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2篇
农学   2篇
  1篇
综合类   5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6 毫秒
1.
紫壁蜂、凹唇壁蜂喜在人工巢管内营巢,在果园中用芦苇管和纸管设巢可回收大量蜂种.它们均为一年一代.卵、幼虫、蛹在巢管内生长发育,成虫羽化后以滞育状态在茧内越冬.早春用0—4℃冰箱冷藏蜂茧,待果树开花前1周左右在园内释放.两种壁蜂访花范围是杏、樱桃、李、桃、梨、苹果等.壁蜂访花采蜜繁衍后代,同时提高了花朵坐果率及果品质量.两种壁蜂访花速度快、工作时间长、授粉能力强,因此成为我国北方果的优良授粉昆虫.  相似文献   
2.
研究表明:危害金秋梨的吸果夜蛾共有19种,吸食好果的蛾主要有鸟嘴壶夜蛾和落叶夜蛾,全年分别出现1~2次危害高峰;清除梨园周围木防已等寄主植物,应用黄色荧光灯驱避,利用黑光灯诱集吸果夜蛾为鲤鱼食料、套袋及应用生物农药Bt制剂等是防治吸果夜蛾的有效方法;综合使用,可达到最佳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3.
以当年生台湾过山香带腋芽半木质化茎段作为外植体,开展组织培养试验研究,建立组培快繁体系。结果表明:最佳外植体诱导培养基为1/2MS+6-BA 1.0 mg/L+NAA 0.1 mg/L,诱导率可达89.7%;最佳增殖培养基为DCR+6-BA 0.8 mg/L+NAA 0.1 mg/L,增殖率达5.24倍,继代周期为35 d,不定芽生长状况好;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IBA 0.5 mg/L+ABT 1生根粉0.4 mg/L,生根率达95.26%;以泥炭土:黄心土:珍珠岩:钙镁磷肥(3.0:2.0:1.0:0.2),移栽成活率达93.7%,且7 d缓苗,茎秆木质化迅速,茎《浓绿,长势好。  相似文献   
4.
赤峰市桑褶翅尺蛾生物学特性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2年以来,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桑褶翅尺蛾Zamacra excavata连续3a大发生,重度危害山杏Armeniaca sibirica灌木林。该文通过野外定位观察和查阅资料,对该害虫形态特征、生活史进行了描述,并提出了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5.
气象因素对凹唇壁蜂活动规律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富龙  袁锋 《中国农业气象》1998,19(2):52-54,F003
经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发现日平均温度是影响凹唇壁蜂在出茧速率的主要气象因素,其次是日照时数和最高温度,成蜂出茧后,在访花活动期间,雌蜂的活动频率除了受花期的影响外,主要受日平均温度的影响,即温度越高,活动频率就越高,而与风速负相关,在阴雨较少的情况下花期温度是影响繁殖率高低的主导因素,其次为日照时数和平均风速。  相似文献   
6.
中国黄皮属新植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导了在广西发现的黄皮属(Clausena Burm f.)一个新变种四棱黄皮(Clausena excavda var .qudrangulata Z.J.Yu et C.Y.Wong)和一个新种丽达黄皮(Clausena inolida Z.J.Yu et C.Y.Wong),并详尽地描术字它们的植物学性状。  相似文献   
7.
参照秦玉川等测定昆虫过冷却点的方法,对凹唇壁蜂的过冷却点与体液冰点温度进行测定,其结果表明,雌性凹唇壁蜂最低过冷却点与体液冰点温度分别为-24.19℃和—19.16℃;雄性凹唇壁蜂最低过冷却点与体液冰点温度分别为-23.45℃和—18.71℃,表明凹唇壁蜂在本地不能安全越冬.  相似文献   
8.
本文开展了凹唇壁蜂Osmia excavata(Alfken)授粉技术在云南高原苹果产区的研究与应用,结果表明:凹唇壁蜂在高海拔、低纬度的苹果种植区能正常发育与繁殖,田间羽化率可达88.8%,雌雄比1:3,雌蜂繁殖率1:5.36,蜂管可单用芦苇本色,不需染色处理;长15cm的蜂管能满足凹唇壁蜂繁殖要求。昭通市的放蜂时间可确定在3月10日至4月中下旬凹唇壁蜂繁殖基本结束。壁蜂授粉区的座果率、果形周正率、果形指数分别达到了79.9%、73.44%、0.84,分别比对照区增加31.32%、44.11%、0.05,苹果外观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示范效果显著。利用壁蜂授粉已成为高原优质苹果生产的一项关键新技术。  相似文献   
9.
从小叶臭黄皮(Clausena excavata Burm F.)的茎和叶中分离得到10个单萜基香豆素,分别鉴定为7-((E)-3'-甲基-4'-(8'-羰基-7',9'-烯-呋喃)-2'-烯)-香豆素(1)、7-((E)-3'-甲基-4'-(7'-甲基-8'-羰基-6'-烯-呋喃)-2'-烯)-香豆素(2)、7-((E)-3'-甲基-4'-(7'-甲基-6'-亚甲基-8'-羰基-呋喃)-2'-烯)-香豆素(3)、7-((E)-3'-甲基-4'-(9'-羟基-8'-羰基-6'-烯-呋喃)-2'-烯)-香豆素(4)、7-(3'-甲基-4'-(7'-甲基-8'-羰基-6'-烯-呋喃)-2',3'-环氧丁烷)-香豆素(5)、7-(3'-甲基-4'-(9'-羟基-8'-羰基-6'-烯-呋喃)-2',3'-环氧丁烷)-香豆素(6)、7-(3'-甲基-4'-(7'-甲基-7'-羟基-8'-羰基-6'-烯-呋喃)-2',3'-环氧丁烷)-香豆素(7)、7-(3'-甲基-4'-(7'-甲基-8'-羰基-呋喃)-2',3'-环氧丁烷)-香豆素(8)、5'-羟基葡萄内酯(9)和7-((E)-7'-羟基-3',7'-二甲基-2',5'-二烯)-香豆素(10),2个四降三萜,鉴定为11β-羟基-1α-乙酰基黄柏酮(11)、11β-羟基黄柏酮(12)和1个木脂素,鉴定为(-)-丁香脂素(13)。其中化合物11和13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测定了化合物1、2、3、11和12对癌细胞株A549、Hela和BGC-823的细胞毒活性,及其对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的抑菌活性。结果显示,化合物1对Hela和A549均有细胞毒活性,其半数抑制质量浓度(IC_(50))值分别为11.26和13.55 mg/L,化合物3对BGC-823有细胞毒活性,其IC_(50)值为16.65 mg/L,5个化合物对白色念珠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没有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10.
桑褶翅尺蛾(Zamacra excavate Dyar)是体中型的蛾类,具有爆发性食叶危害的特点。为有效防治其入侵危害,对其扩散方式、发生发展过程、生物学习性和防治策略进行详细观察研究。采取多年、多点观察并结合实验室验证,系统调查桑褶翅尺蛾从羽化、产卵、孵化、化蛹到休眠、越夏、越冬的生活史过程,对各虫期的生物学性状详细观测和准确掌握。结果表明:桑褶翅尺蛾以茧蛹强力粘附于树木根基部扩散蔓延,以发育完全的成虫在蛹内越冬;北疆昌吉3月中下旬午后羽化,成虫出土,初步估算雌雄比例约5:1,雌虫产卵量大,孵化率高达95%,3~5龄幼虫食量暴增,昼夜取食,危害严重。加强检疫、冬灌、树干缠绕粘胶带以及在1、2龄幼虫时用药化防,可以减轻危害,取得较好的防效。桑褶翅尺蛾是一种羽化集中、产卵量大、孵化率高、爆发性危害较大的昆虫,加强检疫、及早发现、适时化防、入冬灭蛹、阻隔上树是综合防治该虫危害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