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农学   6篇
园艺   1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2006年6月10日,海口市花卉盆景产业协会成立大会在“刘传刚盆景艺术中心”隆重举行。参加会议的领导与嘉宾有海南省政协副主席符气浩、原省委副书记、常务副省长王厚宏、省政协常委冯川建、海口市人大副主任王先裕、副市长王路、吴伟雄、市园林局局长江长桥、副局长谢盛强、秀英区委副书记王飞、副区长冯玉英等。省市主要新闻媒体、花卉盆景行业界负责人及代  相似文献   
2.
《中国花卉盆景》2014,(12):56-56
时间就像手中的沙子,从我们的指缝间无止无休地流过……眨眼问,贺淦荪大师离开我们已经一年了,但一切仿佛还在昨天。这位首创风动式盆景并且一向倡导动势盆景的老前辈,如一道璀璨的不朽之光划过天际,在中国盆景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迹。为了循着大师身后的光迹继续前行,为了纪念大师对中国动势盆景的卓越贡献,为了弘扬动势盆景这一颇具生命力的盆景形式,大师的弟子冯连生、刘传刚、张志刚、唐吉青等人及大师之女贺小兵搜集整理了大师生前有关动势盆景的全部资料,出版了《中国动势盆景》一书,并于第六届中国盆景学术研讨会期间举行了首发式。  相似文献   
3.
柯孝仁 《花木盆景》2005,(12):22-22
刘传刚的这件博兰盆景《将军风采》,让我想起了曹操的《短歌行》。《短歌行》是建安时代的杰作。“它代表着人生的两面”(林庚语),即人生之忧与人生之乐。《将军风采》的意境与《短歌行》的诗意,颇具“异曲同工”之妙。  相似文献   
4.
《花木盆景》2014,(9):38-38
动势盆景是由中国盆景一代宗师贺淦荪先生首创的一种艺术形式。贺老逝世后,其高足刘传刚、冯连生、唐吉青、张志刚、贺小兵将其动势盆景理论成果进行了系统整理,并增加各自对盆景创作的心得体会,编著成《中国动势盆景》一书。自本期起,本刊将连载此书中的精义。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5.
2005年9月8日,刘传刚先生在北京第八届亚太盆景会议上进行了盆景制作示范表演,到场观摩的人员有中外盆景界人士及嘉宾百余人。此场表演由北京市园林局副总工程师、北京植物园园长张佐双教授主持。刘传刚先生向到场的中外嘉宾介绍了什么是盆景以及中国盆景的内涵,随后介绍了此次表演的内容:1、材料:海南博兰;2、类别:树木盆景;3、形式:动式盆景  相似文献   
6.
刘传刚 《花木盆景》2013,(11):90-91
组合山石盆景的造型组合山石盆景有两种制作方法:①用水泥将山石直接胶合在盆中:i登胶合山石时在盆中垫上纸或薄膜。前者适合大型的景点或过高过险的山石造型:后者山石造型后可以搬移,任意结构,达到多景广设、多式组合,获得组合多变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7.
环抱式环抱式树石盆景最适合用于表现气宇轩昂之树木的造型。在树石盆景中树与石的组织结构应该有多样的方式,或以石环抱树,或以树环抱石(图1、图2)。环抱式是树石结构的重要方式之一。围流环抱体现的是一种流动的美,在我国太极图中得到了最充分淋漓的发挥。在环抱的树石结构中,树石之间的相互顾盼、迎让、高低错落、彼此关照为造型的要点。  相似文献   
8.
本期刊发刘传刚先生多年精心准备的一组创新之作,共内容、形式都颇为新颖,站在提倡中国盆景创新的角度,这种探索意识无疑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作为编者,我们期待着盆景艺术领域中的创新和探索,唯如此,我们盆景事业才能健康、持续地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9.
简讯     
《花木盆景》2007,(2):72-73
第五届齐鲁民俗艺术博览会暨奇石艺术大展将于3月举行;江苏南京市举办首届赏石精品邀请展;海南海口市举办刘传刚盆景艺术展;陕西宝鸡市成立奇石协会;海南省成立林业协会……  相似文献   
10.
本刊讯《记者刘启华》2008年5月22日-25日,首届中国盆景高级研修班(第二班)在常州宝盛园顺利举办。此次研修班是继2008年4月8日-12日在宝盛园成功举办中国盆景高级研修班(第一班)后,来自全国各地的资深盆景作家刘传刚、韩学年、乔红根、王恒亮、王元康、姚明建、魏积泉、黄明山、李云龙、王国乾、周国梁、罗维佳、陈新森、应日朋、钱建港、杨作祥、叶铭煊、谭炳煌、李永奎、杨效海、潘煜龙、陈行奎、蔡陆华、戴春华等30余人参加的又一次高规格的培训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