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农学   2篇
  1篇
综合类   4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2篇
  2021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首先,摘抹结合,摘一次椒,整一次枝,抹一次杈。辣椒生长过程中杈子较多,因此,每摘一次椒,就要及时进行整枝抹杈,以防止这些枝杈在无谓的消耗营养。一般头茬辣椒坐好后,应将主枝上未结果的旺长枝疏除,结果枝则只疏除内膛造成郁闭的侧枝即可,外围结果侧枝则应留下,等到果摘除后再除  相似文献   
2.
2011年石榴坐果后,幼果的萼筒处出现了一种病害,情况较为严重,约占总果量的10%左右,其中:头茬果的感病率在5%~20%。经过调查分析,我们认为主要是2011年春季气温反常所致。1石榴受害情况调查  相似文献   
3.
不同苜蓿品种头茬草土壤水分动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12个国内外紫花苜蓿品种头茬草土壤水分状况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品种之间头茬草土壤含水量与水分利用效率存在明显差异。头茬草不同土层深度土壤含水量变化呈现高一低一高的“V”字型变化,这种规律性变化与苜蓿根系发育特点、吸收特性有关。所有引进种的水分利用效率均大于地方品种会宁。抓好头茬草是获得苜蓿高产、优质、提高水分利用效率的关键。引进种能吸收深层土壤的水分,有较强的增产潜力和抗旱能力。  相似文献   
4.
羊群在放牧时,有些喜欢攀树蹬高玩耍,有些喜欢踮脚伸颈争相采食饲草和幼嫩的树叶,有些喜欢钻入树林草丛中采食幼嫩的牧草,且羊群有争抢采食头茬草的习性,如牧羊人员对放牧的羊群引导和调教管理不善,羊群在攀高玩耍和争抢采食过程中,则极易导致树枝、尖叶和芒刺等异物损伤羊的眼睛而发生眼痛。  相似文献   
5.
户太 8号葡萄 1 998年引入河北邢台 ,在当地表现生长旺盛、早果、早熟、果粒大、品质优 ,但极不抗穗轴褐枯病、黑痘病和霜霉病。穗轴褐枯病几乎导致第 1茬果绝产。为此 ,我们采取了相应的技术措施 ,取得了良好效果 ,现总结如下。1 合理负载 采用双臂篱架式 ,株行距 1m× 2m ,每个主蔓留 4个母蔓 (含主蔓头 ) ,每个母蔓翌年留 2个结果枝 ,每个结果枝只留 1个果穗。采用单臂篱架 ,株行距 1m× 2m ,要求主蔓呈“S”形达到第 3道铅丝 ,其上留 5~ 6个母蔓 ,第 2年留 1 0个结果枝 ,每结果蔓留 1个果穗。因生长势强 ,叶片大 ,要严格控制结果蔓…  相似文献   
6.
2006—2008年调查了12个国外引进苜蓿品种头茬单株干重与产量性状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主、侧枝数及主、侧枝节间数是构成苜蓿单株产量性状的第1主成分,占总方差的58.05%,其中侧枝数(r = 0.689)、侧枝节间数(r = 0.526)与单株干重显著相关(P<0.05),可作为苜蓿高产品种选育主要目标性状;苜蓿株高与单株干重不相关,与主枝数(r = –0.650)、主枝节间数(r = –0.637)显著负相关(P<0.05),栽培管理中适当限制植株高度有利于产草量的提高;依单株干重聚类的I类苜蓿(Pondus、WL-414)头茬年均侧枝数显著高于其他两类苜蓿,年均侧枝节间数与II类差异不显著,但显著高于III类(P<0.05)。I类苜蓿年均叶茎比分别比II类、III类提高了6.05%和10.91%,且与III类苜蓿差异显著(P<0.05),是具高产优质的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7.
测定了在不同pH值土壤条件下进行施肥处理对巫溪红三叶鲜草产量和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显著提高牧草的产量和品质,在强酸性土壤上施用N60P120K135,巫溪红三叶鲜草总产量最高,高于对照185.0%;在酸性和中性土壤上施用N90P120K90鲜草总产量最高,分别高于对照115.0%和95.5%.施肥显著提高巫溪红三叶粗蛋白质含量,施用N60P60K90,强酸性土壤、中性土壤头茬草的粗蛋白质含量最高,分别高于对照113.1%和46.0%;但在酸性土壤上,施用N90P120K90的粗蛋白质含量最高,高于对照43.6%.  相似文献   
8.
赵万羽  王承军 《中国草地》2000,(3):79-80,F003
1990~1993年在阿勒泰对北疆苜蓿进行的头茬打草二茬收种的试验结果表明,在初花期打草后其再生草苜蓿种子仍可成熟,而且20cm行距苜蓿再生草种子产量显著高于15cm行距苜蓿。  相似文献   
9.
在重视粮食、扩大粮食种植面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是实现粮食安全主要措施,为此,双季稻、再生稻(一种两收)种植面积在逐年增加。由于再生稻种植在裕安区属起步阶段,在生产上存在一定的短板,导致产量偏低。为补齐短板,让再生稻种植能真正实现头茬和再生双丰收,2020年裕安区在全区不同乡镇、不同品种间进行了再生稻田间示范种植,通过一系列的田间管理技术措施,我区再生稻取得了一定的成功,并总结出切实可行的适宜当地再生稻种植的技术资料,积累了丰富生产经验,为今后的再生稻生产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本地种植甜叶菊,利用冬闲空茬或早春腾茬,于3月中旬到4月中下旬采用地膜覆盖进行栽培,一般在7月中下旬到8月中下旬收获头茬(头刀)甜菊叶,亩效益可达3 000~4 000元。在头茬甜叶菊收割后,通过收获二茬甜叶菊,或者直接利用甜叶菊茬口套种或复种各类秋冬蔬菜作物,可增加收入。因此,对甜叶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