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4篇
农学   8篇
  4篇
综合类   30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探明虎杖对鱼类损伤肝细胞是否具有修复作用,分离建鲤肝细胞,设6个试验组:I组(空白对照组);II组(CCl4模型组);III组(800 μg/mL虎杖提取物对照组);IV组(造模前200、400、800 μg/mL虎杖提取物处理组);V组(造模后200、400、800 μg/mL虎杖提取物处理组);VI组(造模前、后200、400、800 μg/mL虎杖提取物处理组)。各组细胞经处理后继续培养12 h,收集肝细胞培养液,检测上清培养液中丙氨酸转氨酶(GPT)、天冬氨酸转氨酶(GOT)、乳酸脱氢酶(LD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酶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及肝细胞的存活率。结果表明:III组肝细胞培养液中GOT、GPT、LDH、SOD、MDA值及细胞存活率与I组相比无明显变化(P>0.05),说明800 μg/mL虎杖提取物没有细胞毒性,可用于后续试验;与II组相比,IV组中800 μg/mL虎杖提取物处理组的效果优于其他2个浓度组,可以极显著降低培养液中GOT值(P<0.01),显著降低培养液中GPT、LDH值(P<0.05),显著提高肝细胞的存活率(P<0.05),而MDA含量和SOD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II组相比,V组中400 μg/mL虎杖提取物效果优于其他2个浓度组,可以极显著降低培养液中GOT值(P<0.01),显著降低培养液中LDH值(P<0.05),显著提高肝细胞的存活率(P<0.05),但GPT值、MDA含量、SOD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II组相比,VI组中800 μg/mL虎杖提取物效果优于其他2个浓度组,能极显著降低培养液中GOT、GPT、LDH在肝细胞中的释放(P<0.01),显著降低培养液中MDA含量(P<0.05),显著提高肝细胞的存活率(P<0.05)。综合以上结果,以VI组中800 μg/mL的虎杖提取物效果最好,能有效抑制CCl4所造成的肝细胞损伤,其机制可能与其抗氧化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2.
湘西虎杖抑菌成分提取及其抑菌活性研究初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乙醇作溶剂,对湘西虎杖抑菌活性物提取条件进行研究,通过抑菌实验得到最佳提取条件为A3B2C3,即90%乙醇、60℃、3h, 该条件下的提取物对细菌生长的抑制活性最强,但对酵母菌无明显的效果,对三种受试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为0.25~ 0.5g/ml。提取物经85℃、100℃,15 min 或pH2~8 处理后仍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其乙酸乙酯萃取物对三个菌都有较强的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3.
王辉  杜惠蓉 《绿色科技》2014,(11):245-246
研究了微波法提取虎杖中的白藜芦醇,通过正交实验初步确定微波功率、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4个因素对提取效果的影响并确立最佳的提取工艺条件为:微波功率700W ,乙醇浓度70%,料液比1∶20,微波时间20min。  相似文献   
4.
TLC法测定虎杖中白藜芦醇的含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建立了虎杖白藜芦醇含量测定的薄层扫描分析方法:以硅胶G为薄层吸附荆,氯仿:丙酮:乙酸:水(4:4:0.5:0.2)为展开剂,在紫外灯(365nm)下观察荧光斑点,在365n/n处并进行扫描测定,线性方程为:Y=(13.826S’10^-6)-0.8698(Y为白藜芦醇浓度ug/ml,S为峰面积)。并对虎杖茎、根、叶进行了含量测定。结果表明:用TIC法测定虎杖中白藜芦醇含量方法简便、快捷、准确度高、重复性好。虎杖鲜根茎中含量达0.548%。  相似文献   
5.
虎杖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及通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虎杖主要农艺性状间及其与单株产量间的相关关系,为虎杖育种和高产栽培提供参考,对采自川渝两地19份虎杖资源的主要农艺性状进行相关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9个主要农艺性状与单株产量(y)的相关系数绝对值为主根粗(x8)茎叶鲜重(x9)分枝数(x4)茎粗(x2)主根长(x6)冠幅(x5)株高(x1)主茎叶数(x3)侧根数(x7)。最佳回归方程y=-84.867+6.900x3-46.376x4+1.238x5+225.457x8+0.983x9,R2=0.909,F=23.988**,即主茎叶数、分枝数、冠幅、主根粗和茎叶鲜重是影响虎杖单株产量的主要因素。茎叶鲜重对单株产量的直接效应最大,其次是分枝数,第三是主根粗。茎叶鲜重、分枝数和主根粗是虎杖品种选育的主要目标性状和高产栽培的主攻方向。虎杖高产株型为茎叶茂盛,分枝数较少,主根较粗,主茎叶数、冠幅适中的植株。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引进四川省峨眉山的角倍蚜进行人工养殖试验,并研究其生物学特性.试验结果表明:角倍蚜在人工养殖条件下可以在闽北林区完成它的生活史并在盐肤木翅叶上致瘿产结角倍.  相似文献   
7.
虎杖(Polygonum cuspidatum Sieb.et Zucc.)是富含芳香族聚酮化合物的药用植物,Ⅲ型聚酮合酶(Polyketide synthase,PKS)对芳香族聚酮化合物的合成起重要作用。为了研究虎杖Ⅲ型聚酮合酶基因Pc PKS1的功能,分别选取Pc PKS1基因的编码区保守序列(574 bp)和3′端非编码区特异序列(209 bp)作为干扰片段。将选定的干扰片段,分别以正向和反向插入到p YLRNAi载体中GUS基因内含子的两侧,以形成hp RNA表达盒,成功构建了以组成型Ca MV35S为启动子,以潮霉素抗性为筛选标记的RNA干扰表达载体p YLRNAi-CDS和p YLRNAi-UTR,并将载体导入农杆菌LBA4404中。  相似文献   
8.
真菌诱导子对虎杖愈伤组织中白藜芦醇合成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源于黑曲霉(Aspergillum niger)、啤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青霉(Penicillium sp.)及灰色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的真菌诱导子对虎杖愈伤组织进行诱导处理,研究其对愈伤组织中白藜芦醇合成的影响,采用HPLC测定白藜芦醇含量。结果表明,4种真菌诱导子中,以黑曲霉诱导子的诱导效果最好,在愈伤组织继代培养后第14天加入100mg/L的黑曲霉诱导子,引入后第6天愈伤组织中白藜芦醇含量比对照高2.25倍。黑曲霉诱导子对虎杖愈伤组织中白藜芦醇的积累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浮床栽培虎杖对吉富罗非鱼养殖池塘的水质、底质的净化作用。[方法]2016年5—10月测定了水体TOC、COD、Chl、TN、NH_4~+-N、NO_2~--N、NO_3~--N、TP、PO_4~(3-)-P和底泥TOC、TN、TP,研究种植虎杖对吉富罗非鱼养殖水质和底质的影响。[结果]2016年5月,虎杖塘浮床区和敞水区TOC、COD、Chl、TP显著下降;6月浮床区和敞水区TOC、COD、Chl、TP显著下降,浮床区NH_4~+-N、PO_4~(3-)-P显著下降;7月,浮床区和敞水区COD显著下降,且浮床区TOC、Chl显著下降;8月,浮床区和敞水区COD、TN显著下降,浮床区TOC和敞水区NH+4-N显著下降;9月,浮床区和敞水区TOC、COD、Chl、TN显著下降;10月,浮床区和敞水区COD、Chl、TN显著下降,浮床区TOC和敞水区NH_4~+-N显著下降。6—8月虎杖种植塘底泥TOC显著增加,6月底泥TN显著增加,7—10月底泥TN显著降低,6、8—10月底泥TP显著降低。[结论]虎杖种植能降低水体中TOC、COD和Chl,降低底泥TP和TN,种植前、后期能分别降低水体中TP和TN,且能显著提高其总产量和成活率,降低其饵料系数和相应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0.
林玉桓  李晶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7):8986-8988
[目的]筛选虎杖(Polygonum cuspidatum Sieb.et Zucc.)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物质。[方法]对中药虎杖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进行测定,并对其活性物质进行了初步分离。[结果]虎杖水提物浓度为50 mg(生药)/ml时,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抑制率达68.5%,IC50约为37 mg/ml。虎杖水提物是α-葡萄糖苷酶的非竞争性抑制剂,抑制常数Ki为33 mg/L。采用层析分离得到了虎杖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初步鉴定为多糖物质。[结论]该研究为植物源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开发奠定了基础,对发现高效、安全的降低餐后血糖新药物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