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2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40篇
林业   79篇
农学   48篇
基础科学   7篇
  34篇
综合类   320篇
农作物   13篇
畜牧兽医   10篇
园艺   89篇
植物保护   1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苹果试管苗不定根起源及其发育状况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光学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经琼脂生根培养基诱导产生的长富—2苹果 (Malus pumila Mill.) 试管苗的不定根起源于维管形成层。这种不定根发育不良,根表面缺乏根毛,内部解剖构造为典型的初生结构。为避免因不定根吸收、运输能力差而影响试管苗移栽成活,宜采用通透性良好的基质进行瓶内或瓶外生根,可诱导出优质不定根。  相似文献   
2.
悠悠枣是河北省涿鹿县近年新发现的早熟鲜食地方枣品种。通过多年的观察试验研究.掌握了悠悠枣的主要特性.并从建园.土肥水管理、花期管理、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采收、采后处理等方面总结了悠悠枣的丰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3.
番茄不同部位中糖含量和相关酶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25,自引:2,他引:25  
 试验将番茄光合产物运转途径上叶片(源) 、运输系统以及果实(库) 区分开, 分别测定其糖的组成和含量以及糖代谢相关酶的活性。结果表明: 番茄光合产物运转途径上从“源”到“库”各部位糖的组成和含量不同。叶肉中果糖的含量最高, 蔗糖的含量最低; 中筋中以果糖和葡萄糖为主; 叶柄维管束中葡萄糖含量最高, 蔗糖含量次之, 果糖含量最低。节间和果柄维管束中主要含有蔗糖。果实维管束以及果实内各部位中则主要含有葡萄糖和果糖, 且两者含量无显著差异, 蔗糖含量很低。萼片中葡萄糖含量最高, 蔗糖含量最低; 果蒂中3种糖含量均较高且无显著差异。番茄叶肉及光合产物运转组织中转化酶活性很低, 而在库器官的非维管组织中转化酶活性较高。果蒂中的蔗糖合成酶( SS) 活性最高, 其次是叶肉和运转组织, 果实内各部位中SS活性较低。在合成蔗糖的器官—叶肉中, 有较高的蔗糖磷酸合成酶( SPS) 活性, 运转组织中的SPS活性较叶肉中降低, 但果柄维管束和果实维管束中则表现出较高SPS活性, 果肉、果胶质胎座及心室隔壁中的SPS活性最低。  相似文献   
4.
枣新品种‘延川狗头枣’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延川狗头枣’为鲜食、制干兼用中晚熟枣新品种。果实大、卵圆形或锥形,似狗头状。单果平均质量18.7 g,最大25.4 g;果肉细脆,汁液中多,味酸甜;鲜食、干制品质优良。适宜平均气温10—11l℃ 、降雨量500 mm左右的北方地区栽培。  相似文献   
5.
利用基质栽培技术,以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 Mill.)为供试材料,比较了天津市常用的11个番茄品种部分农艺性状、经济性状、果实营养成分指标的差异,通过对这些指标的分析,筛选出最适宜天津市基质栽培的番茄品种。结果表明,粉皇后和傲兰6号在产量、单果重等指标中表现比较突出,适合在天津市以基质栽培方式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以胶东半岛老的果园中土壤为试材,采用逐步稀释法,涂平板于孟加拉红培养基中,根据形态和分子方法鉴定分离木霉菌。分离出的木霉菌与苹果主要病害对峙培养在不同pH的培养基上,观察不同pH条件下,对真菌病害的抑制效果。土壤有机质和pH是目前胶东果园的主要问题,采用正交法设计,研究了不同的土壤条件对木霉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pH条件下,木霉菌抑制苹果病原真菌的效果不同,木霉菌在不同的pH条件下对腐烂病(Valsa mali)和炭疽病(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均可以抑制,但对轮纹病(Physalospora piricola Nose)只有在pH 6.0时没有效果外,其它pH时都对轮纹病有抑制作用。在土壤pH 6.5和土壤有机质含量为75 g·kg-1时,最有利于木霉菌定殖。同时还发现木霉菌对土壤的pH具有调节作用,无论在碱性条件下,还是酸性条件下,均可以使土壤pH趋于中性,另外木霉菌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特别是在高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情况下,增加更加显著。总之,分离出的木霉菌对苹果腐烂病、炭疽病和轮纹病抑制效果好。土壤pH和有机质含量对木霉菌的生长有影响,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和中性土壤有利于木霉菌定殖。另外,木霉菌能有效地改良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土壤pH。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冬枣叶龄、叶片解剖结构与锈病侵染和发病程度的关系,对冬枣3种不同叶龄的叶片进行锈病接种试验,并对叶片组织解剖结构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3种叶龄叶片感病程度由低到高依次为:成熟叶< 长成叶<嫩叶,由此可见,成熟叶对锈病的抵抗力最强;3种叶龄叶解剖性状在角质层厚度、上表皮厚度、下表皮厚度、叶片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栅海比、叶片结构紧密度、叶片结构疏松度、气孔密度和气孔大小等指标有显著差异,但气孔开张结构性状差异不显著。文章筛选出了与冬枣锈病发生有关的叶片形态结构指标,为合理的控制冬枣锈病和筛选抗锈病冬枣优良单株的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青岛崂山樱属植物的分布种类及资源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瑾  黄栋  李冬林 《江苏林业科技》2004,31(3):19-21,29
樱属在植物分类学上属蔷薇科梅亚科,本属有120种以上,分布于北温带,我国约有48种以上。山东省分布10种(含2变种,3变型),其中崂山分布有9种(含2变种,3变型),几乎涵盖了山东省所有樱属植物种类。该文详细介绍了青岛崂山樱属植物的分布种类,并对其观赏特性及园林用途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9.
This study proposes a within-subject variance-covariance (VC) structure to take into account repeated measurements and heteroscedasticity in a context of growth modeling. The VC structure integrates a variance function and a continuous autoregressive covariance structure. It was tested on a nonlinear growth model parameterized with data from permanent sample plots. Using a stand-level approach, basal area growth was independently modeled for red spruce (Picea rubens Sarg.) and balsam fir [Abies balsamea (L.) Mill.] in mixed stands. For both species,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VC structu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the maximum likelihood of the model. In both cases, it efficiently accounted for heteroscedasticity and autocorrelation, since the normalized residuals no longer exhibited departures from the assumptions of independent error terms with homogeneous variances. Moreover, 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nonlinear least squares (NLS) models, models parameterized with this VC structure may generate more accurate predictions when prior information is available. This case study demonstrates that the implementation of a VC structure may provide parameter estimates that are consistent with asymptotically unbiased variances in a context of nonlinear growth modeling using a stand-level approach. Since the variances are no longer biased, the hypothesis tests performed on the estimates are valid when the number of observations is large.  相似文献   
10.
单杆芦荟离体快速繁殖,芽增殖培养基以MS+BA2.5mg/L NAA0.2-0.3mg/L,生根培养基以1/2MS+NAA 2.0mg/L 活性炭0.2%-0.3%,壮苗培养基以1/2MS+IBA2.0mg/L为好。培养温度以28℃最佳。快速繁殖方法用分叶法比常用的分株、分芽方法,繁殖系数高。培养出的壮苗移栽于河沙中,成活率一般在80%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