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2篇
林业   26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1篇
  8篇
综合类   36篇
水产渔业   3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宁波市连作晚稻机插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多项技术改进措施对宁波市机插晚稻增产的整合效应并分析增产原因,对现行机插技术与原机插技术进行了研究对比。现行技术使绿叶数和发根力等秧苗素质及经济性状得到了显著提升,产量达501.79kg/667m2,比原技术高17.48%。  相似文献   
2.
在分析宁波建设生态屏障必要性和有利条件的基础上,提出今后一段时期宁波生态屏障建设的目标、重点及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发达的竹产业体系的内涵与外延,针对宁波市竹业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了构建宁波市发达竹产业体系的对策:提升产业化程度,发展效益竹业.融入国际经济—体化中;构建科技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机制,强化科技、制度、管理对竹产业的支撑作用;融洽竹产业体系中的共同利益关系;推进市场信息网络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4.
生态足迹视角下的宁波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生态足迹理论为基础,通过构建水资源生态足迹和水资源生态承载力的模型,对宁波市2002-2010年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2002-2010年宁波市水资源的人均生态足迹保持在0.62 hm2/cap以下,且变化幅度较小。其中生产用水生态足迹占水资源生态足迹比重最大,达67.9%-79.8%;生活用水生态足迹其次,生态用水生态足迹最小。第一产业用水生态足迹大于第二、三产业之和,城镇居民生活用水生态足迹持续上升。水资源人均生态承载力保持在0.99 hm2/cap以上,受气象、水文影响起伏变化较大;水资源处于生态盈余状态,与水资源生态承载力变化趋势一致。万元GDP水资源生态足迹逐年下降,在经济发展方面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正逐步提高。  相似文献   
5.
宁波绿茶配比对新颖袋泡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宁波绿茶为原料,探讨了宁波绿茶配比对新颖袋泡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本试验范围内,从生化成分以及感官审评方面进行综合评价,茶叶的配比以龙井茶与炒青茶质量之比为40∶60为最好,滋味具有龙井茶香气。  相似文献   
6.
从宁波市农业自然资源形成的自然地理环境基础着手,分析了宁波市农业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进一步论述了宁波市在开发利用农业自然资源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宁波市农业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7.
沿海平原南方型杨树生长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连续3a的试验研究表明,南方型杨树在宁波沿海平原地区的年生长可分为4个时期,即生长前期,速生期I,速生期Ⅱ和生长后期,生长过程能较好地用Richards生长曲线拟合。树高,胸径和材积的速生期分别在2~6a,3~7a和4~9a。土壤含盐量对杨树生长有抑制作用,但与其他平原树种相比仍表现出显著的速生特性。与我国南方型杨树引种区生长比较,宁波市沿海平原属适宜引种区。  相似文献   
8.
对6个西兰花品种进行比较试验,旨在选出适宜宁波市春季西兰花栽培的品种.结果表明,宁波市春季西兰花栽培主栽品种首选优秀,其商品性好、适应性强;可搭配种植春秀70、EQB8等品种,二者花球紧实、蕾粒细腻、品质好,产量高.  相似文献   
9.
竺秉君 《农业考古》2019,(2):159-163
宁波是茶禅东传日本、朝鲜半岛的窗口,历代茶禅文化绵延不绝,当代活动丰富多彩。本文梳理了宁波唐代至今的茶禅文化。  相似文献   
10.
为明确晚稻生长前期田间主要杂草群落组成及其生态位,预测除草剂作用下农田杂草群落的演变。采用对角线五点取样法对宁波晚稻田杂草群落开展调查。结果表明本地区晚稻田主要杂草种类有稗(Echinochloa crusgalli)、千金子(Leptochloa chinensis)、耳叶水苋(Ammannia arenaria)、异型莎草(Cyperus difformis)、矮慈姑(Sagittaria pygmaea)、李氏禾(Leersia hexandra Swartz)。计算这些杂草的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值,结果表明稗和千金子的时间、水平生态位宽度均在0.90以上,且二者时间和水平生态位重叠值最大(0.9088、0.8261),说明稗和千金子为晚稻生长前期杂草群落中的优势种群。耳叶水苋时间生态位宽度最低(0.4955),但与稗和千金子水平生态位重叠值较高,分别为0.7201和0.6990。说明耳叶水苋出草较迟,但有着较强竞争优势,忽视对耳叶水苋的防治,将使其成为水稻生长后期杂草群落的优势种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