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0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36篇
林业   96篇
农学   24篇
  10篇
综合类   311篇
农作物   37篇
水产渔业   7篇
畜牧兽医   46篇
园艺   31篇
植物保护   119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59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在,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身体健康的重视,将蜂王浆作为保健品食用的人越来越多,但是蜂王浆冷藏保鲜后,结冰变硬,体积增大,取食极为不便.  相似文献   
2.
张秩通 《湖南林业》2011,(11):34-35
观鸟是指在不影响鸟类正常活动的前提下,在自然环境中欣赏鸟的自然美,观察记录它们的外形姿态、数量、取食方式、食物构成、繁殖行为、迁徙特点和栖息环境等,是一种有益身心健康的休闲活动。国外有关学者认为,生态观鸟是生态旅游最重要的表现形式,对目的地环境  相似文献   
3.
基于种子大小和种皮特征的啮齿动物的取食和搬运行为是影响种子扩散后的命运和植物种群更新的重要因素.本试验研究了在六盘山区的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中,啮齿动物对不同大小的辽东栎和山桃种子的取食和搬运行为及其对种子命运的影响.结果表明:1)辽东栎种子在投放后被啮齿动物取食和搬运的速率较快,种子留存率在投放21 d后快速降至0,而山桃种子直至试验结束仍有少量留存于投放点.2)辽东栎小种子被啮齿动物就地取食率最高(39.5%),显著高于其他3种类型种子(p<0.01);辽东栎大种子被啮齿动物搬运后的取食率最高(33.5%),辽东栎小种子次之(21.0%),前者显著高于后者和不同大小的山桃种子(p<0.05);山桃小种子被啮齿动物搬运后的贮藏率最高(47.0%),显著高于不同大小的辽东栎种子(p<0.05).3)种子被啮齿动物搬运后的取食和贮藏距离均为山桃大种子最大(分别为4.1m和3.6 m),且均表现为山桃大种子>辽东栎大种子>山桃小种子>辽东栎小种子.  相似文献   
4.
灭杀白蚁诱剂是由饵料中添加毒剂和防腐剂等辅剂配制而成,这些添加成份酸碱度各不相同,并且影响饵料pH值。本研究用不同pH值水溶液配制饵料饲喂黄翅大白蚁,水溶液与基料比为3∶10,用pH值为7水溶液配制饵料作对照。试验结果表明,饵料基pH值影响黄翅大白蚁对饵料取食,溶液pH值≤4和≥10时所配制的饵料,黄翅大白蚁取食饵料量显著少于对照,适宜黄翅大白蚁取食的饵料配制溶液pH区间为5~9。  相似文献   
5.
为明确草栖钝绥螨Amblyseius herbicolus对二斑叶螨Tetranychus urticae的控制潜能,在温度分别为19、22、25、28和31℃、相对湿度均为(85±5)%、光周期均为16 L∶8 D条件下测定草栖钝绥螨对二斑叶螨各螨态的捕食偏好性、捕食功能反应及自身干扰反应。结果表明,草栖钝绥螨对二斑叶螨幼螨和第1若螨具有嗜食性,对其捕食选择系数分别为2.22和1.27,均大于1.00,对二斑叶螨卵、第2若螨和雌成螨捕食选择系数分别为0.61、0.68和0.22,均小于1.00。在不同温度条件下,草栖钝绥螨对二斑叶螨各螨态的捕食功能反应均符合HollingⅡ型;在19~31℃范围内,草栖钝绥螨对二斑叶螨各螨态的瞬时攻击率、最大日捕食量和捕食能力均随着温度升高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28℃时达到最大值;而草栖钝绥螨对二斑叶螨各螨态的处理时间随着温度升高呈先缩短后延迟的趋势,在28℃下处理时间最短。在相同温度下,草栖钝绥螨对二斑叶螨卵、幼螨和第1若螨的捕食作用较强。在有限的捕食空间和二斑叶螨密度固定的条件下,草栖钝绥螨单头捕食量和捕食作用率随其自身密度的增加而逐渐下降,说...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松墨天牛取食行为对其携带的松材线虫传播的影响,对松墨天牛进行饥饿处理,分析其与正常饲喂天牛传播松材线虫起始时间的差异;同时分析天牛取食量与松材线虫传播比率的相关性。结果显示:经饥饿处理的天牛与正常喂养的天牛传播线虫起始时间无显著差异;同时天牛取食数量与其传播线虫的比率相关性较弱。表明:松材线虫的传播与天牛取食行为无明显相关性,与媒介天牛取食导致的代谢变化无关,松树挥发物也非触发松材线虫脱离的原因;媒介天牛取食行为仅为松材线虫的传播提供途径,而非触发松材线虫传播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通过室内观察草地贪夜蛾幼虫在不同玉米品种上的取食选择率和取食量,测定了供试玉米品种的9种化学物质含量,研究了草地贪夜蛾幼虫对6个玉米品种的取食选择性及其与玉米叶片中营养物质、次生物质、水分、叶绿素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草地贪夜蛾幼虫对6个玉米品种的取食选择率和取食量具有显著差异,最喜欢取食特用玉米白甜糯,最不喜欢取食普...  相似文献   
8.
以4个杜鹃品种(“胭脂蜜”“杨贵妃”“紫鹤”“泰勒”)为材料,利用体视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测并统计杜鹃叶片表皮毛的形态、类型与密度差异,同时通过观察杜鹃冠网蝽对以上品种叶片的取食选择行为特征,比较分析不同品种杜鹃叶片表皮毛与其抵御杜鹃冠网蝽胁迫能力差异的关系。结果表明,4个杜鹃品种叶片上同时存在发状直线毛状体和头状或长筒状腺毛2类表皮毛;不同品种的叶片表皮毛在荧光下呈现深浅不一的红色、黄色、绿色。杜鹃冠网蝽偏向在表皮毛密度相对较小的老叶背面寄生;“泰勒”叶片背面表皮毛最为密集且蓬乱,杜鹃冠网蝽偏好性低;“杨贵妃”叶片背面表皮毛密度较低,其毛状体细软,不受杜鹃冠网蝽偏好;“紫鹤”叶片背面表皮毛直立粗壮,密度显著高于“胭脂蜜”,但较多杜鹃冠网蝽偏好取食“紫鹤”。杜鹃叶片表皮毛对杜鹃冠网蝽寄主选择的影响具有两面性,表皮毛密集且细柔,不利于杜鹃冠网蝽的附着取食;表皮毛粗壮,则能为杜鹃冠网蝽取食爬行提供支撑。因而,杜鹃的抗虫性与其叶片表皮毛的密度和形态都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转Bt基因棉对棉铃虫抗性的时空动态   总被引:60,自引:20,他引:60  
在室内研究了转Bt基因棉对棉铃虫抗性的时空动态及对棉铃虫幼虫取食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整个棉花生长期,棉花不同器官随着时间的变化其抗性有较大的差异,如7月以后,棉叶对棉铃虫幼虫的抗性明显下降,由6月下旬的100%下降到8月初的62.5%,然后抗性又逐渐回升,但仍为下降的趋势;从空间抗性来看,营养器官的抗性高于繁殖器官,接虫24h后,棉铃虫幼虫在转基因棉繁殖器官上分布数量较多;转基因棉对棉铃虫幼虫取食行为有较大的影响,和常规棉相比,在转基因棉上取食时间减少57.6%,吐丝下垂、爬行和静息的时间分别延长396.1%、22.4%和4.0%。  相似文献   
10.
《林业科学》2021,57(10)
【目的】以双条杉天牛为研究对象,设计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识别模型识别其取食声,并对模型的抗噪性能进行测试,以期实现蛀干害虫的早期预警。【方法】使用SP-1 L探头连接NI 9215电压采集卡采集双条杉天牛咬食木段的声音和典型户外环境下的噪声并以音频格式保存。研究选取部分噪声作为加噪音频,以-3 dB至3 dB的信噪比向双条杉天牛取食声中混入环境噪声,生成训练数据和简单测试集,然后经过短时傅里叶变换、对数计算、平均池化3步操作计算音频的平均对数谱,分别设计并训练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识别模型和传统高斯混合模型,提取音频特征判断音频是否为双条杉天牛取食声。为进一步测试模型的抗噪性能,利用独立划分的加噪音频以-7~3 dB的信噪比向双条杉天牛取食声中混入噪声生成抗噪测试集,对卷积神经网络和传统高斯混合模型的抗噪性能进行测试。【结果】在简单测试集上,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识别模型的识别准确率为98.80%,较高斯混合模型有0.88%的下降。在抗噪测试集上,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识别模型识别双条杉天牛取食声的整体准确率为97.37%,较高斯混合模型提高6.76%,其中,信噪比为-3 dB时,识别准确率为98.13%,较高斯混合模型提高9.80%,信噪比为-6 dB时,识别准确率为92.13%,较高斯混合模型提高5.67%。【结论】卷积神经网络能有效综合频谱特征,准确判断音频中有无双条杉天牛的取食声,同时,相比高斯混合模型,卷积神经网络具有良好的泛化能力,在低信噪比下仍能保证较高的识别准确率。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取食声识别模型能够适应林木蛀干害虫的野外监测环境,可为隐蔽蛀干害虫的自动化监测和早期预警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