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3篇
林业   10篇
农学   33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综合类   93篇
农作物   20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45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本研究试验了13个甘蔗品种.品系和15个甘蔗杂种的开花时间、开花高峰期以及开花期花序大小、花序特性和花粉粒大小等几方面的生殖生物学。研究结果表明,CI 85-80、I 327-86、Isd 16和CoL 73等四个亲本的能育花粉少,仅4-18%.比较适合做母本,而I 101-66、BC2、I523-86、CP 44-154、I 95-78、I 28-80和Co 530等几个亲本的花粉粒比较正常,健康,能育花粉含量达50—95%,适合做父本。记载了柱头和花柱长度等重要特性的差异。有几个亲本比其它亲本的雌蕊长,雌蕊长的亲本,露出花外的柱头就比较多,柱头具有较多的乳突,吸附花粉的效率就比较高。  相似文献   
2.
用杏扁优株‘07-3’作为研究材料,在花芽萌动期和膨大期进行树体喷钙和喷钙离子抑制剂处理,采集盛花期花枝进行室内模拟低温试验,调查低温下不同处理杏扁雌蕊冻害,通过测定不同处理雌蕊的可溶性糖含量、MDA含量、SOD活性和POD活性,研究外源钙与杏扁雌蕊抗寒性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外源钙处理提高了雌蕊可溶性糖含量,降低了雌蕊MDA含量,增强了雌蕊SOD酶活性和POD酶活性,显著降低了雌蕊的冻害,提高了其抗寒能力;外源喷钙离子抑制剂处理则相反。  相似文献   
3.
综述了生殖生长期高温诱导水稻颖花不育的生理机制。高温阻碍水稻授粉、受精过程,导致严重颖花不育,不同生殖生长期高温影响颖花育性的生理机制不同,幼穗分化期高温阻碍雌、雄性花器官生长发育,引起花器结构、形态异常,限制花后授粉受精,增加水稻颖花不育率;抽穗扬花期高温导致花器生理活动紊乱,抑制花药开裂、花粉萌发和花粉管伸长,直接阻碍授粉受精,增加空粒率。花期高温对水稻颖花育性的影响最严重,针对该时期高温可通过遗传改良、栽培管理、化学调控、辅助授粉等缓解高温对颖花育性的伤害。未来在不同生育时期高温对水稻颖花育性影响差异的生理机制、高温与其他环境因子互作对颖花育性的影响及高温下颖花发育的联动性等方面还须要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4.
以甜菜单胚雄不育系和保持系为材料,用光学显微镜对其雌性器官各部发育进行了比较解剖学观察.结果如下:甜菜雌蕊由3—5枚心皮合生而成,外形可分为柱头、花柱和子房三部分。各部解剖学特征:(1)柱头3—5枚离生稍向外生长,柱头正面由大量乳突细胞组成;(2)花柱短小,半开放形,开口较小,其内充满腺毛状结构;(3)半下住子房,心皮合生一室,在外侧愈合交界处,有发达的盘状蜜腺;胚珠1枚基底胎座,曲生形胚珠,双珠被厚珠心.蓼形胚囊,并有盲囊结构产生。研究表明,甜菜雄不育和可育的雌蕊、胚珠、胚囊形态结构相似,均可正常发育,两者均具有受精与结实能力.  相似文献   
5.
水稻雄蕊雌蕊化突变体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在杂交育种后代中发现了一个水稻雄蕊雌蕊化突变体 ,表现为 :外颖和内颖变窄 ,外颖弯曲呈弯月形 ,内外颖不闭合 ,1~5枚雄蕊转变为雌蕊雌蕊 雄蕊嵌合体。由于高度雌性不育 ,突变纯合体本身无繁殖保持功能 ,只能通过杂合体繁衍 ,在自交 15代后仍分离出完全相同的突变体 ,表现稳定遗传特性。遗传分析表明该突变体由单隐性基因控制。  相似文献   
6.
从‘秋蜜红’桃中克隆到1个IDD转录因子基因PpIDD11。结果显示:PpIDD11编码区全长1 575 bp,编码524个氨基酸,具有保守的ID域。烟草亚细胞定位显示PpIDD11蛋白定位于细胞核,酵母转化试验表明其具有酵母转录自激活活性。荧光定量PCR分析显示PpIDD11主要在花器官中表达,特别在雌蕊中转录水平最高。过表达PpIDD11拟南芥株系出现了柱头高于野生型、荚果变短且结实率下降的表型,同时也出现了莲座叶叶片卷曲、植株变矮的现象。转录组测序分析显示,PpIDD11转基因拟南芥株系共有上调基因3 378个,下调基因3 156个,其中包含LOX4、LOX3、GLC、E6L1等花器官发育调控基因。  相似文献   
7.
不结球白菜雌蕊蛋白质双向电泳技术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不结球白菜品种‘矮脚黄’的雌蕊为材料,从蛋白质提取、IEF程序、IPG胶条pH范围和染色方法等方面进行比较,利用Tris-HCl提取方法,使用pH 4~7 IPG胶条和改进的等电聚焦程序,改良银染方法,建立了适用于不结球白菜雌蕊蛋白质的双向电泳技术体系,并使用该体系对开花前2 d的花蕾雌蕊和开花2 d后的雌蕊蛋白质进行比较分析,获得187个差异蛋白点。  相似文献   
8.
小麦颖花开放过程中花器不同部位茉莉酸类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宁麦8号为试材,研究了茉莉酸类(jasmonates,JAs)的2种主要化合物,茉莉酸甲酯(methyl jasmonate,MeJA)和茉莉酸(jasmonic acid,JA)对小麦离体穗颖花开放的诱导效应。结果发现它们均可诱导小麦颖花开放,但JA的活性略低于MeJA。用基于抗茉莉酸甲酯单克隆抗体的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在颖花开放前后,对其雄蕊、雌蕊、浆片、内外稃组织中的内源JAs含量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雄蕊、浆片和内外稃的JAs含量随着开颖时间的临近而逐渐升高,在颖花开放时达最大值,花后2h下降;相反,雌蕊的JAs含量在开颖前1d较高,接近开花时下降,而到花后2h大幅度上升。颖花自然开放过程中,浆片鲜重逐渐增加并在开花时达到最大值。MeJA诱导的颖花开放过程也伴随着浆片鲜重的增加。上述结果提示,JAs可能通过作用于颖花的各个组织来调控颖花的开放过程。  相似文献   
9.
以宁麦8号为试材,研究了茉莉酸类(jasmonates,JAs)的2种主要化合物,茉莉酸甲酯(methyljasmonate,MeJA)和茉莉酸(jasmonic acid,JA)对小麦离体穗颖花开放的诱导效应.结果发现它们均可诱导小麦颖花开放,但JA的活性略低于MeJA.用基于抗茉莉酸甲酯单克隆抗体的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在颖花开放前后,对其雄蕊、雌蕊、浆片、内外稃组织中的内源JAs含量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雄蕊、浆片和内外稃的JAs含量随着开颖时间的临近而逐渐升高,在颖花开放时达最大值,花后2 h下降;相反,雌蕊的JAs含量在开颖前1 d较高,接近开花时下降,而3到花后2 h大幅度上升.颖花自然开放过程中,浆片鲜重逐渐增加并在开花时达到最大值.MeJA诱导的颖花开放过程也伴随着浆片鲜重的增加.上述结果提示,JAs可能通过作用于颖花的各个组织来调控颖花的开放过程.  相似文献   
10.
章秋平 《北方果树》2022,(4):1-3+13
杏树易成花,但普遍存在花芽发育异常现象,严重影响杏产量的提高。在杏花芽分化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产生不同类型的雌蕊败育问题。该文结合国内外研究进展对不同类型的杏花芽异常原因,特别是雌蕊败育的原因进行总结,并对生产中的杏花芽管理提出一些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