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76篇
  免费   103篇
  国内免费   112篇
林业   639篇
农学   183篇
基础科学   388篇
  295篇
综合类   1951篇
农作物   106篇
水产渔业   36篇
畜牧兽医   273篇
园艺   118篇
植物保护   102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96篇
  2022年   99篇
  2021年   93篇
  2020年   103篇
  2019年   112篇
  2018年   58篇
  2017年   110篇
  2016年   129篇
  2015年   126篇
  2014年   273篇
  2013年   279篇
  2012年   309篇
  2011年   278篇
  2010年   253篇
  2009年   240篇
  2008年   261篇
  2007年   164篇
  2006年   169篇
  2005年   185篇
  2004年   120篇
  2003年   106篇
  2002年   59篇
  2001年   76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42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林分为空间单元,动态评估小班尺度潜在森林火灾风险对于火灾预防管理实践具有重要作用。研究以云南临沧市临翔区多年采脂思茅松林分为对象,采集多年未采脂、采脂条件下的林分因子样本,以火源可及性、死可燃物载量、林分易燃性,以及坡度、坡向、地表湿润度为评估变量,构建小班尺度上的森林火险评估模型,分别评估林分在全国火险等级模型下的基础火险值(BHX)、未采脂条件下的静态火险值(SHX)及采脂条件下动态火险值(DHX)。在地理信息系统(GIS)支持下,利用地图模拟表达采脂活动引起林分可燃物载量和易燃性、火源密度等增加下的火险动态变化格局,并分析林分森林火险等级大幅变化原因。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所有林分具有一致的基础森林火险值(BHX),危险性大;林分可燃物条件差异造成的未采脂林分静态火险值差异较大,大部分小班处于高火险等级;林分因采脂经营活动使各小班火险值呈现不同程度的增加,林分火险等级主要集中在极高火险,火险上升比率大于25%的林分面积超过60%;过度、非规范的采脂经营活动是林分火险等级增加的主要原因。林分是森林经营活动的基本单位,火险评估精细化至不同经营水平下的林分小班尺度,研究对基层林火管理及其它经营措施下火险动态评估具有一定的参考及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陕西省岐山县3大生态区域9个耕地质量监测点2017-2019年土壤中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等养分定点监测结果发现:岐山县耕地地力总体提升,同一监测点习惯施肥区各种养分增幅更大,不同生态区域地力上升幅度不同,从速效性肥料持续供应、有机肥施入和秸秆还田、夏闲养地等方面分析了耕地地力提高原因,并从加大秸秆还田力度、增施有机肥、测土配方施肥、夏闲地管护方面提出今后地力培肥建议。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祁连山保护区西端阔叶林可燃物含水率与气象因子关系分析,采用统计回归法,建立了阔叶林可燃物含水率与气象要素关系模型,以阔叶林死体可燃物引燃含水率为基准,结合燃烧实验,确定了祁连山保护区西端阔叶林森林火险等级对应的气象因子,结果表明:森林可燃物含水率模型模拟效果较好,引入森林可燃物含水率气象预测模型可提高森林火险气象指数模型的应用效果,为祁连山保护区西端阔叶林火灾预测预防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安徽农业科学》2020,(2):20-22
土壤退化已经成为限制土壤生产力的重要障碍因素,而酸化则是土壤退化的重要表现之一。综述了土壤酸化的成因以及酸化对土壤地力、土壤养分有效性和土壤碳氮代谢的影响,以期为植烟土壤酸化改良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对安庆市耕地地力进行划分,分析地力变化,提出合理利用和改良土壤、培肥地力及合理施肥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如果用土层较薄、土壤较贫瘠的山地或荒地建苹果、梨、桃、李等果园,栽植前又没进行过开园整地和培肥地力,果苗栽下后会因为土壤耕层浅、结构不良、肥力低、有机质含量少、酸碱度不适宜而生长不良。因此应针对存在的具体问题,及早采取以下措施进行土壤改良。  相似文献   
7.
土壤盐碱、板结、瘠薄是影响小麦高产的主要因素,要实现小麦高产、稳产,提高播种质量是关键。而培肥地力,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创造良好的土壤条件,又是保证播种质量,实现小麦高产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棉豆间作种植模式优势与配套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正> (一)棉豆间作优势 棉豆间作是江汉平原近年来推广的一种高效农业种植模式,与传统的麦棉套作、油棉套作相比,棉豆间作具有以下优势: 1、大田生育期缩短,既节省了劳力又降低了成本。棉豆间作整个大田生育期约210天左右,而麦棉、油棉套作整个大田生育期为350天左右,由于棉豆间作大田生育期短,可节省  相似文献   
9.
红松人工林皆伐迹地二代连栽红松历经10年试验,结果表明:连栽后红松造林成活率为62%,10年后幼林保存率仅为30%,且幼树生长缓慢,生长量与同龄的一代林分相比树高和胸径分别下降了33.3%和49.5%,呈现明显的地力衰退趋势,故红松人工林二代不宜连栽红松。  相似文献   
10.
落叶松人工林土壤养分含量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土壤养分含量,腐殖质组成特性的变化,研究落叶松人工纯林土壤的衰退问题,并探讨了间伐与营造混交林对土壤地力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