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1篇
  免费   8篇
林业   71篇
农学   21篇
基础科学   1篇
  3篇
综合类   96篇
农作物   7篇
畜牧兽医   7篇
园艺   50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珍贵的乡土树种——无患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无患子(Sapindus mukorossi Gaertn.)。属无患子科(Sapindaceae)无患子属,落叶乔木,高10~15m.小枝密生皮孔。双数羽状复叶。小叶8~12。卵状披针形至长椭圆形,长6~13cm,宽2~4cm,顶端渐尖,基部宽楔形,两侧不等齐,全缘,元毛或仅在背面中脉上有微毛。圆锥花序顶生。主轴和分枝有茸毛;花小,开放时直径3-4mm;  相似文献   
2.
以3个树种健康复叶为试材,研究了叶内光合构件和支撑构件的生物量投资的种内种间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水曲柳、胡桃楸和黄檗叶轴质量占复叶质量的比例分别为0.18、0.26和0.17,胡桃楸显著大于其它2个树种。跨物种尺度上,复叶大的树种需要更多的叶内支撑结构投资。但物种水平上,水曲柳叶片投资随叶增大而增大,胡桃楸则降低,黄檗基本稳定,表现出与跨物种水平上的叶片投资随叶增大而降低的普遍规律不同。今后需要加深物种水平上叶内生物量分配的异速生长的了解。  相似文献   
3.
邹奎  徐义  许丹 《吉林蔬菜》2011,(1):32-33
短梗五加为五加科灌木,丛生状,多分枝,高1.5~3米,当年枝浅灰褐色,无刺或有少数硬刺,掌状复叶,互生,伞形花序呈头状,球形,浆果状核果,花期7~8月,果期9~10月。  相似文献   
4.
<正>香椿又名春芽树,楝科落叶乔木。常双数羽复叶,小叶8~10对,具葱蒜气味。蒴果倒卵形至椭圆形,具明显皮孔,种子上端有翅,为我国珍贵速生用材兼生态经济型树种。香椿喜温,适宜在平均气温8℃~10℃的地区栽培,抗寒能力随苗树龄的增加而提高。用种子直播的一年生幼苗在-10℃左右可能受冻。香椿喜光,较耐湿,适宜生长肥沃湿润的土壤中,一般以砂土为好。适宜的pH为5.5~8.0。  相似文献   
5.
复叶槭挥发性物质对光肩星天牛的触角电位反应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该文供试的单体是用吸附法采集,并经热脱附及GC MS方法分离鉴定而得.作者分别测定了复叶槭11 种挥发性单体的5 种浓度溶剂对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 glabripennis( Motsch .) 的触角电位活性,以及不同触角部位的化学感受差异.测得各单体从高浓度到低浓度时的触角电位观测值均呈明显下降趋势.单体己醇、反 2 己烯醇、青叶醇、乙酸丁酯、己醛、青叶醛等在单独组分时有较强的触角电位活性,而单体青叶醛和乙酸丁酯、糠醛、甲基糠醛等相互混配时可增强光肩星天牛的触角电位活性.光肩星天牛成虫对挥发性物质刺激的敏感部位是触角的末端,乙醇对光肩星天牛的触角有一定的刺激作用.  相似文献   
6.
光肩星天牛对损伤后复叶槭植株的行为反应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该文利用Y型玻璃嗅觉测定仪对光肩星天牛的趋性行为进行了研究 .诱源为受不同机械损伤和天牛咬食损伤处理后不同时间内整体复叶槭植株释放的挥发物 .结果表明 ,正常条件下生长的复叶槭对光肩星天牛具有明显的引诱作用 ,但经机械刻伤复叶槭木质部及损伤叶片、或天牛咬食复叶槭后 ,随着处理时间的增加 ,复叶槭对光肩星天牛的引诱作用逐渐减弱 ,驱避作用逐渐增强 .在咬食创伤 2 4h后复叶槭挥发物对天牛的驱避作用达到了差异显著的程度 ,48h后达到最大值 ,72h后驱避作用明显降低 .而叶片损伤处理 4h时 ,复叶槭就表现出较强的驱避作用 ;木质部刻伤引起的驱避作用则要于 4h后才出现 .  相似文献   
7.
对加拿利海枣叶斑病的病原进行分离鉴定和农药抑菌试验.结果表明:加拿利海枣叶斑病病原为半知菌亚门黑盘孢目的掌状拟盘多毛孢(Pestalotiosis palmarum);6种杀菌剂的抑菌效果为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450 g/L咪鲜铵水乳剂>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40%百菌清悬浮剂>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乙蒜素乳油,且6种杀菌剂在生产上对加拿利海枣叶斑病菌都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短梗五加菜用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短梗五加,俗称刺捌棒,为五加科落叶灌木,丛生状,多分枝,高1.5-3米,当年枝浅灰褪色,无刺或有少数硬刺。掌状复叶,互生,伞形花序呈头状,  相似文献   
9.
多年来,在繁育推广青竹复叶槭过程中,发现了多种林业有害生物的危害问题,尤以星天牛、腐烂病最为突出,通过防治实践,探索出了有效的防控措施,以期对林农和科技工作者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0.
图片欣赏     
四月的上海植物园的春季花展中妩媚动人的羽扇豆,让人难于忘怀。羽扇豆(Lupinus polyphyllus)又名鲁冰花,为豆科羽扇豆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形优美,掌状复叶在长炳的支撑下很像一把“羽毛扇”,由此得名羽扇豆。总状花序硕大、挺拔,蝶形小花好似豌豆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