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林业   6篇
  1篇
综合类   3篇
畜牧兽医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欧洲卫矛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接穗粗度、嫁接季节和嫁接方法、嫁接切口绑扎方式不同处理对欧洲卫矛嫁接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欧洲卫矛嫁接的最佳接穗粗度为0.55~0.60 cm,成活率可达83.84%;嫁接最佳季节为秋季,最佳嫁接方式为切接,秋季切接是最好的嫁接处理组合,成活率达到87.88%;用塑料薄膜绑扎切口后再用塑料袋罩住嫁接切口的欧洲卫矛嫁接成活率为83.95%,高于其他绑扎方式。  相似文献   
2.
The literature on rootstock effects (on scions) in conifers was reviewed, specifically: graft success, compatibility, size, reproduction, phenology, crown and needle characters, mineral contents, organic compounds, water relations, disease resistance and wood properties. Scions usually had higher graft success and less incompatibility on more closely related rootstocks although there were exceptions. Even intergeneric grafts have succeeded on occasion. Although there were marked rootstock effects on growth and reproduction, the effects did not follow a pattern with increasing relationship. It is also likely that some crown characters and the nutrient content of scions can be manipulated by the use of rootstocks. For many characters, a specific rootstock may give a desired result only for a limited number of scion types (species, cultivars or clones). With some exceptions, the review shows that the subject has not been comprehensively studied. Many of the studies were either short-term, inadequately replicated, or poorly designed to allow firm conclusions about rootstock effects. The 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mechanisms, which cause the changes seen in morphology, are not well understood. Further research and more comprehensive study of rootstock effects on scion biology are recommended.  相似文献   
3.
卷荚相思良种采穗圃营建及管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正交试验设计研究卷荚相思采穗圃母株不同定植密度、不同截干高度及施用不同种类的基肥对母株产穗量的影响;研究了不同种源家系对母株产穗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卷荚相思母株定植株行距25 cm×25 cm,距母株根茎部位20 cm处截干,结合施用1 050 kg.hm-2硫酸钾复合肥作基肥(A3B3C2)的组合产穗量最高;卷荚相思7个最优家系最优单株中,以At15、At8家系产穗量最高。  相似文献   
4.
试验表明,采用浅栽、斜栽、剪主梢、鹿角桩作业等调控方法,结合优树选择和适当追肥可提高穗条的质量和数量。  相似文献   
5.
以紫薇优良品种鄂薇l号为试材,通过采穗圃不同营建方式、不同栽植密度、不同截干高度和不同施肥种类以及不同穗条规格等试验,探索获得大量优质插条的途径。结果表明:采用扦插方式建圃,插条产量高,管理较为简便,密植平茬可显著提高紫薇采穗圃的穗条产量,短穗扦插可有效扩大优良品种的繁殖系数,N、P肥配合施用对紫薇采穗母株萌条生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楚雄市紫溪山原生云南山茶分布广、数量多,且其环境适应山茶生长,山茶栽培历史悠久。紫溪山山茶栽培多采用传统的靠接繁殖方式,本文从靠接时间选择、砧木和接穗的选择、靠接技术操作、嫁接后管护4方面介绍水插接穗靠接繁殖技术,并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水插接穗靠接技术的山茶成活率与传统靠接方式相近,但其在嫁接劳动成本、管护方便程度、母树树体恢复方面更具优势,应推广应用于紫溪山山茶繁育工作。  相似文献   
7.
为给油茶无性繁殖提供理论依据,以油茶新品种‘秋霞’为试验材料,对不同月份(4月、6月)采集的不同类型穗条(8年生嫁接大树、3年生组培苗、3年生家系苗、3年生扦插苗)提取液的酸度与酚类物质的含量进行了检测与分析;并以白菜种子为试材,就不同类型穗条提取液对其发芽的生物效应进行了鉴定试验。测定结果表明:不同月份采集的不同类型穗条提取液的酸度和酚类物质含量均不同。鉴定试验结果表明:白菜种子在不同月份采集的不同类型穗条提取液原液中的发芽率不存在显著差异,但白菜种子在嫁接大树穗条提取液中的发芽率最低,而在家系苗穗条提取液中的发芽率最高。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穗条提取液中均存在生根抑制物质,且均存在酸类和酚类物质;嫁接大树穗条中生根抑制物质的含量较高,而家系苗穗条中生根抑制物质的含量较低。  相似文献   
8.
microRNAs 在调控植物生长发育、胁迫应答和信号转导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是目前生物科学的研究热点。本文论述了植物miRNA的产生机理、特征、对靶基因的作用机制,及miRNA的生物学功能,对植物miRNA可通过嫁接进行长距离运输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论述和讨论,并对开展嫁接对柑橘miRNA表达的影响,挖掘在砧穗间可转移的miRNA方面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山核桃优树采穗圃构建及生长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野生化香为砧木,以120株初选优树枝条为接穗构建山核桃采穗圃,嫁接1年后,按砧木不同直径等级统计其生长量、成活率、分枝数等;并根据不同采穗时间和嫁接时天气情况统计嫁接成活率.结果表明:砧木直径不同接穗的高生长与粗生长均存在极显著的差异,砧木直径>8.1 cm,接穗高生长最快(平均年生长量为12.08±27.26 cm)、直径最大(平均为1.52±0.26 cm);砧木直径为2.1~4.0 cm,接穗的成活率最高,达61.40±11.87%,砧木直径<2.0,接穗成活率及各项生长量指标均最低;选择适宜的砧木和嫁接时机能提高嫁接成活率,快速构建采穗圃.  相似文献   
10.
柑橘砧木和砧穗组合对丛枝菌根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倍体体细胞杂种砧木)对丛枝菌根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柑橘丛枝菌根侵染幅度为 4.88 % ~ 40.52 %,土壤内孢子密度不等,大致在 347 ~ 750 个孢子/kg(干土)内。田间菌根侵染率和孢子密度在不同土层深度的分布以深度 10 ~20 cm 为最高。遗传关系相近的国庆 1 号/枳和国庆 4 号/枳组合间以及红肉脐橙/罗伯逊脐橙 36 号/枳和纽荷尔脐橙/罗伯逊脐橙 36 号/枳间的丛枝菌根发育没有显著差异,与红肉脐橙和纽荷尔脐橙遗传关系远的脐血橙组合,较红肉脐橙和纽荷尔脐橙组合的孢子密度间有极显著差异。红桔 枳的菌根侵染率和土壤孢子密度均最高,且显著高于其他 4 种砧木。盆栽砧木孢子密度与菌根侵染率呈显著正相关性。10 种试材的根围土壤孢子密度与菌根侵染率间呈极显著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