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1篇
林业   10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2篇
  1篇
综合类   140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10篇
畜牧兽医   266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7篇
  1980年   2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背景资料据统计,我国有医学类大中专院校1800所,医院20000家,大小制药企业5000多家。这些机构每年需要约2000万只“实验动物”,用于教学和科学实验。在各类实验动物中,用量最大的是小白鼠,占全部需求的90%。按照每只小白鼠价值10元计算,全国每年的“小白鼠产业”蕴含着近2亿元的巨大市场。而目前小白鼠的供应除了以上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自给自足外,鲜有个人涉足小白鼠养殖这一领域。  相似文献   
2.
用布氏杆菌抗独特型抗体苗(简称二抗苗)进行试验表明,免疫小白鼠酸性α-醋酸萘酯酶阳性T淋巴细胞(TANAE~+)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比19号苗免疫组还高,证实此二抗苗确有增强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N42、B381是两株从健康动物体内分离到的芽胞杆菌菌株,用两菌株培养物注射小白鼠后,可明显促进体内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且B381株的免疫效果优于N42株。  相似文献   
4.
中药石榴皮、五倍子对小白鼠的毒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煎煮法从中药石榴皮、五倍子中提取的鞣质溶液,按原波、10倍稀释液、100倍稀释演三个浓度,分组接种45日龄小白鼠,其结果是:这两种中药中提取的鞣质溶液对小白鼠都有毒性,五倍子鞣质溶液的毒性是石榴皮鞣质溶液毒性的2倍,石榴皮鞣质溶液10倍稀释后,五倍子鞣质溶液100倍稀释后对小白鼠没有致死性.为今后临床选药和确定用量有了科学依据.两种药物的涩肠、收敛、止泻等药效,还需进一步试验.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野鸭因味美、营养丰富而深受消费者欢迎,规模养殖也有较快发展,野鸭疾病发生也随之增加。镇江某野鸭场发生以气喘、拉白色稀粪为特征疾病,经剖检和实验室检查诊断为白痢病,情况总结如  相似文献   
6.
大肠杆菌O123是主要寄生于人和动物肠道内的一种细菌。试验中大肠杆菌O123是在某规模化獭兔养殖场分离的一株致獭兔大肠杆菌性腹泻的一种大肠杆菌,该菌主要引起幼兔、仔兔肠道传染病,以水样、胶冻样粪便和严重脱水为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7.
2010年11月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某雪山鸡养殖场。饲养127日龄雪山鸡15000只发病,病鸡体温升高达43℃以上,一改往日的活跃现象,表现为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废绝,行走缓慢无力,有的单独卧于墙角,闭目似睡,羽毛松乱,双翅下垂,缩头曲颈,渴欲增强,流眼泪,结膜发炎,嗉囊积满食物,口及鼻孔有白色气泡样粘液,呼吸困难,经常摇头,有的病鸡可见张口呼吸,后可见明显的肛门羽毛运动。排出腥臭的绿色稀粪,有时排出白色稀粪,粪便中含有  相似文献   
8.
大豆异黄酮对小白鼠抗辐射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房岩  孙刚  付艳苹 《农业与技术》2006,26(3):105-107
小白鼠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辐射组、辐射灌药组),研究了不同浓度大豆异黄酮对小白鼠抗辐射的影响效应。结果显示,大豆异黄酮有效保护了辐射后小白鼠的外周血,从而具有明显的抗辐射作用。  相似文献   
9.
伊氏锥虫在我国地理分布广泛,寄生于马、驴、骡、黄牛、水牛、骆驼和犬等家畜体内,感染后发病急,死亡快,危害很大,多年来,许多研究人员致力于研制防治伊氏锥虫病的疫苗,由于伊氏锥虫的抗原变异频繁,所以未能成功.我们曾对伊氏锥虫安徽株在动物体内抗原变异程序作了观察,发现有一定规律.因此我们对伊氏锥虫新疆株在兔中的抗原变异程序进行观察,用昆明系小白鼠95只,新西兰兔4只进行试验,先用来源于新疆骆驼株体内经过单虫克隆的虫株,接种兔2只,接种量为10~6条/只,每3d 采兔血一次分离  相似文献   
10.
为开发新的饲料添加剂,阐明其饲喂限量和安全性,本试验进一步对汪清麦饭石做了较系统的毒理学研究.F0代生长期饲喂试验和繁殖试验结果表明,添加0.7%麦饭石组的增重率、初生产行数。初生重、出生存活率、哺育存活率及体重均明显高于0.03%组、2.0%组和对照组(P<0.05或P<0.01).根据F0代生长期饲喂试验和繁殖试验等结果,建议2.0%以下的汪清麦饭石作为家畜的限量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