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58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38篇
农作物   2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山苍子光合速率、蒸腾速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晴天适宜条件下,使用LI-6400 p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测定不同年龄阶段的山苍子(Litsea cubeba)连体叶片的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结果表明:山苍子的光合作用日变化均呈双峰型,存在光合午休现象,并且3 a生山苍子的光合速率高于2 a生的,1 a生的最低。且蒸腾速率与光合速率间存在相同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2.
对山苍子果实产量及油质的影响的因素有很多。本文主要就产地条件对其影响进行了调查.其结果表明:立地条件直接影响到山苍子果实的产量.而对其油质的影响不很显著。这对山苍子的生产经营而言,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我国山苍子资源利用现状和产业化前景评述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陈学恒 《林业科学》2003,39(4):134-139
综述了我国富产山苍子资源的利用现状和深度研究开发利用的价值及前景,同时介绍了目前这一领域半合成鸢尾酮系列香料的研究进展,探讨了综合利用山苍子油产业化的趋势和意义。  相似文献   
4.
5.
山鸡椒上一种新的干基腐朽病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报道了我国贵州北部山鸡椒上一种新的干基腐朽病害,其病原菌是粗皮灵芝(Ganoderma tsunodae(Yasuda ex Lloyd)Trott.)。基于本研究采集的标本及日本模式产地的标本,对此病原菌进行了详细描述。该菌主要危害贵州北部的山鸡椒,造成干基白色腐朽,最后导致树林死亡。对病害的症状,造成的危害及病原菌的分布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川西地区毛叶木姜子的表型性状调查,研究其表型变异程度和变异规律,探讨毛叶木姜子的表型特征,为川西地区毛叶木姜子种质资源的保存和利用、良种选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川西地区随机选取具有代表性的56株毛叶木姜子实生单株,对果实、叶片、种子等13个表型性状进行系统比较分析,采用变异系数、方差分析、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等方法,探讨川西地区毛叶木姜子表型多样性。[结果](1)从变异系数和方差分析结果来看,试验区内毛叶木姜子表型性状间存在丰富的变异,且变异幅度大。其中,果实百粒质量的变异系数最大,为15.93%;果形指数的变异系数最小,为2.31%。(2)在相关分析中,各性状间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极显著或显著的差异。(3)主成分分析显示,果实纵径、果实横径、果实百粒质量、种子纵径、种子横径、种子百粒质量是影响毛叶木姜子表型多样性的主导因子。[结论]毛叶木姜子表型性状变异丰富、变异程度各不相同;表型性状间具有协调发育的特点;果实纵径等6个性状是影响其表型多样性的主导因子。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不同提取方法对山苍子油提取效率与抗氧化活性的影响,通过 GC-MS分析,研究山苍子油成分构成与抗氧化活性的内在关联,分析山苍子油抗氧化活性的主要物质基础。【方法】采用液液萃取(分别加以超声波与磁化辅助处理)、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以及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山苍子油,DPPH 法比较不同提取方式对山苍子油抗氧化活力的影响,GC-MS分析山苍子油的主要成分,并以1,4-二溴苯为内标,采用面积归化法解析主要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山苍子油具有显著的抗氧化活性。液液萃取法的提取效率与山苍子油抗氧化活性最高,超声波辅助处理油得率最高,为26.3%,磁化辅助处理抗氧化活性最优,达到31.22 mg·mL -1( IC50),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法次之,抗氧化活性为56.95 mg·mL -1( IC50),水蒸气蒸馏法抗氧化活性最弱,为64.95 mg·mL -1( IC50); GC-MS分析检测出122种以上的化合物,包括12种脂肪酸,16种萜烯,18种含氧萜烯以及其他微量化合物包括烯烃、醇、酮类与烷烃等。GC-MS分析结果表明:山苍子干果主要成分为饱和脂肪酸(月桂酸等)、不饱和脂肪酸(9,12-十八碳二烯酸、9-十八碳烯酸等)以及α蒎烯、β蒎烯、柠檬烯等萜烯、氧化萜烯类物质。液液萃取法得到的山苍子油脂肪酸含量(53.51%~66.61%)明显高于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17.64%)与水蒸气蒸馏法(8.1%),而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与水蒸气蒸馏法得到的萜烯、氧化萜烯类含量分别达到29.37%和17.69%,明显高于液液萃取法(6.49%~9.75%)。【结论】磁化辅助处理有利于抗氧化活性物质的提取,且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最高;超声波辅助处理可以提升油的得率;水蒸气蒸馏法和超临界流体萃取法更有利于萜烯类化合物的获取;联系到水蒸气蒸馏法得到的山苍子油富含萜烯化合物却显示较低的抗氧化活性(64.95 mg·mL -1 ),色谱级的柠檬醛抗氧化活性最低(74.33 mg·mL -1),因此推测脂肪酸成分(特别是不饱和脂肪酸)是山苍子油抗氧化活性的主要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8.
山苍籽核仁油脱色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活性炭和双氧水对山苍籽核仁油进行脱色试验,结果表明:活性炭用量3%,脱色时间20min,脱色温度110℃;双氧水用量15%,脱色时间75min,脱色温度100℃为最佳试验组合,并可得色泽为铁钴12号的精制核仁油,接近椰子油。  相似文献   
9.
老鹰茶白粉病罹病植株的生理生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供试的不同老鹰茶品种被病原菌侵染后,叶片中叶绿索含量、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均随着感病程度的加剧而明显地下降,感病品种下降幅度大于抗性品种;而丙二醛含量随着感病程度的加剧而明显上升,感病品种增加的幅度比抗性品种大。老鹰茶叶片中叶绿素含量与其光合速率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0.
在浙江省山苍子主产区的龙泉、开化等县,对山苍子的生物学特性、栽培技术及加工利用等进行了两年的调查研究,初步摸清了山苍子的生物学特性,总结了优质高产的营林措施。经分析山苍子果皮含油量为4~5%左右;主要成分是柠檬醛、香叶醇、柠檬烃、酯类等,核仁油中经测定有10多种脂肪酸,其中饱和脂肪酸以月桂酸最高,其次是癸酸,不饱和脂肪酸中以油酸含量最高。山苍子果皮中经蒸馏所得的产品是制作香料的主要原料,而核仁油经精馏后可得各种脂肪酸,可应用于香料、塑料、医药、冶金和表面活性剂等工业部门和环境保护部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