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15篇
农作物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从土耳其野生大麦(Hordeum vulgare ssp.spontaneum)中衍生的第三代回交系(Bq)即BC系240的F2后代在某种意义上分离出了对褐斑病(Rhynchosporium secalis)的抗性。这说明存在有单一的显性抗性基因。用AFIP标记开发出了与该抗性基因连锁的两个SCAR标记。用SCAR标记对二体和双端体小麦-大麦添加系的筛选证实。褐斑病抗性基因位于大麦染色体3H的着丝点区域;  相似文献   
2.
内蒙古乌审马染色体核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方法和常规染色体制备技术,对内蒙古乌审马染色体核型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乌审马染色体核型2n=64,雌性核型为64,XX;雄性核型为64,XY。32对染色体中,31对常染色体,1对性染色体;常染色体中,13对为亚中和中着丝粒染色体,18对为端着丝粒染色体;X染色体为较大的亚中部着丝点染色体,Y染色体为最小的端着丝点染色体。通过对乌审马的染色体核型分析,为其分子原位杂交及基因定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兰州大尾羊染色体组型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用血淋巴细胞微量血培养法对兰州大尾羊的核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兰州大尾羊二倍体染色体数2n=54,由26对常染色体和1对性染色体组成(XX/XY型)。26对常染色体中有3对最大的亚中部着丝点染色体和23对端部着丝点染色体;X染色体为最大的端部着丝点染色体,Y染色体为最小的亚中部着丝点染色体。  相似文献   
4.
我们采用骨髓细胞直接制备染色体的方法,对草原黄鼠(Citellusdauricuspallas)的染色体进行研究发现,草原黄鼠二倍体体细胞的染色体数除有国内外报道的2n=36的个体外;还有2n=37的个体;2n=38的个体,2n=37的个体1条不能配对染色体单体,其形态特殊,按其大小位于在第13对和第14对之间;2n=38的个体,依据染色体的形态和大小确认为第10对和第13对为三体。另外还发现在草原黄鼠17对染色体的短臂上有髓体清晰可见,而两条染色体上面体大小略有差异,我们的分析研究初步认为草原黄鼠染色体数目和形态的异常是环境诱变所致。  相似文献   
5.
我们采用双峰驼的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方法。对其染色体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双峰驼的染色体数目为2n=74。并初步摸索出一个比较易行的培养操作过程,为进一步开展骆驼遗传结构研究提供了参考材料。  相似文献   
6.
矮败小麦的遗传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刘秉华  杨丽 《作物学报》1994,20(3):306-309
矮败小麦是具有矮秆基因标记的显性核不育材料,显性雄性不育基因Ms2与显性矮秆基因Rht10连锁十分紧密,其连锁交换值仅为0.18,而紧密连锁基因Ms2和Rht10与着丝点间的遗传距离为31.17个交换单位。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道了蚕豆异常植株中的体细胞染色体配对、体细胞减数和多极分裂等核型。观察表明,约占70%的中期染色体配对表现为端拉融合,但在端粒、着丝点区和染色体臀中间区间也存在连接,分别产生出类似减数分裂中的单价体、或链状或环形的二价体多价体形态。体细胞减数表现为中期同源染色体分别位于赤道板两侧;后期至末期,着丝点不分裂,染色体排列呈反 RabI 取向,结果期间核为两个单倍体核。根据染色体重演律这一规律,可以认为所有这些核型是重演了有丝分裂向减数分裂演化的系统发生过程。作者对此进行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8.
甘蔗×斑茅远缘杂种的鉴别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试验采用染色体Giemsa—C带分带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电泳频谱分析方法对野生种斑茅(Saccharum arundinaceum Retz.)与甘蔗的远缘杂交后代进行鉴别分析。结果表明,F_1代崖城73/07(2n=68)、崖城75/283(2n=68)染色体数组成为n+n型,染色体带型和同工酶谱均表现为父、母本综合型,崖城57/25(2n=110)、崖城73/512(2n=110)则分别与其母本相似。据此认为,4个待定材料中,仅前二者是真实的斑茅远缘杂交后代。 根据上述结果分析了斑茅对甘蔗育种尚无实质性贡献的原因,认为该野生种之育种性能与其染色体带型有关。最后,讨论了同工酶分析及染色体分带作为杂种鉴别方法的意义及其局限性。  相似文献   
9.
大麻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及其核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云麻1号"的大麻芽株为试材,对大麻体细胞染色体的数目及其核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大麻体细胞染色体的数目为2n=20,染色体核型公式为2n=20=2x=14 m 6 sm,属于2A型染色体,其N.F值为40,着丝点端化值(T.C.%)为56.35 %.  相似文献   
10.
对高山松的核型分析,可初步结论如下:高山染色体数目2n=24。着丝点类型为2n=2×12m。染色体长度比为1.49,臂指数为48,核型划分为1A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