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6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42篇
农学   7篇
  5篇
综合类   83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59篇
园艺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2.
杜仲叶为我国特有的经济物种杜仲的干燥叶,属于药食两用试点物质,应用前景广阔。近年来,针对杜仲叶发酵已经开展了大量研究。该文对杜仲叶发酵后的成分变化、功能应用进行了总结,以期为今后杜仲叶发酵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银杏-杜仲叶发酵物(FGEL)对脂多糖(LPS)应激肉仔鸡的生长性能、肠道结构、消化吸收功能和免疫反应的影响,并与未发酵银杏-杜仲叶(GEL)进行比较。采用2×3双因子试验设计,即2种免疫应激处理(腹腔注射LPS或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和3种饲粮处理(基础饲粮及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40%GEL或0.40%FGEL的试验饲粮)。选取1日龄健康爱拔益加(AA)肉仔鸡360只,随机分为6个处理,每个处理均设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试验期为21 d。在试验第13、15、17、19和21天,3个应激处理的试鸡腹腔注射500μg/kg BW的LPS,其他3个处理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在试验第21天最后1次注射后2~4 h进行屠宰取样。结果表明:1)与对照饲粮相比,饲粮添加FGEL的肉仔鸡料重比(F/G)有显著改善(P=0.024),饲粮添加FGEL显著缓解了LPS应激肉仔鸡平均日增重(ADG)(P=0.023)和血清D-木糖的含量(P=0.011)的降低。2)与对照饲粮相比,饲粮添加FGEL显著缓解了LPS应激肉仔鸡十二指肠(P=0.011)和空肠(P=0.030)的相对重量...  相似文献   
4.
研究测定了杜仲叶粉营养成分含量并以3%和4%杜仲叶粉替代饲粮中相同量的小麦次粉对长大二元肥育猪生长性能和胴体肉质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杜仲叶粉中含粗蛋白质10.46%,粗脂肪4.10%,高于一般谷物籽实,维生素C和核黄素含量丰富。从杜仲叶粉中分离和提取出17种氨基酸,其中谷氨酸、天门冬氨酸和亮氨酸含量较高。饲粮中添加3%和4%杜仲叶粉对肥育猪的日增重无促进作用,但3%杜仲叶粉组对提高屠宰率和改善肉质方面效果明显,能明显增大眼肌面积,降低滴水损失,提高肌肉嫩度,增加干物质和肌内脂肪含量。3%优于4%杜仲叶粉添加量。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杜仲叶水提物对湘西土鸡生长发育及其免疫功能的影响,试验将300只湘西土杂鸡随机分为5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鸡,将杜仲叶水提物分别按照0.05%、0.1%、0.15%、0.2%的比例分别添加到试验组日粮中,试验共42 d,按每21 d为1个试验周期对湘西土鸡进行免疫器官称重和免疫蛋白含量测定,以明确杜仲叶水提物对湘西土鸡生长发育及免疫功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V)相比,添加0.15%处理组的土杂鸡平均日增重与对照组相比显著提高13.14%(P<0.05),料重比显著降低2.97%(P<0.05)|处理组土杂鸡的法氏囊和胸腺指标伴随杜仲叶提取物投放量的升高表现为先升高再降低(P<0.05),脾脏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0.1%的杜仲叶水提物对法氏囊指标影响最大((P<0.05)),而0.15%的杜仲水提物对胸腺指标的影响最大(P<0.05)。(3)不同处理组土杂鸡血清中的IgA、IgM没有明显变化(P>0.05)。第21天0.15%处理组的土杂鸡血清IgG浓度与对照组相比显著上升,0.05%和0.1%处理组土杂鸡的IgG浓度次之(P<0.05)|但在第42天时,0.05%和0.1%处理组土杂鸡血清中IgG浓度相比对照组均有所升高,但无显著差异(P>0.05),0.15%处理组的土杂鸡血清中IgG达到峰值(P<0.05)。添加0.20%处理组土杂鸡血清中IgG浓度在整个试验周期表现出浓度下降的现象(P<0.05)。此试验结果说明,0.15%杜仲叶水提物能促进湘西土鸡的生长发育,并能提高其免疫功能。 [关键词]杜仲叶水提物|湘西土鸡|免疫器官|免疫蛋白  相似文献   
6.
优化杜仲叶提取物制备的工艺条件,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杜仲叶提取物浸膏得率和绿原酸转移率为评价指标,采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法优化杜仲叶提取物制备的工艺条件。杜仲叶提取物制备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500mL/L,液料比10∶1(mL/g),提取温度97℃,提取4次,每次30min;在此最佳工艺条件下,杜仲叶提取物浸膏得率和绿原酸转移率综合评分均值为99.08,与预测值基本一致。响应面法(RSM)优化的杜仲叶提取物制备工艺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7.
刘传安  邹盛勤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10):1862-1863
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杜仲叶发酵液中绿原酸的含量。色谱条柱SymmetrySheildRP18柱(3.9mm×300mm,5μm),以水-甲醇-乙酸(88∶12∶1.2,V/V)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326nm,柱温25℃。绿原酸对照品在2.24~11.2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3)。该方法简便、准确、线性范围宽,可用于含绿原酸的原料及产品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8.
杜仲叶采收时间与采叶量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杜仲叶不同采收方式的研究,结果认为,不同采叶方式对杜仲树体及叶生长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采叶量愈大、采叶次数愈多,树木高、径生长量愈小,新生叶叶面积也愈小.但是,50采叶量组和70采叶量组、1次采叶组和2次采叶组差异不显著.所以,从采叶后对杜仲高、径生长量以及叶片生长的影响来看,一次采叶量以50左右为宜,一年内采叶次数不宜超过2次.  相似文献   
9.
杜仲叶次生代谢物生长积累动态的研究   总被引:40,自引:6,他引:40  
通过对杜仲叶中次生代谢物含量的测定,对其生长积累动态作了以下有关分析:不同无性系的次生代谢物含量差异显著:绿原酸在略1中含量最高(407%),略49中含量最低(127%);桃叶珊瑚甙在略1中含量最高(398%),略49中含量最低(108%);京尼平甙酸在灌3中含量最高(012%),略49中含量最低(005%);总黄酮在略11中含量最高(167%),略41中含量最低(018%);杜仲胶在略1中含量最高(380%),略0中含量最低(176%);表明树木的遗传基因(决定个体生长发育)也是调控次生代谢产物的重要因素。在年周期中,杜仲叶次生代谢物生长积累的动态变化为:绿原酸含量以6月、11月份最高,5月份最低;桃叶珊瑚甙在6月、11月份含量最高,7月、8月份最低;京尼平甙酸在6月份含量最高,5月、11月份最低;总黄酮以5月份含量最高,10月份最低;杜仲胶含量以5~6月份最高,以后逐渐下降。似乎与树体年生长速率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0.
杜仲叶渣固态发酵制备有机肥的工艺进行了研究。通过单因素分析了4个主要因素:菌种组合、液料比、葡萄糖添加量和发酵时间对杜仲叶渣中腐殖酸质量分数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了杜仲叶渣固态发酵工艺条件,并考察了所制备的有机肥的毒性。结果表明,杜仲叶渣最佳固态发酵工艺条件为:液料比2.0∶1(m L∶g),葡萄糖添加量1.5%,接入白腐菌和康宁木霉复合菌种,发酵6 d。此条件下,杜仲叶渣中的腐殖酸质量分数可达38.31%。毒性试验结果表明,上海青种子的发芽率均达到90%以上,证明制备的有机肥无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