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4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5篇
林业   36篇
农学   23篇
  11篇
综合类   139篇
农作物   38篇
水产渔业   10篇
畜牧兽医   50篇
园艺   16篇
植物保护   1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采用比色法测定了以朱砂根(Ardisia crenata)胚、根、茎及叶等4种外植体诱导的愈伤组织中皂苷含量,筛选高皂苷含量的愈伤组织。结果表明,朱砂根的胚和根诱导出来的愈伤组织皂苷含量最高,达到24.07 mg/g和21.25 mg/g,茎和叶诱导的愈伤组织皂苷含量较低,根和茎诱导的愈伤组织生长较好。  相似文献   
2.
以“大鸡心”黄皮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茶皂素处理对黄皮相关贮藏品质及生理活性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的茶皂素处理能显著抑制黄皮果实贮藏后期褐变现象,保持较高黄皮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相对适宜的酸度,有效抑制了黄皮果实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上升,并提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其中贮藏至12 d时,低浓度处理果实PPO活性为0.39±0.03 U.g-1.min-1,低于对照组和高浓度处理组;贮藏至6 d时, SOD活性为5.07±0.08 U.g-1.min-1,显著高于对照组和高浓度处理组。而高浓度的茶皂素处理可抑制果实保护酶过氧化氢酶(CAT)的下降与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的积累。适宜浓度的茶皂素处理有利于减缓黄皮褐变并维持果实贮藏品质,提高其商品价值。而不同浓度茶皂素处理对黄皮果实在生理指标上具有不同的效果,具体应用浓度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优化文冠果叶总皂苷的提取工艺,并对其减肥降脂功效进行分析。【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并结合Box-Behnken响应面法,对文冠果叶总皂苷的提取温度、液(mL)料(g)比、乙醇体积分数进行优化。采用高脂饲料喂养小鼠建立高血脂症模型,建模4周后,以奥利司他为阳性对照,分别采用高(200 mg/kg)、中(100 mg/kg)、低(50 mg/kg)剂量组文冠果叶总皂苷连续灌胃4周,检测小鼠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HDL-C)的浓度,分析不同剂量文冠果叶总皂苷对小鼠体内胰脂肪酶的抑制作用。【结果】文冠果叶总皂苷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60 ℃,乙醇体积分数70%,液(mL)料(g)比30∶1,此时文冠果叶总皂苷得率为4.952%。对小鼠的减肥降脂试验表明,文冠果叶总皂苷对胰脂肪酶的抑制活力最高可达68.29%,且在高血脂模型中,高、中、低剂量文冠果叶总皂苷均可显著或极显著降低血清中的TC、TG、LDL-C浓度,提高HDL-C浓度,其中高剂量组的降脂作用与阳性对照药物奥利司他效果相当。【结论】文冠果叶总皂苷减肥降脂功效显著,能够有效抑制胰脂肪酶活力,降低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进而促进脂肪代谢。  相似文献   
4.
茶皂素的提取纯化及成品中茶皂素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AB-8大孔吸附树脂对茶皂素成品进行纯化,提取标准品。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进行扫描得出茶皂素标准品在205nm处出现最大吸收峰;经香草醛-硫酸显色,最大吸收波长为435nm,在539nm处有较弱的吸收峰。用自制茶皂素纯品为标样,采用香草醛-浓硫酸显色法,绘制茶皂素定量的标准曲线,测定成品茶皂素的含量为80.9%。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皂角苷对污泥中Cu和Zn去除的机制,采用化学淋洗的方法研究皂角苷浓度(0~7%)、pH(2~6)、振荡时间(0~48 h)、温度(10、25、40℃)和提取次数(1~4次)对四种生活污泥中Cu和Zn去除率的影响,分析去除前后重金属的形态,并监测去除过程中浸出液pH的变化。结果表明,单次淋洗条件下,皂角苷对Cu的去除率大于Zn;皂角苷溶液的pH对Cu的去除没有显著影响,而Zn的去除率在pH下降到2时明显增加;Cu经过6~12 h的振荡就能达到最大去除,Zn则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振荡(48 h)才能达到较好去除;提高振荡温度,Cu的去除率降低而Zn的增加;随着提取次数的增加,Cu和Zn的去除率均增加,Cu的去除以第1次提取为主,Zn的4次提取均有较好效果,用3%的皂角苷溶液连续4次提取后,Cu和Zn的累积去除率最大分别达到32.61%和39.32%;增加振荡时间、提高振荡温度、增加提取次数以及降低皂角苷溶液pH均能降低浸出液的pH。经过3%的皂角苷溶液的提取,污泥中各形态Cu的含量均减少,其中66%以上的酸溶态被去除;而Zn的酸溶态含量减少不明显,可还原态、可氧化态和残渣态均有所降低,但以残渣态的减少为主。  相似文献   
6.
钼对滇重楼生长、养分和总皂甙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采用盆栽试验,设4个施钼水平,即0、0.2、0.4、0.8 mg/kg,研究了施钼对滇重楼生长、养分元素含量和根茎总皂甙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钼相比,施钼显著提高了滇重楼株高、光合速率、生物量和根茎产量,分别以0.4、0.2、0.4、0.2mg/kg处理最高。中低施钼水平(0.2、0.4mg/kg)下,叶和新根茎氮含量呈增加的趋势,高施钼水平(0.8mg/kg)可显著降低叶和新根茎氮含量;施钼降低了叶和新根茎中的磷含量,但增加了地上茎中的磷含量;施钼增加了叶中钾含量,但降低了茎中钾含量。各施钼处理叶、地上茎、新根茎中钼含量均显著高于不施钼处理;随施钼水平的增加,各部位钼含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与不施钼相比,各施钼处理新根茎中总皂甙含量显著增加,以Mo 0.8 mg/kg处理最高。综合考虑滇重楼生长、药用部位生物量累积、钼和总皂甙含量,本试验条件下,以施Mo 0.2~0.4 mg/kg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7.
茶皂素是一种性能优良的天然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但目前使用的多为粗提物,纯度不高且含有大量色素,水溶液颜色较深,严重影响其应用范围。通过正交试验对茶皂素的纯化工艺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在0.05μm的膜孔径、0.1 MPa的操作压力和1%的料液质量分数下,样品纯度由原先的不到50%提高到83%,得率为69%。对油茶皂苷的脱色工艺进行了研究,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为:H2O2加入量9%,料液质量分数10%,pH值9,脱色温度70℃,脱色时间30 min,工艺简单易行,适宜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8.
辐照西洋参培养物皂苷次生代谢调控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不同前体、前体浓度、前体加入时期、前体作用时间、ATP浓度、烟酸浓度对西洋参芽胞愈伤组织生长及皂苷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 :0 1 %甲羟戊酸对生长有抑制作用 ,对皂苷合成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1 0 0mg L亮氨酸对生长无明显影响 ,对皂苷合成有促进作用 ;444mg L的醋酸镁对培养物生长和皂苷合成都有促进作用 ;在继代开始时加入前体皂苷含量最高 ;甲羟戊酸作用 6h皂苷产量最高 ;1 60mg LATP对生长和皂苷合成均有促进作用 ;1 0mg L烟酸利于培养物生长和皂苷合成 ;用6 0 Coγ射线辐照培养物 ,剂量为 40 0 0Gy时得到皂苷含量高于原愈伤组织 1倍的细胞系。  相似文献   
9.
西洋参总皂苷及单体皂苷对胰脂肪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首次对西洋参部皂苷及各单体皂进行了降脂活性的研究。结果表明:西洋参总皂苷较人参总皂苷对体外胰脂肪酶活性的抑制作用强,在0.5mg/mL浓度时抑率分别为90%和35.2%;人参皂苷Rc,Rb1,Rb2对胰脂肪酶少性均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在0.5mg/mL浓度时抑制率分别为100%、96%、97%、初步揭示出它们具有被开发为降血脂新药的良好前景。  相似文献   
10.
以从茶树油粕中提取茶皂素的得率为评价指标,研究提取溶剂、方法、时间、温度和料液比等因素对茶皂素得率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茶皂素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同时考察了所得茶皂素对几种果蔬采后致病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茶树油粕中提取茶皂素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以75%乙醇作为提取溶剂,料液比1∶14(g/mL),85℃热回流提取2.5 h,茶皂素的得率达13.3%,经AB-8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后,纯度达95.64%。所获茶皂素对胶胞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灰葡萄孢霉(Botrytis cinerea)和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菌丝的生长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半最大效应浓度(EC50)值分别为203.62、165.87和550.61mg·L^-1,其中以对B. cinerea的抑制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