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49篇
  免费   223篇
  国内免费   178篇
林业   964篇
农学   362篇
基础科学   31篇
  187篇
综合类   1876篇
农作物   361篇
水产渔业   8篇
畜牧兽医   169篇
园艺   153篇
植物保护   139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84篇
  2021年   92篇
  2020年   89篇
  2019年   114篇
  2018年   59篇
  2017年   122篇
  2016年   148篇
  2015年   150篇
  2014年   259篇
  2013年   229篇
  2012年   310篇
  2011年   285篇
  2010年   239篇
  2009年   220篇
  2008年   169篇
  2007年   183篇
  2006年   145篇
  2005年   174篇
  2004年   152篇
  2003年   119篇
  2002年   95篇
  2001年   99篇
  2000年   82篇
  1999年   64篇
  1998年   67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62篇
  1994年   58篇
  1993年   45篇
  1992年   39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6年   2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7~1999年对收集引进的22个枣品种进行生长和结果情况调查及物候期定点预测,以大荔圆枣为对照,从丰产性、品质、抗性(抗裂果)、单果重、结果整齐度5个方面进行综合评比,筛选出适宜我省发展的不同用途的枣树优良品种12个,为黄土高原红枣产业化发展提供了品种依据。  相似文献   
2.
黄晓东 《西北林学院学报》2004,19(4):150-151,161
为了改进意大利杨木单板的干燥质量,采取有规律切断意大利杨木单板的部分纤维。实验证明,采用此种柔化处理过的意大利杨木单板的干燥质量有明显的提高,能大大提高成品细木工板的表面质量。  相似文献   
3.
模糊评分法在高羊茅品种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1999--2001年对引进和培育的高羊茅新品种(系)在喀斯特生态区进行品种比较试验。观测记裁各参试品种的性状表现,对春、夏、秋、冬4个季节的观测结果,用模糊评分法Ⅲ进行分析比较,并按综合评价值的大小排序a结果高羊茅“98--1”的综合评价值最大,排第一名,依次是猎狗5号、矮星2号、凌志(对照),其余参试品种排名次后。认为用模糊评分法对高羊茅品种进行分析评价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杨、桦林抚育改造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黑龙江省东部山区10个林业局、427块标准地、1712株解析木的调查研究,得到了杨、桦林的树高、胸径和材积生长曲线,并编制了杨、桦林的抚育间伐控制图。  相似文献   
5.
1995~2000年,对杨干象对杨树生长的影响和防治指标进行了研究。结果认为,不同虫口密度对杨树生长的影响明显,通过建立虫口密度与杨树生长(树高、胸径、材积)损失率回归预测模型表明,随着虫口密度的增加,胸径、材积生长明显下降,其关系呈直线、对数回归关系;高生长总的趋势是下降的,呈多项式回归关系;杨干象防治指标确定为:5年生以下杨树为2头/株,6~8年生杨树为3头/株,9年生以上杨树为4头/株。  相似文献   
6.
干椒1号是由母本二金条-12-6-4和父本羊角-2-3配制的一代杂交种。该品种早熟,高抗病毒病、疫病,耐寒、耐热、耐湿、耐瘠。果实细长羊角形,青椒绿色,老熟果鲜红色,果皮薄、籽少、味辣,易脱水,晒干率高,宜作晒干椒或鲜食。一般667m^2产鲜红椒2500kg,或干椒800kg。全国各地均宜种植,特别适宜嗜辣、习惯晒干椒的地区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不同基因型黑杨无性系植株净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与光合主体叶面积在时间和光强上进行累计积分来计算植株日CO2固定总量P。由于净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不易准确测得,故以光响应曲线和光强的日变化来推测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对P值和生物量的相关性研究表明,二者的相关性很高。且认为可以用计算出的P值作为评估苗木生产潜势的指标之一,这为育种中生产力的早期选择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相似文献   
8.
黄麻(新、引进)品种在闽南地区的产量(鉴定)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洪建基  曾日秋 《中国麻业》2006,28(3):128-132
通过对中国农科院麻类所新选育的3个黄麻圆果种和12个国外引进的黄麻优异品种进行2002-2005年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C90-2、C90-6、C89-6比对照种粤圆五号增产14.97%-19.34%,均达极显著水平。O-3、O-1、O-3(红茎)比对照种宽叶长果增产32.02%-34.21%,均达极显著水平。O-4(Ⅱ)比对照种增产12.28%达显著水平。C-1、C-5比对照种粤圆五号增产11.90%和7.82%。且主要经济性状优良,抗病力强。黄麻品种C90-2、C90-6、C89-6、O-3、O-1、O-3(红茎)、0-4(Ⅱ)、C-1和C-5适合于福建闽南麻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9.
应用我国7个鉴别品种,鉴定了1980~1981年由我省7个地区37个县(市)采集分离的387个有效单孢菌株,区分为7群29个小种,其中ZB群为优势小种群,ZB_(15)为优势小种。 1975~1978年福建省稻瘟病菌生理小种区系组成相似,至1981年便发生了变化。但主要小种类型并无什么变化,而是小种组成比和地理分布范围的变更。其特点是侵染我省大面积栽培的珍尢系统品种的ZB群小种迅速增加,地理分布范围扩大。至1981年全省7个地区均以ZB群为优势小种群,ZB_(15)上升为优势小种,取代了过去致病力弱的优势小种ZG_1。文中还对稻瘟病菌的变异和稳定性作了讨论。关键词:稻瘟病菌;生理小种;中国鉴别品种;珍龙系统品种实践证明,利用抗病品种是防治稻瘟病的一项经济有效的措施,但品种抗性与稻瘟病菌的变异、小种区系组成的变化密切相关。因此,稻瘟病菌生理小种区系组成的变化及其消长规律的研究,是抗瘟育种品种布局和品种坑性变化预测的重要基础工作。在1973~1978年对我省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报导了1980~1981年福建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的鉴定和1978、1981年小种区系组成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10.
利用DTOPSIS法综合评价番茄新品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以苏州地区2004年番茄区域试验数据为资料,利用DTOPSIS法进行综合分析,初步探讨了该统计方法在番茄新品种评价应用中的有关问题。结果表明,利用DTOPSIS法进行分析的结果与区域试验常规分析的结果基本一致,且比单用产量分析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