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42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58篇
林业   8篇
农学   280篇
基础科学   142篇
  52篇
综合类   1189篇
农作物   98篇
水产渔业   13篇
畜牧兽医   188篇
园艺   23篇
植物保护   2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97篇
  2012年   122篇
  2011年   135篇
  2010年   130篇
  2009年   159篇
  2008年   132篇
  2007年   129篇
  2006年   122篇
  2005年   137篇
  2004年   103篇
  2003年   84篇
  2002年   81篇
  2001年   78篇
  2000年   76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2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生猪年饲养量达4.42亿头,居世界之首,但我国饲料蛋白质资源紧缺,大豆饼粕供应不足,需要很好地利用其它饼粕类资源加以补充,而一些饼粕由于含有毒物质,使用上受到一定的限制,于是人们培育了无(低)棉酚棉花,双低(低硫葡萄糖苷和低芥酸)油菜等新品种。随着“双低”油菜品种在全国各地的推广种植,“双低”菜籽产量不断增加,菜粕在猪饲料中的应用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有资料显示:目前全国“双低”  相似文献   
2.
甘蓝型双低隐性核不育杂交种沪油杂1号的选育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沪油杂1号(原编号SH-19)是利用隐性上位互作核雄性不育系20118A育成的甘蓝型双低杂交油菜品种.20118A的育性由2对隐性重叠基因和1对隐性上位基因控制,基因型为aabbRfRf,临保系的基因型为aabbrfrf,恢复系的基因型为AA__或__BB__.沪油杂1号种子含油量42.43%,芥酸含量0.62%,硫甙含量24.23μmol/g.在上海市油菜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2 243.3kg/hm2,比双高对照汇油50增产11.9%,比双低对照沪油15增产3.8%;在上海市油菜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2 244.0kg/hm2,分别比对照汇油50增产33.6%,比对照沪油15增产15.9%.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双低杂交油菜华协 1号的杂交制种原理 ,并从选地、整地施肥、精量播种、保苗促壮、防治病虫害、调节花期、严格去杂、砍除父本、收获脱粒、安全贮藏等方面提出了杂交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4.
优质油菜的选育是国家重点攻关研究项目之一。“六五”期间各研究单位已先后选育出一批“双低”油菜品种(系)。我国新选育的双低油菜品种的遗传基因一般来自欧  相似文献   
5.
近日,从国家科技奖励大会凯旋而归的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研究所研究员李云昌、李培武双双捧回了由国家领导人亲自颁发的烫金荣誉证书。他们分别主持完成的“高产优质抗(耐)病广适性油菜新品种中油杂2号的选育与应用”和“双低油菜芥酸硫甙定量速测技术及仪器的研制与应用”两项科研成果获得了2004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这也是油料研究所继2001年同期获得两项国家奖励后又一次登上了国家领奖台。  相似文献   
6.
优质饲用油菜种植技术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优质饲用双低油菜种植技术是根据我国西部省区土地面积大,人口相对少,自然条件一熟有余、两熟不足,生态条件日趋恶化,农田生态环境质量急需改善,农区畜牧业成为农业经济新的增长点的生产现状而研制的一项新型栽培技术。该技术成本低、投入少、见效快、收益大、操作……  相似文献   
7.
菜籽饼粕抗营养因子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陈刚  彭健 《畜禽业》2001,(1):14-16
总结了菜籽饼粕中日粮纤维、硫甙、植酸、单宁和芥子碱的化学构成与性质、在畜禽体内代谢过程、抗营养作用,分析了影响菜籽饼粕抗营养作用的因素,提出了消除和减轻抗营养作用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双低油菜大苗稀植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双低油菜的生育特性与普通油菜有明显不同,如苗期生长缓慢,抽薹开花迟等。适时早播可有效克服上述不足,为提高产量奠定基础。根据当地气候条件选用适宜的甘蓝型双低油菜品种,如华杂3号、4号、6号和油研7号、9号、10号等。播种期可安排在9月上、中旬,一般应比常规栽培提早播种10-13天。留足苗床,苗床与大田的比例为1:5。  相似文献   
9.
双低(低硫苷、低芥酸)油菜籽是油中芥酸含量低于2%,脱脂粕中总硫苷含量低于30umol/g的品种。据专家所测,我国双低菜籽粕中粗蛋白含量为38%~43.3%,赖氨酸(猪、鸡等动物最缺乏的限制性氨基酸)含量比普通菜籽粕约高1倍,含量为2.1%~2.6%。除含硫氨基酸外,其他氨基酸的组成比例与  相似文献   
10.
双低油菜超稀植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蔡典明 《耕作与栽培》2001,(4):31-32,63
1995-2000年油菜超稀植高产栽培技术在安徽省芜湖,马鞍山等地累计推广应用面积262000hm^2,其中连片示范面积6500hm^2,平均单产204.7kg/667m^2,比传统栽培增产34.5%,1999年秋种,马鞍山市推广应用油研7号等双低油菜超稀植面积3333.3hm^2,其中包沤2000年夏收面积820hm^2,平均单产209.4kg/667m^2,比传统栽培增产39.6%,栽培实践表明,要夺取双低油菜超稀植200-250kg/667m^2,必须做到:选用优质良种,培育大壮苗,“四带”超稀植,平衡深施肥,田管抓“六防”和适收重后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