明,乔木层的多样性与灌木、草本层有一定的相关性;不同群落间各层次比较,栓皮栎与槲栎混交林具有较高的物种丰富度、多样性以及较高的优势度;在灌木层中,油松林具有较高的物种多样性和丰富度;在草本层中,刺槐林和栓皮栎林有较高的物种多样性和丰富度.  相似文献   
9.
该文对闽东北鹫峰山农地采取不同退耕模式的生态效应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认为,4种退耕模式的草本均能在当年基本覆盖地表,在观测期间植物由1年生演替为多年生。退耕地植被经过7a恢复,植被完全郁闭,能有效控制泥沙流失;采取了退耕措施的区域固土保水能力大于对照区。在观测早期推广的顺序应为自然模式、针阔混交林模式、阔叶林模式、针叶林模式。在观测后期,有乔木参与的植被恢复模式能够形成较复杂的森林植被,其保水固土能力较强,并以针阔混交林模式为最佳。  相似文献   
10.
北京市鹫峰森林公园昆虫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江  王勇  武三安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2):11964-11966
2009年6~9月采用人工捕捉和灯诱的方法,调查了北京鹫峰国家森林公园的昆虫种类,初步鉴定出有昆虫15目130科883种。区系组成为典型的古北区特征。多样性分析表明,鹫峰国家森林公园昆虫种类丰富,生态系统群落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