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30篇
农学   20篇
基础科学   1篇
  5篇
综合类   38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7篇
园艺   12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腾冲过路黄的物候期进行观察,并绘制出物候图谱。测定其各器官生长动态,结果显示:腾冲过路黄的根系集中分布层深度为10~26 cm,其茎含水量平均为82.02%,叶含水量平均为79.87%,根含水量平均为85.68%。采用相关分析及建立生物量一元线性回归方程,茎、叶、根的生物量(干重Y)可分别用Y=0.0213X4.3369、Y=0.0565X3.9657、Y=0.0382X3.517来推测。  相似文献   
2.
山杏是辽宁朝阳地区主要的经济林树种,但结实率低。为解决这一问题,选取不同坡向、坡位(东北坡、东坡下腹、北坡、东坡上腹和南坡)的山杏林分,调查开花物候期和坐果率,研究不同气象因子对山杏坐果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阳坡开花期最早,半阴坡略延迟,阴坡最晚。受温度、光照、相对湿度及风速影响,不同坡向的坐果率差异较大,即东北坡东坡下腹北坡东坡上腹南坡,同一坡向(东坡)的下腹要高于上腹。  相似文献   
3.
针对北方地区核桃受晚霜危害制约生产效益的问题,在渭河平原中部选择避晚霜品种及适宜的授粉品种,对12个早实核桃品种物候期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不同早实核桃品种物候期各异.早实核桃各物候期(除展叶期)均与有效积温呈极显著正相关.“辽核3号”、“辽核4号”、“香玲”、“鲁光”、“扎343”、“维纳”、“吐来尔”、“强特勒”为雄先型品种;“西林2号”、“西扶2号”、“温185”、“中林5号”为雌先型品种.“西林2号”、“西扶2号”、“中林5号”、“维纳”、“吐来尔”和“强特勒”雌雄花期部分相遇;“香玲”、“鲁光”、“辽核3号”、“辽核4号”、“温185”、“扎343”雌雄花期不相遇;“西林2号”、“西扶2号”、“香玲”、“鲁光”、“扎343”可为“辽核3号”、“辽核4号”、“温185”授粉;“扎343”和“温185”可以相互授粉.“香玲”、“鲁光”、“扎343”的雌花期基本能避开晚霜危害;“维纳”、“吐来尔”、“强特勒”能避开晚霜危害,是渭北栽培核桃的首选品种.  相似文献   
4.
双垄全膜马铃薯套种豌豆对马铃薯生育期及病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双垄全膜马铃薯套种针叶豌豆的栽培模式下,研究了其对马铃薯的生育期及病害的影响。结果表明,马铃薯在双垄全膜栽培条件下出苗、现蕾、开花及成熟都较露地有所提前。在病害方面,覆膜使马铃薯早疫病的发生加重,但对晚疫病的发生有很好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近150年北京春季物候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对北京春季6种物候的计算得出其代表性指标一山桃始花期,并分析物候对气温变化的响应模式。根据气温变化态势,将历史时期气温和物候资料划分为4个时间段,并采用u检验论证时间段间具有显著性差异,分析物候期对气温变化的响应模式和机制,得出:物候期的提前与推迟对温度的增高与降低的响应是非线性的,在同等增、降温幅度下,因降温而导致的物候期推迟幅度较因增温而导致物候期提前幅度小;平均气温增高1℃,北京春季物候期提前2.8—3.6d。并估算了未来北京春季物候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6.
陈坚 《林业科技开发》2012,26(3):122-124
以朱砂根及其变种红凉伞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大田栽培方式下,朱砂根及其变种红凉伞在上海地区的生长习性和物候期表现,观测和记录朱砂根各时期花芽形态特征,研究了朱砂根在上海地区花芽分化过程。结果表明:大田栽培下,朱砂根的萌芽、开花和坐果等物候期都比其变种红凉伞晚,但它们的各物候期持续时间一致。通过对大田栽培的朱砂根花芽分化期观察,认为朱砂根在上海地区花芽能够正常分化,花器官能够正常分化和发育,分化时期为4—5月。  相似文献   
7.
黑杨派杨树新无性系物候期及生物学特性观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黑杨派杨树I-63杨和I-69杨人工杂交获得的优良单株LH04-13,以I-69杨、I-63杨、南林895、中石7号杨等为对照营建试验林,观测研究各无性系萌芽展叶、生长、封顶落叶、开花结实等物侯期及生物学特性适应性、抗逆性等,以期为杨树无性系的选育及造林推广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内蒙古气候变化及其对主要农作物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了解气候变化对内蒙古种植业结构的影响,是有效制定应对措施和政策的重要依据。本文以全区4个主要产粮区为代表,利用近50a的气候资料和近27a作物生育期资料,分析了当地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对主要作物物候期和种植面积的影响。结果表明:近50a来,内蒙古主要农业区温度明显升高,≥10℃积温增加了350-570℃.d,河套灌区和大兴安岭东麓地区增温幅度大于阴山北部丘陵区和科尔沁地区。东西部地区的降水量变化差别较大,科尔沁和大兴安岭东麓地区生长季降水量减少了44.0mm和55.0mm,河套灌区和阴山北部丘陵区则增加了10.4mm和2.4mm。玉米春季物候期提前,秋季物候期推后,物候期延长了10-20d,大兴安岭东麓延长最为明显;春小麦和大豆则由于温度升高加快了发育进程,表现为全生育期缩短;马铃薯全生育期变化不明显,但可收期普遍延迟。玉米、马铃薯种植面积扩大,春小麦种植面积减小,玉米种植界限向北延伸等与气候变暖的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9.
河西荒漠草原花棒不同栽植密度旱作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在甘肃高台县荒漠草原区按照不同密度(2 m×2 m、2 m×3 m、3 m×3 m、3 m×4 m)移栽花棒Hedysarum scoparium 200 hm2,设定样方连续4年观测成活率、分枝数、高度、冠幅、生物量等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3 m×3 m、3 m×4 m为花棒的最佳移栽密度,在此密度下,花棒生长旺盛,枝条茂密,根系发育良好,丛间物种数增加,盖度提高,固沙效果明显。大于此密度,花棒植株低矮,生长缓慢,丛间原有物种消失,固沙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10.
优良灌木树种的引种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引进灌木树种的物候期、生长规律、抗旱性、抗寒性进行研究,各树种之间差异较大,美国李、银水牛果、欧李,北美稠李生长表现良好,抗寒、抗旱性强,适宜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发展;西部沙樱、针叶樱桃,当年生长表现较好,第2年春季有抽梢现象,抗寒性、抗旱性居中;美洲朴、毛核木当年新梢生长量大,第2年春季地上部分全部抽梢,抗旱性、抗寒性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