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2篇
  免费   91篇
  国内免费   96篇
林业   279篇
农学   123篇
基础科学   187篇
  146篇
综合类   886篇
农作物   74篇
水产渔业   69篇
畜牧兽医   117篇
园艺   35篇
植物保护   43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66篇
  2020年   59篇
  2019年   76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65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114篇
  2013年   93篇
  2012年   145篇
  2011年   127篇
  2010年   100篇
  2009年   91篇
  2008年   98篇
  2007年   104篇
  2006年   102篇
  2005年   81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5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因山东省旱作灌溉区种植模式多样、技术模式不统一,规模化生产下的机械效能未能充分发挥,存在动力机械与机具配套比低、农机动力与资金浪费问题,在对小麦玉米周年轮作下全程机械化技术模式调研后,总结小麦玉米全程机械化技术路线,构建以作业成本最小为目标的农机装备优化配备模型。通过对平度市某小麦玉米种植合作社进行计算,作业成本较实际情况下降10.9%;总动力优化配备结果为23.712 kW,下降51.36%;农机配套比提高50%。研究结果可为山东省旱作灌溉区小麦玉米全程机械化技术模式优选、农机农艺深度融合、农业合作社的农机配备等方面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保护右江流域生态环境,协调郁江乃至珠江上下游各方经济利益,更好的激励上游地区生态环境保护行为,通过分析右江流域水生态现状、存在问题、现有生态补偿政策环境及其在郁江流域、珠江流域中的地位和作用,利用外部性理论,分析提出了右江流域水生态补偿模式。通过对标对表有关生态保护规划和区划成果,立足百色市实际,提出了右江流域水生态补偿内容、补偿主客体、补偿标准和补偿方式,初步构建右江流域水生态补偿机制框架,并提出有针对性的补偿政策建议,为水生态补偿实施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王振洪 《油气储运》2005,24(3):49-50
为保证原油管道改输天然气后的输气质量和运行安全,必须在管道输气前实施清管。介绍了新疆塔河油田四、六区块4-1计转站至1号联合站原来的原油集输管道改输天然气前的清管方案和清管步骤,分析了其清管效果,指出利用经清管检测达标后的原油管道改输天然气与再建输气管道相比,不仅施工周期短,工艺操作简单,而且还可节约大量的建设资金。  相似文献   
4.
左军 《森林工程》2004,20(6):65-66
蒸压加气混凝土是一种新型的节能、环保墙体材料 ,它在基本建设中运用具有良好的综合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里以加气混凝土在建筑中的应用实例 ,从材料、施工、抹灰及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论述了它的运用情况 ,可供有关设计和施工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5.
保温油罐抗风圈腐蚀穿孔的修复及改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长炼 《油气储运》2001,20(1):15-16
保温油罐抗风圈及罐底板外根部因酸雨聚积形成电化学腐蚀。由于沿海地区空气温度大,盐分重及罐内的温度高,加快了设备的腐蚀。通过对1000立方米燃料油罐的腐蚀原因分析,提出了改造与预防措施。改造后的抗风圈结构能有效地排出进入保温层内的雨水,从而避免了的电化学腐蚀。  相似文献   
6.
介绍并分析宁陕县城区及周边地区“8.29”惨遭洪水、泥石流袭击,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的情况,提出了城区生态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同时在规划设计方案中运用生态治理技术,以工程造林的方法,探求城区生态环境建设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7.
该文用层次分析法(AHP)和德尔菲法(Delphi)相结合的系统分析法,对江西省上饶地区小水电科技发展领域分析模型作了探索,提出了小水电科技发展领域的优先度及重点,为“八五”、“九五”小水电科技规划的制定提供了依据,同时也为水利水电同行在科技规划中提供一点参考。  相似文献   
8.
In controlled environment experiments, sporulation of Pyrenopeziza brassicae was observed on leaves of oilseed rape inoculated with ascospores or conidia at temperatures from 8 to 20°C at all leaf wetness durations from 6 to 72 h, except after 6 h leaf wetness duration at 8°C. The shortest times from inoculation to first observed sporulation ( l 0), for both ascospore and conidial inoculum, were 11–12 days at 16°C after 48 h wetness duration. For both ascospore and conidial inoculum (48 h wetness duration), the number of conidia produced per cm2 leaf area with sporulation was seven to eight times less at 20°C than at 8, 12 or 16°C. Values of Gompertz parameters c (maximum percentage leaf area with sporulation), r (maximum rate of increase in percentage leaf area with sporulation) and l 37 (days from inoculation to 37% of maximum sporulation), estimated by fitting the equation to the observed data, were linearly related to values predicted by inserting temperature and wetness duration treatment values into existing equations. The observed data were fitted better by logistic equations than by Gompertz equations (which overestimated at low temperatures). For both ascospore and conidial inoculum, the latent period derived from the logistic equation (days from inoculation to 50% of maximum sporulation, l 50) of P. brassicae was generally shortest at 16°C, and increased as temperature increased to 20°C or decreased to 8°C. Minimum numbers of spores needed to produce sporulation on leaves were ≈25 ascospores per leaf and ≈700 conidia per leaf, at 16°C after 48 h leaf wetness duration.  相似文献   
9.
以长春市绿色住宅消费者为调研对象,通过构建消费者重复消费绿色住宅理论模型来解释绿色住宅的技术设计属性如何影响消费者所感知的经济性、舒适性和实用性,从而促进绿色住宅消费者的粘性。搜集785份有效问卷对理论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舒适性和实用性是影响消费者重复消费意愿的主要动机,且节能、节水和室内环境技术对于消费者的感知经济性、舒适性和实用性具有显著影响,而室内环境因素是绿色住宅技术设计最为重要的属性。本研究有助于改进绿色住宅的技术设计,以促进消费者的重复消费,进而增加消费者的粘性。  相似文献   
10.
我国农业经济快速发展,养殖工作的重要性变得更为突出,其中以生态放养鸡的饲养管理工作最为重要。但是在生态放养鸡的饲养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却发现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来自于人为及自然等2个方面,导致生态放养鸡的饲养管理技术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最大程度的提升。养殖者应对生态放养鸡饲养管理工作的开展予以全面化重视,只有确保相关的技术要点得到实现,才能提升生态鸡的养殖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