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林业   3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1篇
植物保护   2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正>1生物学特性金叶锦熟黄杨(Buxussemper-virenscv.LatifoliaMaculita)为黄杨科黄杨属常绿灌木,株形紧凑,新叶亮黄色,成熟后变为深绿色具黄斑。枝叶茂密,经冬不凋,耐修剪,观赏价值甚高,宜作色带配置,又可在草坪中孤植成球,也可路边列植、点缀山石,用途广泛。最显著特点是叶色四季金黄,大大增加冬季景观,延长色带的观赏期。该树种耐旱、耐寒、抗烟尘,萌蘖力强,耐修剪便于整型,对土壤要求不严,但宜栽于肥沃的土壤中。2插床与基质处理插床的位置应选择在背风向  相似文献   
2.
锦熟黄杨(小叶黄杨),枝叶茂密而浓绿,经冬不凋,耐修剪,观赏价值甚高,应用范围也很广。但华北北部却以慎用为好。虽然小叶黄杨作草坪镶边、作绿篱或与红叶小檗、金叶女贞组建大型模纹图案,观赏效果相对不错。但是,由于它喜温暖湿润气候,仅仅比较耐寒而已,所以在华北北部栽培时,冬季必须做防寒处理。可防寒又谈何容易?原因是锦熟黄杨用量非常大,又常与带刺的红叶小檗一起混用,所以冬季  相似文献   
3.
对 4a生锦熟黄杨小苗叶面喷施或根施多效唑、缩节胺 ,可有效的抑制秋梢的生长 ,促进根系生长 ,减少越冬潲条 ;以多效唑 30 0× 10 -6、缩节胺 4 0 0× 10 -6对减少越冬潲条最有效 ;北京地区处理时间在 8月 10日至 15日为最佳 ;灌根效果好于叶面喷施。  相似文献   
4.
黄杨木(Buxus spp.)是欧洲常见的传统观赏灌木。2010年8月,捷克共和国摩拉维亚(Moravia)北部苗圃的锦熟黄杨(Buxus sempervirens cv.Suffruticosa)和长叶黄杨(B.microphylla)叶片出现暗褐色病斑。叶片背面出现暗褐色斑点,症状与其他国家报道的Cylindrocladium buxicola侵染锦熟黄杨的症状一致。  相似文献   
5.
锦熟黄杨是黄杨科黄杨属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在我国各地常见栽培,是园林绿化重要的绿篱材料,也常用作基础栽植。锦熟黄杨高可达6m,但在园林绿化中常作灌木栽培应用。小枝密集,四棱形。叶椭圆形至卵状长椭圆形,最宽部在中部或中部以下,是其与同属的黄杨形态特征的重要区别。叶片革质,表面深绿色,叶柄很短,有毛。花簇生于叶腋,淡黄绿色。蒴果成熟后黄褐色。  相似文献   
6.
锦熟黄杨(Buxus sempervirens)在土耳其马尔马拉海和黑海沿岸种植面积约为1000hm2。在2011年12月,在黑海西部地区发现了严重的疫病及落叶症状。叶片上出现灰白色圆形病斑,散布在叶片表面。粗枝  相似文献   
7.
刘金英 《中国林业》2012,(12):38-38
一、小叶黄杨的生物学特性小叶黄杨为黄杨科常绿灌木。高达7米,枝叶较疏散,小枝密集,四棱形,单叶对生,革质有光泽,蒴果。同属还有锦熟黄杨、雀舌黄杨等。中性,耐寒性弱,抗污染,喜光,亦耐半阴,喜温暖湿润气候,并有一定的耐寒性。喜肥沃湿润的中性至微酸性土壤,耐干旱和贫瘠。生长缓慢,寿命长,耐修剪。树姿优美,抗烟尘及有害气体,为绿篱布景的重要树种。冬季叶色变为褐黄色。二、培育与繁殖方法播种繁殖。于果熟期10月采收种子湿沙埋藏,翌春条播或  相似文献   
8.
锦熟黄杨扦插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实验对锦熟黄杨(BuxusSempervirens)的扦插繁殖方法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通过环境条件等因子与成活率关系的方差分析表明:春季硬枝扦插,插穗年龄及顶芽的去留与成活率关系不密切,插条贮存与否也不影响成活,而扦插地的小环境条件、生根激素的种类与浓度对成活率的影响差异显著,以100—150μg/g的吲哚丁酸催根处理,在温度≤28℃,相对湿度≥80%的塑料棚内扦插效果最佳,成活率可达87%以上。而夏季半熟枝扦插,扦插时间、激素浓度同成活率密切相关,在塑料棚内7月末扦插,80μg/g吲哚丁酸处理,成活率达63%。夏季硬枝扦插成活率可达94%。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