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41篇
农学   4篇
  1篇
综合类   59篇
农作物   4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1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茶秆竹高生长模型的比较及组合选择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 5种 S增长模型的比较及组合选择 ,结果表明 :S增长模型都具有单调性、渐近性和拐点 ,此特征能客观地反映诸多自然和经济规律 .通过一定的加权组合 ,用多个增长模型来反映 S变化过程 ,可以提高拟合的精度 ,多个模型的组合要优于单个模型 .用加权模型可以很好地反映茶秆竹的高生长过程 ,在实际生产中可选择 yp2 或 yp 3 组合  相似文献   
2.
茶秆竹林叶面积指数与生物量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探索茶秆竹叶面积指数与生物量的关系,本文应用多种数学模型对茶秆竹林叶面积指数与年龄、胸径、立竹密度、留枝盘数等因子的相关性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叶面积指数与生物量紧密相关,当叶面积指数为7.47时,茶秆竹生物量最大。本文同时建立了叶面积指数与胸径、立竹密度的关系表,以为生产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茶秆竹生物量模型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在标准地调查的基础上,应用多种数学模型对茶秆竹各器官生物量进行相关性分析,建立了茶秆竹各器官间的咽归模型。可用于一定立地条件下的茶秆竹的生物量估测。  相似文献   
4.
珍稀濒危植物──蝟实果实形态构造特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国家三级保护植物实(KolkwitziaamabilisCraebn)果实的形态结构特点进行了研究,并就其种子形态结构特点与植物珍稀濒危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研究结果表明 :(1)“谷雨”至“立夏”是茶秆竹的出笋期 ,历时 40d左右 ,在出笋后 10~ 2 5d ,是出笋高峰期 ,约占出笋总数的 71%~ 84%。幼竹高生长呈慢—快—慢 3个阶段。 (2 )竹鞭垂直分布浅 ,一般在 0~ 30cm的土层中。全劈、全锄、浅翻、浅翻加施肥可明显促进竹鞭生长和笋芽分化 ,且以浅翻加施肥效果最佳。 (3)立竹度与新竹数量、平均胸径、平均高均呈现开口向上的二次抛物线关系。 (4 )合理留笋长竹时间应为出笋盛中期。施用发笋肥可提高笋产量。 (5 )竹 阔叶树混交林经营应保留一些固氮树种和珍稀树种 ,清除“老狼木”、“霸王木” ,对影响竹林繁衍和发育的伴生树种要进行强度修枝。 (6 )野生茶秆竹林 ,应在留足新竹基础上采收春笋 ,积极进行抚育性采伐 ,调整竹林结构 ,选择合适的垦复措施。 (7)丰产竹林的合理年龄结构是 1~ 3年生立竹各占 1/ 3,或 1~ 4年生立竹比例为 3∶3∶3∶1。中下坡合理立竹数为 10 5 0 0~ 135 0 0株 /hm2 ,上坡为 15 0 0 0~ 16 5 0 0株 /hm2 。  相似文献   
6.
猬实植物群落外貌和物种多样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国家三级保护植物猬实进行群落外貌和物种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猬实对生态环境要求不严,群落组成简单。3个分布区灌木层和草本层的物种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都表现为:山西永济雪花山>山西夏县泗交林场>陕西华阴华山。总结了影响猬实种群拓展的4个因素。  相似文献   
7.
茶秆竹竹鞭生长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茶秆竹鞭系结构的研究 ,结果表明 ,茶秆竹鞭系结构较为合理 ,鞭系以介于 4~ 8m的中型鞭为主 ,幼壮龄鞭段主要分布在 0~ 30 cm的土层中 ;2~ 4级的鞭系占 5 1.9% ,二侧分叉的鞭段数占优势 ,随着鞭龄的增大 ,分叉趋于复杂 ;竹林以壮、中龄鞭为主 ,鞭龄与鞭级呈反相关 ;鞭芽的死亡率较高 ,壮龄鞭的成竹率可达 2 6 .2 5 %。据此 ,控制竹林密度 ,调节鞭系结构 ,清除老鞭 ,提高壮、中龄鞭比例是竹林抚育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8.
以珍稀植物猬实的休眠芽为外植体进行快速繁殖研究。结果表明,诱导丛生芽的最适培养基为 MS+2·00 mg/L 6 BA+0·10 mg/L NAA;增殖培养最适培养基为 MS+2·00 mg/L 6 BA+0·05 mg/L NAA;生根培养最适培养基为1/2MS+0·20 mg/L NAA+0·30 mg/L IBA+0·01 mg/L 2,4 D;生根苗移栽温室45 d 成活率达100%。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温度对蝴蝶兰生殖生长的影响,以‘0448’、‘空港盛世’和‘枫叶’3个蝴蝶兰品种为试材,采用叶绿素荧光测量方法和统计学方法,对不同温度处理下蝴蝶兰抽花梗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蝴蝶兰花芽分化需要经历春化作用,26/18℃(日/夜)处理可使3个品种在1个月内启动花芽分化,而29/21℃(日/夜)处理的对照组均无抽梗。(2)低温处理导致Fv/Fm降低,Fo增高,叶绿素荧光参数能敏感地反映低温引起植株光合机构变化的情况,可间接地作为快速鉴定蝴蝶兰花芽分化进程的指标,预测蝴蝶兰的抽梗期和花期。  相似文献   
10.
介绍漳州市发展蝴蝶兰的优势及产业现状,分析漳州市蝴蝶兰产业在品种、栽培技术、管理体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就漳州市蝴蝶兰产业的发展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