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12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4篇
  4篇
综合类   34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8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新疆荒漠绿洲生态区各玉米主产区玉米茎腐病田间最新发生分布与危害,为新疆灌溉玉米产区玉米茎腐病科学监测与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5点随机取样法系统调查新疆南北疆6个地州市17个县市区玉米茎腐病的最新发病情况,并综合分析栽培模式、品种因素与其发病程度的关联性。【结果】新疆荒漠绿洲生态区玉米茎腐病平均病田率为77.32%,平均病株率为39.66‰,其中北疆春播玉米产区(97.22%、51.86‰)显著重于南疆复播玉米产区(30.00%、17.70‰),且各地州病害发生程度不同,博州(100%、78‰)、伊犁州(100%、68.04‰)发病最重,其次是乌鲁木齐(100%、55.50‰)、塔城地区(93.33%、38.80‰)中度发生,而昌吉州(92.86%、13.43‰)、喀什地区(30%、17.70‰)整体发病较轻。以县市为单位统计,全疆范围内新源县危害(100%、126.2‰)最重,其次为博乐市(100%、117.14‰),而伽师县、疏勒县、疏附县暂未发现玉米茎腐病发生。商品玉米平均病株率(48.12‰)是制种玉米(15.56‰)的3.09倍。4种栽培模式(滴灌覆膜、滴灌无膜、漫灌覆膜、漫灌无膜)的病株率无显著差异(P>0.05),滴灌覆膜(95.12%)、漫灌覆膜(31.82%)分别低于滴灌无膜(100%)、漫灌无膜(69.77%)。【结论】玉米茎腐病在新疆各玉米主产区普遍发生且北疆重于南疆。商品玉米品种整体抗病不强,覆膜栽培条件有利减轻病害发生。  相似文献   
2.
摘要:为了解郑州市发病犬大肠杆菌对氨基糖苷类药物高度耐药的16S rRNA甲基化酶流行情况,本研究测定了分离自河南郑州市宠物医院发病犬的123株大肠杆菌对氨基糖苷类代表药物阿米卡星的敏感性;分别设计6种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特异性引物,对耐药分离株进行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PCR扩增检测。检测结果显示,在发病犬大肠杆菌中仅检测到armA和rmtB,其检出率分别为3.25%(4/123)和38.2%(47/123)。其中,有3.25%(4/123)的大肠杆菌可同时检测到armA和rmtB。这些结果提示,此地区发病犬大肠杆菌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以rmtB为主。病犬细菌一旦携带这些耐药基因,可导致对氨基糖苷类药物高度耐药,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3.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产量损失估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人工接种,造成不同病情小区及病丛,产量损失测定结果表明,水稻细菌性条斑病主要通过降低水稻结实率和千粒重而造成产量损失。病害引起的产量损失与病叶率及其严重度有关,经相关及回归分析发现,产量损失率与病叶率及其严重度乘积成线性相关关系,据此得产量损失模型y=5.0179+0.0831x.  相似文献   
4.
人参黑斑病的研究——Ⅰ.损失调查、病原菌及发病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参黑斑病可使参根减产0.4~1.6倍;重者达10倍以上。人参黑斑病菌Alternaria panax whetz.原取名西洋参;经测定辽宁的分主孢子尺度明显偏大。接种和调查29种杂草,在参场内未见其它奇主.分生孢子萌发的起点温度为1℃±;最适为20~25℃。孢子以在人参叶汁、1%糖水、露水和饱和湿度下萌芽率最高:在蒸馏水、自来水中萌芽率最低;土壤对孢子萌发有强烈抑制作用。病害的侵染来源是分生孢子,以穿透方式侵入,潜育期24~48小时,接种3~6天产生孢子,且病部可反复多次产生,每平方厘米病叶可产孢4,107~51,120个;越冬病叶也可再次产生孢子和造成侵染。孢子没有休眠期,随时可以萌发侵染,但不能为害木质化的茎秆。黑斑病具有小区内局部流行特点。孢子体形大,浮动传播较差,田间菌源的多少与发病成正相关。据辽宁的气象条件,人参产区是黑斑病的长发区。  相似文献   
5.
稻粒黑粉病病穗率与病粒率的关系及其分级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田间调查的数据,分析了稻粒黑粉病病穗率与病粒率的关系和发生程度的分级标准。结果表明,病穗率与病粒率的关系以指数函数拟合较好;在病穗率小于80%左右时可以用直线方程拟合。病害发生程度可分为5级。  相似文献   
6.
不同移栽期对烟草黑胫病和花叶病发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曾琛  陈庆园  彭杰  向红琼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2):2479-2481
烟草黑胫病和花叶病是我国烟草的两种重要病害,经常因普遍发生而给烟草生产带来重大损失.为了研究移栽期对这两种病害发生的影响,根据烟草移栽期不同设置4处理,在上部烟叶基本成熟时记录分析各处理烟草黑胫病、花叶病的发病情况.结果表明,移栽期提前和推迟对烟草黑胫病和花叶病发生均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7.
植物叶片智能分析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避免农作物病害智能诊断过程中人为主观因素的影响,客观准确的表达叶片信息,利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和农业植保专家知识相结合,设计了适合于大田作物的植物叶片图像处理与分析系统。该系统主要包括植物叶片几何失真校正模块,几何特征计算模块、颜色识别模块以及病害区域识别模块;以校正后非线性失真现象的叶片图像为基础,实现了叶片几何特征值和颜色值的计算,并提取其病斑区域图像。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满足病害智能诊断要求,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8.
在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切断传染路径是重要的传统防治方法。松干线虫的主要传染媒介是松墨天牛,伐除病死木、熏蒸方法处理残余伐根、诱捕器捕杀天牛成虫3种方法相结合,处理染病林分,并和没有进行处理的林分进行比较,试验表明,染病个体植株数明显下降,松墨天牛虫口密度大幅度降低。基于这样的思路,设计了试验方案,收集大量数据,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得出结论,为松干线虫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Management of banana xanthomonas wilt (XW) (caused by 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 musacearum, Xcm) has been impeded by poor adoption of control options that are complex, cumbersome and costly. To improve XW management,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Xcm survival and latent infections in subsequent generations, survival of latently infected planting materials (suckers), incidence of latent infections in symptomless plants in mats having diseased plants, and XW status across farms and markets in districts previously devastated but currently endemic. On‐station experiments were protected from new infections. Latent bacteria at low levels were detected in up to 20% of the third generation suckers, with a significant (< 0·05) reduction (43–20%) in subsequent generations. Only 3–6% of latently infected suckers succumbed to XW. Incidence of Xcm in symptomless suckers from farmers' fields (with up to 70% incidence) was low (3%) while it increased (8–25%) with disease severity in mats in controlled experiments. In the surveyed districts, incidence had significantly declined with yields observed to have recovered relative to earlier reports, although latent infections remained high. This study provides evidence that if new infections are prevented, fields with high XW incidence can be rejuvenated. It showed incomplete systemic movement of Xcm in mats coupled to a gradual decline of bacterial load in subsequent generations to levels that cannot initiate disease. These studies explain the current successes in farms practising single diseased plant removal instead of whole mat rouging, and gives hope to farmers lacking access to clean planting material.  相似文献   
10.
五种牧草及三种草坪草种子寄藏真菌检测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龚月娟  李健强 《草业学报》2004,13(5):116-120
采用PDA平皿法和滤纸法检测了市售5个牧草品种和3个草坪草品种种子样品寄藏真菌的情况,并就分离获得的真菌对种子出苗及幼苗生长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供试种子样品带菌率为0~70.5%,分离获得的35个真菌分离物大多属于镰刀菌(Fusarium spp.)、链格孢菌(Alternaria spp.)、蠕孢菌(Helminthosporium spp.)、小核菌(Sclerotium sp.)、匍柄霉菌(Stemphylium spp.)和曲霉菌(Aspergillus spp.).供试样品中假俭草和波多马各(鸭茅)种子带菌率较高,在PDA平皿检测中其未经表面消毒处理的种子带菌率分别为48.4%和70.5%,表面消毒处理种子带菌率分别为40.8%和28.8%,分离获得的种子寄藏真菌对假俭草和波多马各种子出苗及幼苗生长的影响较小.圣地亚哥(南苜蓿)和菊苣种子带菌率较低,但分离获得的真菌对其种子出苗和幼苗生长的影响较大.以镰刀菌与匍柄霉菌接种过的南苜蓿种子出苗率分别比未经表面消毒且未接种真菌的对照低44.0%和21.7%,出苗后的病苗率分别为22.7%和29.7%;以链格孢菌与曲霉菌接种过的菊苣种子的出苗率分别比未经表面消毒且未接种真菌的对照低22.0%和27.5%,出苗后的病苗率分别为2.3%和29.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