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2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61篇
林业   97篇
农学   29篇
基础科学   67篇
  219篇
综合类   112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马涛 《中国农学通报》2020,36(35):134-138
研究裂解温度对污泥生物质炭基础理化性质的影响,为安全、合理、高效处置污泥提供理论依据。将干燥污泥分别在200、300、500、700℃下进行热裂解处理(SBC200、SBC300、SBC500、SBC700),获得污泥生物质炭,测定其基础理化特性。结果表明:不同温度制备的污泥生物质炭表面颗粒结构完好,孔径范围均集中在10~50 μm,其中低温生物质炭SBC200表面较光滑,最可几孔径和中值孔径最大,分别为20.1 μm和14.8 μm,高温生物质炭SBC700表面较粗糙,比表面积最大,为5.98 m2/g。随裂解温度的提高,污泥生物质炭的产率、含水量、电导率、挥发分、阳离子交换量显著下降,全碳、氧、全氮、氢含量、有效磷和铵态氮均逐渐降低,pH和灰分含量显著增加。将污泥制备成生物质炭,是安全处置污泥的有效途径,低温制得的污泥生物质炭具有更大的提高土壤肥力的潜力,而高温制得的生物质炭在改良土壤酸性的应用上具有更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2.
李钢  舒新前  毕东东  丁兆军  张蕾  张磊 《农机化研究》2007,(11):155-158,163
在实验室自制固定床热解反应器中,选择了两种煤(神华煤和灵武煤)和3种生物质(花生壳、核桃壳和木屑)作为实验材料,定量化分析比较了恒温热解和同温热解停留时间对煤与生物质热解产氢及热解油、热解焦产率的影响.研究认为:实验用煤与生物质催化热解表现出基本相同的热解趋势,即提高热解温度和延长热解时间(对生物质添加合适催化剂)都有利于产氢;对煤而言,提高热解温度和延长热解时间还利于热解油生成,但对生物质而言,效果不很明显.  相似文献   
3.
生物质热解液化制取燃油的综合效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我国,生物质能是一种重要的可再生能源,储量巨大,但由于其能量利用率不高,绝大多数还是低效率的直接燃烧.根据现有的技术条件和发展趋势,可将这些生物质在产地进行热解液化处理,建立生物燃油生产工厂,得到的生物燃油可以直接应用或再处理.为此,针对生物质热解液化技术的推广应用所带来的巨大综合效益进行了较全面的阐述和分析,以期对今后生物质热解液化技术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Purpose The goal of our study was the evaluation of a practical method for the recording of flash electroretinograms (ERGs) in sedated, standing horses with the DTL? microfiber electrode. Methods The horses were sedated intravenously with detomidine hydrochloride (0.015 mg/kg). The pupil was dilated and the auriculopalpebral nerve was blocked. The ERGs were recorded with the active electrode on the cornea (DTL?), the reference electrode near the lateral canthus, and the ground electrode over the occipital bone. The light intensities of the white strobe light were 0.03 cd·s/m2 (scotopic) and 3 cd·s/m2 (scotopic and photopic). Photopic and scotopic single flash and flicker responses to Ganzfeld stimulation were recorded. During the 20‐min dark adaptation period the retina was stimulated every 5 min with the 0.03 cd·s/m2 single flash. Results The median b‐wave amplitudes and implicit times were 38 µV and 33 ms (photopic cone‐dominated response), 43 µV and 63 ms (5‐min dark adaptation), 72 µV and 89 ms (10 min), 147 µV and 103 ms (15 min), 188 µV and 109 ms (20 min, 0.03 cd·s/m2, rod response), and 186 µV and 77 ms (20 min, 3 cd·s/m2, maximal combined rod‐cone response). A steady increase in amplitude and implicit time was noted during dark adaptation. No oscillatory potentials could be isolated. Conclusions The use of detomidine hydrochloride sedation and the DTL? microfiber electrode allowed the recording of good quality ERGs. This protocol should permit the detection of functional problems in the retina without the risk involved with general anesthesia.  相似文献   
5.
竹材居里点快速热裂解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JHP-5型居里点裂解仪,在358、445、590和670℃4种居里点温度下快速热裂解竹材,通过GC-MS在线分析裂解产物。结果表明竹材居里点裂解液相主要产物为糠醛和酚类物质,其中445℃时2,3-二氢苯并呋喃的相对含量多达21%,并且液相主要产物的相对含量随温度的提高呈现先增后减的变化规律,裂解温度为445~590℃更利于液相产物的生成。裂解机理分析得知糠醛是由纤维素和半纤维素裂解产生,而酚类物质则来源于木质素。  相似文献   
6.
木质原料热解及活性炭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椰壳为代表原料进行热解研究,用热重分析法分析了椰壳热分解的机理。与一般木质原料一样,椰壳也是由半纤维素、纤维素和木质素构成,椰壳中的半纤维素的分解温度在200~260℃,纤维素的分解温度在260~295℃,木质素的分解温度在295~320℃。本研究还探讨了椰壳炭的孔结构参数,炭化温度425~720℃,其微孔容积为0.124~O.222mL/g,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椰壳炭的表面形貌,椰壳在热分解时,细胞壁分解形成了微米级的大孔,并保留了椰壳的纤维状结构。采用离子发射光谱,分析了椰壳炭的微量元素组成,主要有铝、钡、铁、镁、钙、硅等。  相似文献   
7.
生物质热解液化技术研究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生物质热解液化技术是把低能量密度生物质转化为高能量密度液体产物的一种新型生物质能利用技术。该技术很大程度上能缓解当今社会的能源危机以及环境污染,是人类开发可再生资源的一种非常有效的途径。本文简要介绍了国内外对这一技术的研究及其进展。  相似文献   
8.
转锥式生物质闪速热解液化装置是当今研究的一个热点,也是一种很有前途的生物能利用技术,其反应器的生产能力是该装置设计和推广的一个重要参数和指标。本文着重研究了转锥式反应器生产能力的计算方法,为转锥式反应器的设计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9.
生物质快速热解装置主反应器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阐述了现有的生物质热解液化技术中主反应器的研究现状,分析了相应的优势与不足。介绍了在以转锥式快速热解液化设备所做的实验中所总结的问题及经验,提出了未来需要研究的问题,并预测了今后的研究方向,为生物质新能源的研究开发及生产探索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木材热分解动力学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用TG-DTA热分析联用技术测定了4种常用木材的TG-DTA-5曲线,并用热动力学方法处理的TG曲线,获得了相应动力学参数。发现各种木材在干燥阶段和煅烧阶段的热性质大致相似,而炭化阶段的热性质则因木材人化学组成不同而有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